在一个行业工作25年,在一个岗位工作17年,依然充满热情、干劲十足,那一定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金杜律师事务所(下称金杜)合伙人王茂华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茂华走进了知识产权行业,从此便与知识产权结下不解之缘。25年来,王茂华与金杜团队共成长,与知识产权工作共进步。随着他的团队从2001年的几个人到如今的近200人,他经历了个人事业由小到大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历史进程。
为客户提供超预期的服务
作为金杜专利部电学业务组的负责合伙人,王茂华还承担着管理团队、开发市场、质量监控等职责。依托金杜这个国际化的平台,王茂华带领他的团队承办了上百件专利无效和诉讼案件,包括在业界有巨大影响的系列专利无效和诉讼案件。能够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主要源于其坚持的“为客户提供超预期服务”的理念、对专业孜孜以求积累的扎实深厚的业务功力以及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的追求。
为行业探索有价值的思路
作为行业老兵,王茂华一连用了翻天覆地、突飞猛进、蓬勃发展3个成语来形容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茂华说,知识产权行业越来越专业化、全面化,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整体提高,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先前,金杜的客户80%至90%都是跨国公司,现在金杜处理的知识产权争议和非申请业务中,有近一半客户是中国企业。
王茂华告诉记者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专利制度刚刚建立的初期,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非常少,有的跨国公司如果想在中国提交专利申请需要得到董事会的专门批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与美国同等重要的专利申请国家,如果减少在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需要得到董事会的专门批复。这种变化的背后,不仅仅是中国巨大市场的吸引力,还有我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看到这些变化和发展,王茂华特别兴奋。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是王茂华的另一大感受。身处律师行业,他深深体会到了知识产权对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前,很多综合性律所都不设知识产权部门,承接不了知识产权案件,而今,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律所都在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建立知识产权部门。
金杜是百度的代理方,而王茂华是该系列案件金杜团队的牵头合伙人。在该案件中,王茂华带领团队积极配合法官共同摸索尝试了一些新思路、新方式。例如,在该案件中,法官首次就专利侵权案件作出了先行判决,判决引入了诉讼担当理论,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专利案件中举证责任的转移、探讨包含功能模块限定的权利要求解释的规则等。在他看来,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以更大的探索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也在随着这些发展而不断完善,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为团队培养有能力的人才
对于王茂华来讲,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团队伴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不断成长壮大。“在所内,王律师以认真、负责、亲和著称,在他的无私帮助下,我们很快成长起来。”金杜专利部的一位员工回忆,自己刚加入金杜专利部时,王茂华手把手地教自己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无效请求书等知识和技巧,从整体谋篇布局,到细节提炼把握,都悉心指导,一点点地修改完善,经常把文件改得“通篇红”。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王茂华无私地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年轻人,不仅培养了一批批骨干,还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团队文化氛围。今天金杜专利部的中青年合伙人、顾问和诸多资深律师,绝大多数都是在王茂华的指导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而他的这种团队建设理念也在他们身上发扬传承。如今,这种“以老带新”的培养机制在金杜专利部一直贯彻沿用下来,培育了数百名专业严谨的专利律师。
王茂华不仅业务能力精湛,而且体恤下情,经常将“快乐工作”挂在嘴边,关心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努力为团队培养舒心愉悦的工作氛围。
“辛苦是律师行业的特点,想要优秀,我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然而,在辛苦的工作中获取的愉悦、快乐、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他在团队内部倡导快乐工作的理念,希望团队成员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心里是快乐的,享受一点一滴的小成果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为此,他注重挖掘每位成员的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使每个人能够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团队价值和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一个人的能力和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在做些自己热爱的事情的同时,能为客户、为社会尽一份力量,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王茂华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很幸运处于这个时代,希望自己能继续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的改善、知识产权行业的壮大、优秀律师人才的培养,做出微薄的贡献。”(知识产权报记者裴宏实习记者李思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