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责任探究:法学联合书单指引
在人工智能(AI)时代,随着大数据、算法学习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重塑着人类社会,法律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有效应对和回应随之而来的风险。欧盟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立法的先行者,其《人工智能责任指令》提案和《产品责任指令》修订版提案为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本书单推荐的《人工智能责任》一书,由德国法学家塞巴斯蒂安·洛塞等编著,金耀和曹博翻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10月出版。该书集中讨论欧盟关于人工智能责任的立法提案,为现代法律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路径。
此外,推荐书单还收录了其他法学领域的新作和经典之作,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学知识。
中国法治建设的国家维度研究
《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国家维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于浩所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24年8月出版。该书从国家维度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进行归纳,提炼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立场和实践方案。本书注重中西法治文明的互鉴,为深入了解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学提供了宏大史实,并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中国法理学史
《中国法理学史》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喻中所著,分三卷,共百万余字,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六点图书于2024年11月出版。本书通过对上古到二十世纪中叶共36位法理思想家的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四千年法律文明史上的法理思想。该书旨在构建中国自主法学话语体系,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
现实主义法学的中国思辨
《现实主义法学的中国思辨》由法律出版社于2024年6月出版,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绍喜。该书从“三大体系”背景下对中国法理学的理论探索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现实主义法学的思想基础、理论命题和研究方法,提出建构中国实践主义法学的初步思考。本书兼顾理论、实践和思想,融贯法理、法史和私法,横跨法学和其他学科。
司法中的价值判断
《择法而从:司法中的价值判断》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海波。该书聚焦司法实践中疑难复杂的案件,探讨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判断,结合历史、司法案例和理论研究,提出完善司法实践的建议。本书强调实践导向,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法学方法论的时代棱镜
《时代棱镜中的法学方法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0月出版,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雷磊。该书以“什么是司法裁判”为导线,围绕八大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证,展现了作者对法学方法论的真切观察和深刻理论反思。本书提供了一个时代视角下的法学方法论研究范式。
转型时代的法律人
《法政逸史:转型时代的法律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9月出版,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刘昕杰。该书以近代中国法律史上的法政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物故事的描绘,展示转型时代法律人的人格品质、学术理想和命运沉浮,引发读者思考作为转型时代的当代中国法律学人的责任和担当。
复仇、报复刑、报应说
近代中国土地征收
《近代中国土地征收的立法与实践》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旭。该书对近代中国土地征收的理论派别、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精细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历史镜鉴价值。本书通过对土地征收这一社会敏感问题的历史考察,为当代中国土地征收立法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24年10月出版,作者为法国学者葛弗瑞,张鹿苹翻译。该书通过对马赛渔场治理体系近千年的演化轨迹的研究,展示了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利弊得失,为法律与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具有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法学联合书单提供的指引,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责任等法学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充分领悟法律的真谛,为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