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私人订制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原标题: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私人订制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最终通过的民法典和去年12月首次亮相的完整版草案相比,有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是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他告诉记者,最终通过的民法典和2019年12月首次亮相的完整版草案相比,还是有不少变化,仅两会审议期间,就对草案共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种保护,更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那么民法典也针对这么一个新冠疫情所出现的一些种种的状况来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规范。

在监护制度方面民法典新增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针对疫情防控中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民法典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任务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保障民生细化高空抛物物业管理等条款

专家认为,和此前的草案相比,民法典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民生保障,比如针对高空抛物问题,草案此前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民法典最终将“有关机关”明确为“公安等机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一次修改也更为明确了由公安等有关机关来查清责任人,这时候也避免了公安机关以民事案件来不行使公安的职责,不履行公安的职责,这样的话也同样使得受害者能够找到责任人,要求侵权赔偿。

民法典还修改了与物业服务有关的规定,明确:“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明确人身损害赔偿包含“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针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纠纷问题,此前民法典草案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最终通过的民法典则新增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当然在这里面的尊重并不是完全按照,因为有时候小孩子即使满了八周岁,他可能他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所以我们是要尊重他的真实意愿,但并不是必然按照他的真实意愿。

列举性骚扰行为使裁判具有确定性

关于禁止性骚扰条款,此前,民法典草案对禁止性骚扰作出如下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通过版民法典则将这一款修改为: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这次修改过程之中,也是把这一块内容相应修改为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实施性骚扰,这样的话能够使得这么一个性骚扰的行为的列举更为清晰,能够使得裁判取得确定性,然后也可以发挥民法典所具有的行为导向的作用。

民法典为民事法律完善制定预留下接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专家解释,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完成,绝不代表着民事法治的进展就大功告成,这部法典不但为自身未来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空间,也为与民事法治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乃至司法解释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空间。

专家认为,民法典中还有不少未尽之言,这是因为民法典的制定必须要立足当下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共识,对于我们还没有能够凝聚足够价值共识的问题,可以留在将来。比如说民法典的人格权编,对个人信息保护已经做出了满足今天价值共识的周全的回应,未来的发展仍然会提出一些新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我们全国人大正在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且已经提上了一个日程,这一点上无疑也是对于民法典中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进一步加强。

再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住宅建设用地70年使用权期限届满,续期费用的缴纳和减免问题,民法典也只是做了原则规定: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专家认为,这是民法典为法律发展预留的一个接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虎:因为这里边可能需要非常多的一些考量因素,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么一种情况之下,民法典是做出一个相应的原则性的规定,这同样也是为下一步的立法工作也留出了一个接口出来。

据介绍,就民法典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做好准备。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开始进行课题征集,我国的民事法治将会继续向前,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会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基础、越来越关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HE END
1.民法典背后的秘密揭开生活之网的神秘面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一系列条款,而是像一张安全网,覆盖着我们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选择。民法典作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法律文本之一,其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深远而复杂。 二、保障基本权利与自由 首先,民法典确立了个人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平等原则,这意味着无论性别、种族还是社会地位,我们都享有平等的人身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60482.html
2.民法典规范现代生活的法律基石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民法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了一个稳固的法律基础,使得人们能够在明确规则和预见结果的情况下进行行为。这种可预测性是经济活动、社会交往乃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保障。 个人权益保护者 民法典是现代国家立足于宪法之上,为了保护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等基本人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5327.html
3.普法宣传一起学习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 此同时,它也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 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 http://www.tjbcwhg.com/portal/category/read/?id=2782
4.法律法规全书规范社会行为的基石它不仅包括了最高层次的宪法,还包括了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定,涵盖了从人权保障到市场监管,从环境保护到文化传承等众多方面。这些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界定行为规范,提供标准化解决冲突的手段,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运行环境。 首先,法律法规全书为公民生活中的一切活动设定了基本框架。无论是出生入死、婚姻家庭还是https://www.wemvhjgm.cn/mei-ti-bao-dao/335513.html
5.图书荐读丨宪法宣传周图书荐读第2期广州新华学院《宪法学习读本》由陈庆立主编,是一本帮助读者深入学习宪法知识的书籍。它系统地阐述了宪法的基本原理、重要条款以及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体现与作用,内容涵盖宪法历史发展、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设置与职能等核心领域,通过清晰的条理、准确的表述和丰富的实例,引导读者全面理解宪法内涵、把握宪法精神,提https://library.xhsysu.edu.cn/info/1517/4143.htm
6.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在我国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法律? A.宪法 B.立法法 C.民法典 D.刑法 正确答案:C ①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 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华图题 库微信公众号。 ②关注回复“刷题”获取更多试题和资料。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91524.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础知识(一)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非常广泛,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http://jytyj.ordos.gov.cn/ZTZL/yhyshj/202305/t20230516_3392183.html
8.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你了解吗?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60个条文,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这样一部法典,编纂难度可想而知。 http://news.hnr.cn/rmrtt/article/1/1335807703280390144
9.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几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自2021年1月2日起施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法律废止。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2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35666.html
10.西方文化概论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1、【单选题】被称为“英雄时代”,是希腊文明中的()。 A、克里特文明时代 B、希腊文明时代 C、迈锡尼文明时代 D、黑暗时代 2、【单选题】以下关于迈锡尼文明时期,北方入侵的三支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第一、二支是暴力入侵 B、第一支浪潮是和平渗透 http://xuzhou.ehqc.cn/html/94_1.html
11.为什么说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律师普法我们可以说,遵循民法典的生活,是一种良善的生活,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一切法律都是为了规范人类生活而制定的,所以都与人们的生活相关。在所有法律中,唯有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是民法典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们是社会运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从白天https://www.110ask.com/tuwen/3004676686619983814.html
12.《民法典》: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作为民事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法律制度。《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http://hprc.cssn.cn/gsyj/zzs/shzyfz/202009/t20200904_517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