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1.法定代表人的概念:法定代表人是以法律规定身份或职能代表他人进行法律行为、享有法律权利的人。如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等。
2.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与义务:法定代表人享有代表他人进行法律行为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因代表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
3.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与失去:在到达法定年龄、结婚、成为独立工作者或创建法人等情况下,个人或组织可实现自己的民事权利,并在某些情况下因犯罪、死亡、失去工商登记等原因失去民事权利。
4.人身权的内容:人身权是指公民对其人身自由、身体健康、姓名、名誉尊严和荣誉、隐私权等的保护权利。
5.知识产权的主体和内容:知识产权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知识产权内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6.合同的定义和特征:合同是具有相互约束力的民事行为,包括合同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和协商合作寻求共同目标等特征。
7.合同的成立和效力:合同成立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达成意思表示、合法目的和约定、合法形式等,否则无效。
8.合同的履行和违约:合同双方应按约定履行,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另一方有权依法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
9.民事侵权责任的种类:民事侵权责任包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侵权行为制止责任两种。
10.侵权损害赔偿的种类:侵权损害赔偿主要包括财产损失、精神损失、抚慰金、维权费用等类别。
11.合同订立前的咨询和提示:合同的一方如存在明显劣势,对方应给予明确的提示和相应的咨询服务,确保合同公平、合法。
12.民事执行程序:民事执行程序是指申请执行、评估标的物、拍卖或变卖、查封财产、责令支付等程序,以实现债权人的权益。
13.变更合同的种类:合同的变更包括修订合同、解除合同、接受合同和改变合同内容等。
14.不当得利的返还:如个人或组织在未依法规定的方式下获得其它个人或组织的财产,应该将被侵害的财产返还原所有人。
15.物权负担的种类:物权负担包括抵押、质押、留置等。
16.知识产权的保护期:知识产权保护期为:专利权二十年、商标权十年、著作权死亡后未满五十年等。
17.不正当竞争的种类:不正当竞争包括误导宣传、贬低竞争对手、非法商业侵权、招揽关联企业等。
18.物权保护的种类:物权保护包括侵权责任、撤销权、追究刑事责任等。
19.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财产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
20.合同履行的方式:合同履行的方式包括付款、交付、履行义务等。
21.债权的种类:债权的种类包括货币债权、非货币债权等。
22.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的概念:相对无效指违反合同程序、协议、约定的合同,以及受到过度影响的合同;而绝对无效指事实根本不具备创造合法民事法律关系的合同。
23.物权的取得方式:物权的取得方式包括依法转让、继承、返还、占有等。
24.合同的解除和解除原因:合同的解除包括当事人协议自行解除、法律规定的解除,及根据当事人行为产生的解除原因等。
25.违约责任的种类:违约责任的种类包括损害赔偿、依约履行和解除等。
26.不当得利的补救措施:不当得利的补救措施包括返还、赔偿损失等。
27.留置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留置是指当事人在对方的财产上行使占有的权利,适用条件包括债权被留置物本人所拥有或支配、债权合法、留置物可协议拍卖或返还等。
28.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财产权的规定:知识产权可在规定期间内申请获得,其享有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所对应的财产权,其中财产权可转让、许可和抵押等。
29.财产权的种类:财产权的种类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30.缔约过失的内容:缔约过失包括合法的合同必备条款不当、合同中关键事项未履行告知义务、不合理地利用对方的错解决合同等。
31.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区别:过错责任是指因自己过失引起对他人权益的侵害而需承担的责任,无过错责任指因客观原因甚至因承担职责而产生对他人权益的侵害却无需承担责任。
32.财产转让的种类:财产转让的种类包括买卖、赠与等。
33.财产权利的限制:财产权利的限制包括征收、征用等。
34.保证债权的种类:保证债权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
35.不当得利的确定和补救方法:确认不当得利的方式包括申请确认和法院判定方式,补救方法包括返还权利和给予赔偿等。
36.物权负担的效力范围:物权负担应不违反法律或合同规定,否则对第三人为无效。
37.信息网络侵权的认定和责任:信息网络侵权需依照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进行认定,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
38.保密协议的内容:保密协议的内容包括保护的信息内容、披露双方的义务、责任和违约责任等。
39.物品缔约和服务合同的区别:物品缔约是指合同双方约定一定物品的交付行为,而服务合同是指合同双方约定提供一定服务行为。
40.非法竞争的内容和程序:非法竞争包括仿冒、商业诽谤、商业贿赂等内容,处理依照法律程序进行。
41.债权转让的方式:债权转让方式包括出让、抵债转让等。
42.公益诉讼的程序和标准:公益诉讼的程序包括检察机关提起、起诉、判决等程序,标准包括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但个人受益,难以起诉或维护的情况。
43.定金的作用:定金主要起到保证及对违反合同方的违约责任规范等作用。
45.人身权的限制/保护:人身权应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因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等原因。
46.承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承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应当继承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和限制等。
47.包装标识的法律性质和标准:包装标识的法律性质属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内的一种,其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49.债权保全措施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债权保全措施包括担保、假扣押、查封等,适用范围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50.未成年人的法律行为:未成年人的法律行为主要包括必要生活活动、劳动收入使用、法定代理人代为处理事务等。
51.共同财产制度和继承制度的区别:共同财产制度是指夫妻间的财产为共同财产,而继承制度则是指财产在直系亲属中继承。
52.被侵权人的保护措施:被侵权人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请求制止侵权、请求删除后果等。
53.违法竞争的认定和赔偿:违反竞争法的行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同时依法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54.抵押权效力的原则:抵押物权应符合法律规定,否则会受到无效的影响。
55.债权处理的主要方式:债权处理主要方式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等。
57.离婚财产的分割:离婚财产主要的分割原则包括家庭共同财产、仅根据婚姻关系产生的财产和个人财产等三种。
58.房地产权的种类和取得方式:房地产权的种类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取得方式由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等主导。
59.知识产权义务的性质和种类:知识产权义务包括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责任由法律规定和当事人双方协定。
60.合同的履行形式和质量:合同的履行形式可以是物质、电子、口头等方式,但其质量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和法律法规规定。
61.保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债务保证人在债务人违约情况下,应承担相应法定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等义务。
62.小额债权的执行:小额债权的执行应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简易执行程序,并获得相应的保障措施。
63.股权的转让方式:股权的转让方式包括协议、股份拍卖等方式,应符合法律规定和企业章程相应规定。
64.债权人的权利和保障措施:债权人的权利包括申请执行、查封财产、追缴产权等,同时享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65.实行裁决的程序和效力:实行裁决的程序包括当提出申请,运用强制手段等程序,裁决的效力以文书形式为主。
66.动产出质和不动产抵押的区别:动产出质是指将动产质押给出质人作为贷款担保,而不动产抵押则是将不动产登记抵押给依法设立的抵押权人进行贷款担保的行为。
67.物品质量的法律标准和责任:在实现商业交易时,应考虑到事实需要和合理的需要,而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