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请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涂写好准考证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三、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题本上答题,一律无效。

四、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方可答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一律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六、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A.《乡土中国》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作品

B.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C.从亲属与地缘角度观察中国乡土社会

D.与古代儒家对伦常关系的理解最接近

1.【答案】A。

解析:A项说法错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书中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面貌,是一部社会学著作。

B项说法正确。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个用以描述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概念。

C项说法正确。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从亲属与地缘角度观察中国乡土社会,层层递进、抽丝剥茧,阐述了中国几千年来农耕社会对于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

D项说法正确。《乡土中国》作者几乎完全以孔孟言行、儒家学说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这与古代儒家对伦常关系的理解最接近。

故本题选A。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根据学情及具体教学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事:

A.数学老师教完平均数的概念后,布置了一系列练习,采取了演示法

B.政治老师就某个国际经济主题组织了一场班级辩论,采取了讨论法

C.科学老师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观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采取了讲授法

D.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淀粉遇碘变色的实验操作,采取了实验法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锻炼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A选项,演示法指的是的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演示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直观感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选项中老师先教概念在给与练习,属于练习法,而不是演示法。故A错误。

B选项,讨论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选项中政治老师就以某个国际经济组织辩论,符合讨论法的定义以及操作要求。故B选项正确。

C选项,讲授法指的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选项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光合作用,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讲授,采用的不是讲授法,而是观察法。故C选项错误。

D选项,实验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选项中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展示淀粉遇碘变色的实验,是老师来展示而学生并没有参与,属于演示法,而不是实验法。

ACD选项均错误,故本题选择B选项。

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对“隐私”的定义作出了规定,并强化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是:

B.某房地产公司职员孙某模仿自己上司刘某在工作中的神态语气并制成视频,未经刘某同意,将视频公开发布到网上,以增加网络点击量

C.某银行应王某债权人的要求,未经王某同意,提供王某在该银行的流水记录,以证明王某存在隐匿、转移资产的情况

3.【答案】B。

B项不属于。孙某模仿自己上司刘某在工作中的神态语气并制成的视频中,孙某仅是模仿了刘某的神态语气,而并未使用刘某的姓名、肖像等可以明显指向刘某的个人信息,不涉及刘某的个人隐私,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做法。

D项属于。张某的观影记录属于张某的个人信息,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在调取提供给其所任职单位时,应当经过张某同意。

故本题选B。

4.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内部学习动机

A.教师为学生设置好明确、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

B.教师向学生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C.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积极性评价

D.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如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激发和维持内部动机就是要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学习爱学习。

A选项,设置学习目标属于激起学生的间接兴趣。不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B选项,反馈学生学习结果都属于评价结果,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外部动机。而不是内部动机。

C选项,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外部动机。而不是内部动机。

D选项,好奇心和保护欲属于内部动机。

ABC选项均错误,故本题选择D选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对信息的传输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能力及媒体操作技能

B.课堂上教学媒体的选择应用标准取决于教师个人风格及学生学习风格

C.可能的条件下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发挥不同的媒体优势,互为补充

D.教学媒体是否现代化和高科技化将决定课堂使用效果及学生学习成效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常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投影仪、电影、电视、录音等。

A选项,信息传递的效果依赖于教师是否合理的选择教学媒体以及是否掌握教学媒体的操作。故A选项正确。

B选项,教学媒体的选择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等进行选择,而不是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故B选项错误。

C选项,任何教学媒体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分追求教学媒体的多样化,不但不会进行优势互补,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故C选项错误。

D选项,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会影响课堂使用效果和学习成效,但不能决定。故D选项错误。

BCD选项均错误,故本题选择A选项。

6.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下列属于刺激-反应学习的是:

A.学生在学习打棒球时,掌握了躲、垫、扣、传等一些列动作反应

B.如果课上积极举手发言,老师会奖励小贴画,学生以后就更喜欢举手了

C.有的学生比较害怕考试,一看到老师拿着试卷进入教室,就心跳加速

D.学生学习形近字“燥”“躁”时,通过比较分析,最终掌握了这两个字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的刺激—反应学习。刺激—反应学习指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即由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

A选项,掌握了躲、垫、扣、传等一些列动作反应,属于连锁学习即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故A选项错误。

B选项,积极发言之后奖励小贴画属于强化是对结果的反馈,而不是学习。故B选项错误。

C选项,看到老师拿卷子是刺激,心跳加速是反应,属于刺激—反应学习。故C选项正确。

D选项,通过分析比较学习燥和躁属于辨别学习,即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故D选项错误。

ABD选项均错误,故本题选择C选项。

7.丁老师新任六(1)班班主任,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习和班级管理的期待,采取以下哪种方式最有效

A.对全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B.对班干部进行访谈

C.询问之前的班主任老师

D.询问本班的任课老师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办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访问和作品分析法。其中最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A选项,对全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属于调查法,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故A正确。

BCD选项都是通过他人进行了解,具有主观性,且不全面。故BCD选项都不合适。

8.下列事件与所处时代不相符的是:

A.唐高宗时,城门小吏在纸上抄写告示

B.黄巾起义发生前,百姓去白马寺祈福

C.生于康熙年间的小张跟爷爷学习京剧,靠卖艺为生

D.东晋王羲之的行书兴盛一时,许多书法爱好者争相模仿

8.【答案】C。

解析:A项不选。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降低了造纸成本,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唐高宗时晚于东汉时期,城门小吏在纸上抄写告示与时代相符。

B项不选。黄巾起义是开始于东汉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者头裹黄巾,故称“黄巾起义”。白马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建造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的建造早于黄巾起义,因此百姓去白马寺祈福与所处时代相符。

C项当选。京剧是在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在北京演出之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康熙年间是1662年至1722年,早于乾隆五十五年,因此小张跟爷爷学习京剧与所处时代不符。

D项不选。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在楷书基础上的草写和简化。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的代表作,因此许多书法爱好者争相模仿王羲之的行书与所处时代相符。

故本题选C。

9.下列对联与其所写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D.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杜甫

9.【答案】D。

解析:A项对应正确。“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出自岳阳楼对联,其中“万家忧乐到心头”对应了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项对应正确。“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参观蒲松龄故居时写下的对联,其中“写鬼写妖”“刺贪刺虐”对应的都是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

D项对应错误。“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是赞扬白居易的对联,其中“枫叶四弦秋”“浔阳千尺水”对应的是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根触天涯迁谪恨”“匀留江山别离情”对应的是白居易谪居浔阳、与友别离的境况。

故本题选D。

10.关于古今通讯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电报通过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信息

C.“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中的“烽”指烽火台

D.飞鸽传书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

10.【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手机使用过程中,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手机在充电过程中,电池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B项说法正确。电报是通过交换线路利用电信号来传输文字、图表、照片的通信方式。

C项说法正确。“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描写了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的景象。其中,“烽”指烽火台。

D项说法错误。飞鸽传书是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的一种古人之间联系的方法,这里的古人既包括古代中国人也包括古代其他国家的人。

A.张某遭到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时,无需向张某出具书面通知

B.王某因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时,无需说明理由

C.杨某因对国务院宣布其所住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

D.朱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可以以欠款人不常居住在法院所在辖区为由,不接收诉状

11.【答案】C。

解析:A项说法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因此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时,应当出具书面通知。

B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一)不予受理……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

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国务院宣布其所住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属于国家行为。

D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因此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应一俱接收,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以作出裁定书的形式,不予受理,而不是不接收起诉状。

12.关于日常生活中处理伤口时的一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伤口无论大小一定要消毒

B.被动物抓伤后要及时用创可贴包扎

C.湿润环境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D.伤口痊愈后出现色素沉淀应立即就医

12.【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皮肤出现伤口,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为减少细菌的入侵,无论伤口大小都要进行认真的消毒。

B项说法错误。被动物抓伤和咬伤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主要是防止细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之后,应先用肥皂水冲洗多次,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暴露,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C项说法错误。破皮的伤口不要接触潮湿的东西,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易造成伤口真菌感染。

D项说法错误。色素沉淀疤痕属于疤痕的一种,是疤痕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如果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没有做好预防和护理,就容易产生这种疤痕。这种色素疤痕不仅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颜色也会很突出,非常影响美观,但会慢慢恢复。

13.2019年11月中旬,我国广西地区发现一处世界级天坑群——那坡天坑群。关于天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喀斯特地貌

B.均位于海拨100米以下地区

C.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D.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13.【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正确。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后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天坑以及溶洞内部的石柱、石笋、钟乳石等景观。

B项说法错误。广西那坡县天坑群中的天坑有的发育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之上,有的顺着谷地地下河轨迹呈串珠状分布。

C项说法错误。我国的天坑主要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而南方属于低纬度地区。

D项说法错误。天坑是一种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为冲蚀型天坑和塌陷型天坑,不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14.关于鼠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B.属于甲级传染病

C.抗生素可用于鼠疫的治疗

D.鼠疫不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14.【答案】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科技与生活中的医学常识,考生可用关键词法和联想法作答。如A项中,关键词为“自然疫源性”,考生可联想到老鼠多为生活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可判定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B、C两项分类较为专业,对传染病的分类以及鼠疫治疗不熟悉的考生可先跳过。D项中,考生可联想到对鼠疫的新闻报道中总会建议群众尽量避开旱獭、老鼠、跳蚤等,可判定鼠疫可能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解析:A项说法正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不依赖于人而能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某些野生生物群落里长期繁衍的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B项说法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C项说法正确。抗生素可用于鼠疫的治疗,尤其是抗生素中的链霉素,是对付鼠疫的首选药物,无论对哪一型鼠疫都有效,只是用量对应不同鼠疫类型有差异。

D项说法错误。鼠疫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因此,个人防范应注意防止跳蚤叮咬;避免接触动物尸体、避免密切接触肺鼠疫患者。

15.下列有关人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脑内的短期记忆可通过海马体转化为长期记忆

B.大脑本身没有痛觉感受器,因此感觉不到疼痛

C.个体生命的维持,比如心跳、呼吸、有与脑干有关

D.小脑损伤时,患者会出现言语缓慢和身体瘫痪的症状

15.【答案】D。

B项说法正确。我们能感觉到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疼痛感受器,它向脊髓和大脑发送信号,大脑相应地发出危险警告。虽然人体能感觉到疼痛,但人脑本身却感觉不到疼痛,因为大脑中没有痛觉感受器

D项说法错误。小脑损伤常常会导致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部位及不同传入、传出神经纤维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姿势和步态异常;②协调障碍;③言语障碍;④其他症状。而瘫痪与其无关。

16.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吃火锅时,辣锅比清汤更先沸腾——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家用水壶水沸后自动断电——水分子扩散,气压变大

C.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热空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滴

D.铁轨下铺枕木——减少摩擦力,增加车速

16.【答案】C。

解析:A项对应错误。油的密度比水小,油浮在水面上,阻止了水蒸汽的挥发,水蒸气挥发会带走热量,所以有一层油的辣锅比清汤锅先沸腾。且油的沸点为200℃以上,远高于水的沸点。

B项对应错误。蒸汽开关正常情况下两个触电是闭台的,当水烧开后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通道使金属片受热变形,推动开关断开电源。

C项对应正确。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而降雨是因为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D项对应错误。铁轨下铺枕木有两点原因:①防止因为地面不平导致翻车;②如果将铁轨直接铺设在路面上,压强太大容易造成地面凹陷,极易发生翻车。铺设枕木之后可以增大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17.下列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超声波导盲仪运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B.投影仪利用了凹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实像的原理

C.汽车刹车系统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以达到降速目的

D.LED灯属于冷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极少

17.【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超声波导盲仪是利用超声回波定位原理开发的科技助残设备。超声波导盲仪通过发射超声波,接收障碍物反射的回波,经过处理后,将障碍物的距离等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以可听声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

B项说法错误。投影仪是将一定大小的透明图片放大并成像于屏幕上的光学仪器,主要由光源、聚光器和放映镜头等部分组成,成像物体在镜头的1倍、2倍焦距之间,屏幕上呈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投影仪利用的是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C项说法正确。汽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是制造出巨大的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D想说法正确。LED灯即半导体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器件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灯具,其属于固体冷光源,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极少。

18.关于新型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强度高,韧性好,石墨烯可用来制作柔性显示屏

B.碳纤维具有柔软、可加工的优点和耐腐蚀性差的缺点

C.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方面需求较大

D.稀土永磁材料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18.【答案】B。

解析:A项说法正确。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强度最好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几乎完全透明,适合用于制作柔性显示屏。

B项说法错误。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具有抗疲劳、耐腐蚀、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的优点,但耐冲击性较差。

C项说法正确。高温合金是在高温下具有高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与持久强度的合金,也叫耐热合金。高温合金是制造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高温零部件,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方面需求较大。

D项说法正确。稀土永磁材料是以稀土金属和过渡族元素为主所组成、能长期保持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双重优点。稀土永磁材料适用于制造小型、轻量、高效的元器件,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19.关于下列常见的科技名词,说法错误错误的是:

A.电子病历是云计算与医疗领域结合的产物

B.射频识别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C.AR意为增强现实技术,用户所见皆为虚拟场景

D.5G移动网络与4G移动网络都是数字蜂窝网络

19.【答案】C。

解析:A项说法正确。电子病历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和数据库系统建立起来的病历,是云计算与医疗领域结合的产物。

C项说法错误。AR即增强现实,是将现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一种技术。AR对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某些实体信息(如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计算机等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到现实世界,使得真实的环境和虛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中,被人类感官所感知,达到某种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D项说法正确。5G是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4G是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移动网络与4G移动网络都是数字蜂窝网络。

20.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过夜的白开水可以饮用

B.可以用食用醋来去除水壶里的水垢

C.衣服上的碘酒可以用水擦洗

D.可通过蒸馏除去自来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

20.【答案】C。

解析:A项不选。水烧开之后,基本能把99.9%的细菌消灭掉,在干净整洁的空气中,细菌的生长是很缓慢甚至是无法生长的,所以即使是“隔夜”的白开水,也不用担心会因此感染细菌。

B项不选。醋除水垢的原理是醋酸能与水垢中的不溶性的钙盐、镁盐、碱等物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盐,从而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

C项当选。可以将酒精倒在衣服上有碘酒的地方,然后再用手搓洗一下衣服可以将碘酒都清洗干净,而不能只用水擦洗。

D项不选。蒸馏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把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把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可以将可溶性杂质与水分离开。

THE END
1.民法典学习第二条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本条是关于民法调整范围、调整对象的规定。 平等:参与方有自己独立意志和自由,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民事主体分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用“自然人“取代“公民”,更符合民法作为“私法”的本位。https://zhuanlan.zhihu.com/p/8733381936
2.民法典50个常见法律问题债权合同法人格权民法通则20.《民法典》第16条设立了胎儿利益特别保护制度,使用的表述是“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注意这个“等”字表明是不完全列举,更有利于保护胎儿利益,比如男方因车祸死亡,其未婚妻所怀胎儿娩出后如是活体,就可由监护人代为行使抚养费请求权。 21.《民法典》第185条为英烈保护条款,但表述为“侵害英雄烈士等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HVJHQ505455BAL.html
3.法律常识解析常用法律1000条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候,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尤为重要。中国的《民法典》已经正式实施,其中包含了“常用法律1000条”,这是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民事法规,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常用法律1000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文件,而是指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420920.html
4.民法典中颠覆常识的20条小知识,据说这是一来自周少说民法典中颠覆常识的20条小知识,据说这是一位律师整理出来的,看完之后,真是颠覆了认知,原来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都是我们经常遇见的,比如熊孩子打赏主播必须全部退还,高利贷、赌债等一切违法债务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大家抓紧保存下来,没事读一读法律知识,多学点法律不吃亏,关键时刻还能用上场保护我们的正当权益不被https://weibo.com/2023461197/MyNVvsHgt
5.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对“隐私”的定义做出了规定,并强化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是:___ A.某知名导演钱某未经演员李某同意,将自己与李某私下的微信聊天记录发到网上,以证明二人关系良好 B.某房地产公司职员孙某模仿自己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29142
6.《民法典》的20个常识,咱们一定要知道!01私生子可以上户口,且与婚生子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一点引起许多人诟病)。02丧偶,儿媳妇赡养公婆尽孝,儿媳也有权继承公婆的遗产。03作为家庭主妇的,如果离婚,可以要求对方给与https://www.jianshu.com/p/2e6010799e7f
7.2021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考生回忆版)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允许抵押耕地使用权 B.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C.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 D.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年龄标准调整为10周岁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此诗所咏“秦王”在位期间的是:http://www.fjsgwy.org/2022/0304/53886.html
8.法律常识解读常用法律1000条法律基础知识的全面指南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合同履行的问题。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卖方未能按约定提供商品,买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赔偿。这涉及到了“合同履行”这一概念,在《常用法律1000条》中详细阐述了合同双方应遵守的义务以及违反后果。 其次,假设你在工作中遭遇了性别歧视,你可能会想知道自己可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210374.html
9.民法典高频考点(中)潘琪(讲义笔记)(常识专项全攻略).docx民法典高频考点(中)潘琪(讲义笔记)(常识专项全攻略).docx,参考答案第一题1甲将自有房屋出售给乙,乙将双方约定的房款支付给甲,将房子交给儿子丙使用答案第二题1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中,使用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答案第三题1根据题目,该房屋的所有权属于丙综上所述本题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2/5021232021011232.shtm
10.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8.22年山东常识第8题暂缺 A.暂缺 B.暂缺 C.暂缺 D.暂缺 9.22年山东常识第9题暂缺 A.暂缺 B.暂缺 C.暂缺 D.暂缺 10.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也可以自救 B.适用于婴儿和成年人 C.必须腹部按压 D.是常用的急救方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 1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生了许多故事。在这些故事中http://www.sdgwy.org/html/stzx/xc/202409/14_84914.html
11.普法宣传带你读懂《民法典》《民法典》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3 《民法典》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7691&idx=3&sn=c91effa5155347697eb31064e4e6e693&chksm=cff554ac9d58ce1b00459a4ea6bcd8498e7a03858694f698abaaeea2fb62b1c23f2c9e5219ce&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