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8篇)

diaryfaretransportfinallypersuadestubbornorganizesourcedeterminealtitudereliableforecastbeneathsightseeinginsurancebenddreamof/aboutdoingsthpersuadesbtodogetsbinterestedinmakeone’smindgiveupcarefor

bedeterminedtodocan’twait/canhardlywaittodosth

2.词语归纳

1)transport

作动词,常和from…to…连用。

作名词,也可是transportation,表示“运输,运送;运输工具,交通车辆”。

常用词组:betransportedwith…情不自禁intransportsofsth情不自禁

2)persuade

作动词,后常接指人的代词或者是名词。意为“劝说好某人”。

persuadesbtodosth“劝说某人做某事”。

persuade表示劝说是成功的,若表示劝而不服,不能用persuade,通常在其前加tryto或者是wantto,也可以用advise。

persuadesbintodoingsth说服某人做某事persuadesboutofsth说服某人不要去做某事

persuade还可以表示“使某人相信”,常见用法:persuadesbthat+从句persuade+of短语

bepersuadedthat+从句

3)insist

是动词,后接介词on+名词或者动名词,也可以加他that从句,表示“坚决,强调,坚持主张”,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即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insiston后接动名词,如果有逻辑主语,可以用名词或者名词所有格,也可以用宾格形式,但不能用代词的主格形式。

insist还可以表示“坚持说,力言”,其后的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

insist后面不能跟不定式。

determine

作及物动词,表示“决定”,只能跟名词或者不定式(短语)作宾语,不能跟动名词(短语)。

determineon/upondoing=bedeterminedtodo决定做某事

determinesbagainststh使某人决定不做某事

determine和bedetermined后面都可以跟宾语从句

1.eversince自从

Ihaven’theartfromhimeversincelastyear.

我自从去年以来就未曾受到过他的来信。

2.dream梦、做梦

1)Vi.

做梦dreama/an+adj.+dream“做了一个……梦”

Dreamagooddream做了一个好梦

梦见dream+that

Shedreamedthattheycanfly.

在否定和疑问句中作“想到,料到”后接that从句

Ineverdreamedthathewouldbesohandsome.

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如此帅

2)Vt.

dreamabout/for“梦见;梦想;向往”

IoncedreamedofDod.

我曾梦见过上帝

3).最否定和疑问句中接介词of“想到、料到”

Iwouldn’tdreamofhurtingyou.

3.persuadevt.说服、劝服:

1)persuadesb.todosth=persuadesb.intodoing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Ihavepersuadedhimtogiveupsmoking.

我已经说服他戒烟理科

2)persuadesboutof(doing)sth劝说某人不要做某事

Wepersuadedhimoutofhisfoolishplan.

我们劝他停止了他的愚蠢的计划

3)persuade“是……相信”,后加that从句

Iamfirmlypersuadedthatshewastellingthetruth.

我坚信事实就是这样

advise:只劝说,不一定说服

Thedoctoradvisedmetoeatlessmeat.

医生劝我少吃肉

3.graduatev.毕业

graduatefrom从……毕业

IgraduatedfromPekingUniversity.

graduaten.毕业生,大学毕业生

graduationn.毕业

4.finally,intheend,atlast

1)finally强调活动过程的终结,“最后”“末了”一是在列举事物或论点时引出最后一项内容;二是在动词前面表示“等了好久”

2)atlast与finally的第二个用法相同,但往往用于一番拖延或曲折后,因而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不耐烦、不愿意

3)intheend与finally的第二个用法相同,而且能用于预卜将来,而atlast和finally则不能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_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_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

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_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_

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_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1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隋唐的对外交通及对外政策

1、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波斯湾。

3、对外政策——全面开放。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定居、任官、通婚;使节、商人云集。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的是崔致远。②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③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④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⑤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①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②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③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⑤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⑥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⑧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⑨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⑴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⑵天竺:印度称为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⑴波斯:①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②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侵扰,其国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

⑵大食:唐高宗起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⑶东罗马:使节往来;医学、杂技传入唐;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⑷非洲:①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②唐朝人杜环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他撰写的《经行记》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情。③史书里还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④非洲发掘出土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而且质量极好。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

4.市场调节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a.市场能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b.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消极作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市场存在三个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5.良好的市场秩序:

①健全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基本特征: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必要性(原因):a.市场的局限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它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b.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具体内容见课本和笔记),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④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政治如何预习方法

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4)持之以恒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政治如何听课

(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2)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耳朵听老师讲的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手要认真作笔记,在书上划重点,记符号。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时,应注意和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这四者中,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因为听不清就记不清、记不全,思也就无法进行。

其次是记,记是听课的收获,是复习和作业的依据。俗话说,心记不如笔记。一堂课如果不做笔记,即使上课听清听懂了,课后也不一定记得清、弄得懂。所以,听课笔记很重要,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

第三是思,思能提高听课的质量。听课时,只有一边听,一边思,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才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思,才能发现问题,得到更多的收获,提高听课的质量。

第四是看,看处于辅助地位,为听、记、思服务。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这四者的关系,既不要主次不分,又不要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既不要只顾听,忘了记,也不要只顾记,忘了听,忘了思。

(3)注意听思记的方法

上课时,同学们只注意听、思、记还不够,还应该注意听、思、记的方法。也就是说,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听,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想、仔细记,还应注意它们的方法和技巧。

听:主要应仔细听老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解分析,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答案、老师对教材补充的新内容、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含义、作业的题目和具体要求。

有的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点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培养。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动思考呢

第一,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第二,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多读书看报。

第三,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等。

第四,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经过以上过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记:主要是记下大小标题和老师讲课的思路线索,下重要的观点、概念、事例、记下关键性和总结性的内容和教材上没有的新内容;记下没有听懂和没有想通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记下作业的题目、要求、课外阅读书目和资料。

此外,笔记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切忌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也不要贪多求全,一字不漏。笔记内容不能仅限于老师的板书提纲。

笔记内容还应包括:

第一:老师对课本上落后于社会现实的知识进行的更正补充。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

第二: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时的难点也是听课时的重点,把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在笔记中,复习时多加思考,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

第三: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和对易混淆知识进行的对比。

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股票与债券区别与联系,解决公平问题的现实做法等;《哲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异同;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等;《政治生活》中的政体的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等。

当然,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而补充的具体实例和课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是没有必要记录的。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A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B,且A②真子集:如果A

CC,那么AB,B③如果A

A那么A=BB同时B④如果A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φ=φ,A∩B=B∩A,A∪A=A,A∪φ=A,A∪B=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A}S且xx记作:CSA即CSA={x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UA)=A⑵(CUA)∩A=Φ⑶(CUA)∪A=U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高中数学;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strong>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

2.“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确立。

(2)三公九卿制(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三公九卿受皇帝直接管理;协助处理军政财事务;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3.废分封,置郡县(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秦朝地方建郡(是中央政府以下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初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乡里机构;长官由皇帝指派;开始设置选官考官制度。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移民河套,修万里长城;南平越族。修筑驿道;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制订秦律。

(3)先秦政治制度的阶段特征:

西周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而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加强,至汉武帝时期州刺史的设立,标志着监察制度更加严密。

4.中央集权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离骚

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葳蕤卑鄙蹑丝履玳瑁流纨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体裁衣否极泰来白鹄婀娜

踯躅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怅然戊戌戍守彷徨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6.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_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1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1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0、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2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2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2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高一语文常用修辞手法

1、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3、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5、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高一语文常用解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重点句型☆

1.Whatshouldafriendbelike询问对方的看法

2.Ithinkhe/sheshouldbe…表示个人观点的词语

3.Ienjoyreading/I'mfondofsinging/Ilikeplayingcomputergames.等表示喜好的词语

4.Chuckisonaflightwhensuddenlyhisplanecrashes.“when“作并列连词的用法

5.What/Who/When/Whereisitthat...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结构

6.WithsomanypeoplecommunicatinginEnglisheveryday,...“with+宾语+宾补”的'结构做状语

7.Canyoutellmehowtopronounce...带连接副词(或代词)的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

☆重点词汇☆

1.especiallyv.特别地

2.imaginev.想像

3.aloneadv./adj.单独,孤独的

4.interestn.兴趣

5.everydayadj.每天的,日常的

6.desertedadj.抛弃的

7.huntv.搜寻

9.carev.在乎,关心

10.totaln.总数

11.majorityn.大多数

12.survivev.生存,活下来

13.adventuren.冒险

14.scaredadj.吓坏的

15.admitv.承认

16.whileconj.但是,而

17.boringadj.令人厌烦的

18.exceptprep.除……之外

19.qualityn.质量

20.favouriteadj.最喜爱的

☆重点短语☆

1.befondof爱好

2.treat…as…把……看作为……

3.makefriendswith与……交朋友

4.arguewithsb.about/oversth.与某人争论某事

5.huntfor寻找

6.inorderto为了

8.bringin引进;赚钱

9.agreat/goodmany许多…

1.词组:addup合计

addupto总计达

add…to…把。。加到。。。里

addto增加增添扩建

2.calm…down平静下来

3.havegotto不得不,必须

4.beconcernedabout/for关心

5.walkthedog遛狗cheat…of欺骗。。

6.gothrough穿过完成用完通过仔细检查

goahead同意某人的请求

goby流逝

7.setdown记下

setup建立

setoff出发引爆

setouttodo=setaboutdoing着手做某事

8.aseriesof一系列

9.onpurpose故意地byaccident=chance偶然地

10.inorderto=soasto为了目的是inorderthat=sothat

11.atdusk在黄昏atdawn在黎明

atmidnight在午夜atnoon在中午

12.facetoface面对面

13.nolonger=not…anylonger不再

14.settledown安顿下来sufferfrom遭受,患病

15.recoverfrom恢复,痊愈

16.get/betiredof对…感到厌烦

17.makealistof列清单

18.pack…up装箱打包

19.getalong/onwith与…相处,/进展

20.fallinlove爱上

21.begratefultosb.forsth.对某人因为某事表示感激

22.joinin/takepartin/join/attend参加…加入

23.makesb/sth+宾语补足语使…

24.havesomething/little/nothingtodowith与..有关,与。。。无关

25.it’sbecause…..+原因

26.it’swhy….+结果

27.dare+(to)do(实义动词)do(情态动词)敢

28.ayearandahalf=oneandahalfyears一年半

29.it’snopleasure+doingsth没有乐趣做。。。

30.happentodosth碰巧做。。。

31.havetrouble/difficultywithsb/(in)doingsth做某事有困难

32.exactly的确如此

notexactly不完全是

33.findit+adj.+todosth发现做。。。很。。。

34.makefriendswith与。。。交朋友

35.swap…with与。。。交换

36.itis/was+序数词time+that+hasdone/haddone….某人第几次做。。。事

ofhigh/goodquality质优devoteto+doing投身于做某事

setup建立,安排inprinciple主要inpeace和平

outofwork失业inwork处于有工作的状态

outofcontrol失控incontrol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votefor投票选举voteagainst投票反对

beequalto与……等同introuble有麻烦

turnto求助,转向turnon/off开关灯turnup/down出现/拒绝loseheart灰心

loseone'sheartto爱上某人;倾心

escapefrom/+doingsth逃避去干某事

cometopower/inpower掌权,当政

besentencedto被宣判为

inone’sopinion某人认为,以某人的观点来看

fightfor/against为……而战/为反对……而战blowup爆炸爆发

dreamof/about梦想着……

imaginedoingsth想象着做某事

forthefirsttime第一次(做状语)

语法点1.whetherVSif的用法

2.tellsbtodosth/asksbnottodosth告诉某人干某事/告诉某人别干某事

3.be+doing表将来

4.定语从句:只用that的情况……只用who的情况……只用which的情况……asVSwhichthesame…as/that…such…asas…as介词+which/whomwhich引导一个句子的用法……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引导一个句子的用法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插入语IthinkIbelieveIguessIthought间隔式定语从句

例句:IsthiscartheoneheboughtlastyearIsthisthecarheboughtlastyearWhat的用法

5.willbedonebeabouttobedonebetobedonebegoingtobedone

6.has/havebeendone已经做某事

7.bealwaysdoing(加always)表示一种厌烦等语气老是……

9.倒装句部分否定,含有否定词的hardlyneverlittleonlyseldom等,把情态动词,be动词,助动词提到主语的前面

10.asif,insistsuggestrequestcommand,从句用虚拟语气,用(should)do。

THE END
1.今年民法就考这些!9张值得收藏的考点清单,学完这些你不过谁过!(附pd对民法有信心的过儿,在评论区留个言吧~ (说什么都行) 厚大24主客一体百日冲关班 100天你能收获哪些? 4轮学习:知识点原理,搞明白记清楚 800道单科测:学练一体,二次强化掌握度 24Н内答疑:群内+平台,不限次数答疑 10套模考卷:必做卷提升卷,帮你提速度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I2KBLJ0518I0C1.html
2.CPA经济法必背知识点+必背法条cpa经济法知识点CPA-经济法-必背知识点+必背法条 二、民法 1)根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 仍然实施代理行为 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 该代理行为有效 三、物权 3.1 物权变动 1)根据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 自交付时发生效力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120356798
3.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全解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全解 第一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是民法典中重要的部分,它规定了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约定的法律关系。根据《民法典》,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必须忠实于对方,尊重对方的权利和利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在进行合同行为时,双方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159937.html
4.民法典精髓深度解读100个必背知识点民法典精髓深度解读100个必背知识点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在民法典中,合同法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当事人之间如何建立法律关系。首先,民法人权平等原则要求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诚实信用原则强调当事人应当遵守诚信的行为准则,不得采取欺诈手段或隐瞒重要信息。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https://www.vydtlwhhp.com/xing-ye-dong-tai/133636.html
5.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速记要领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速记要领 合同法基本原则 民法典在合同法部分明确了多项基本原则,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原则以及法律规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构建和解释合同关系的基础,是司法机关审判合同纠纷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对方可能采取的行为,从而避免潜在风险https://www.qmso18vkw.cn/zheng-ce-fa-gui/111411.html
6.民法典精髓掌握100个必背知识点顺利应对法律考验民法典精髓:掌握100个必背知识点,顺利应对法律考验 一、理解民法典的基本概念 民法典是中国的主要 民事 法律文书,它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统一的法律规范。学习民法典需要从其基本概念入手,了解其在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二、知晓合同法基础 合同是实现交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gong-xiao/346068.html
7.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复习讲义(必修一即希腊之后 ,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文明中心 ,而罗马法又构成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 。罗马法源于罗马奴隶制度 ,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 。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 ,“万民法”诞生了 。罗马法的创设成型 ,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 。http://www.sudunlaoyingcha.com/wmgw/444678/
8.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析掌握法律基石确保个人权益简介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析:掌握法律基石,确保个人权益 法定人格与基本权利 民法典中的法定人格是指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身份和尊严。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自由、姓名自由、住宅不侵犯以及通信秘密等。了解这些基础的民事权利对于保护个人安全和尊严至关重要。 合同法原则 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合同法中https://www.n9xnw0daq.cn/jun-lei-yang-sheng/370910.html
9.法考复习笔记干货——民法复习笔记(自己整理)①《民法典》第414条第一款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二)抵押权已经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②《民法典》第414条第二款规定:“其他可以登记的担保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357987
10.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析掌握法律基石确保个人权益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析:掌握法律基石,确保个人权益 法定人格与基本权利 民法典中的法定人格是指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身份和尊严。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自由、姓名自由、住宅不侵犯以及通信秘密等。了解这些基础的民事权利对于保护个人安全和尊严至关重要。 https://www.3svb9bc3.cn/nong-ye-zi-xun/352415.html
11.公基这些知识点一定要会背!(法律篇)其次,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法律,通常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典比较重要,然后是诉讼法,紧接着是其他法。最后,对于每个法律当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我们要牢记于心,在理解中记忆。下面我们就一一来看一下。 一、法理必背 1.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https://www.gaotu.cn/information/886991/32
12.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讲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点精讲 第一、合同的基本要素 合同是指在民事关系中,两方或者更多方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一定的手续形式和法律效力来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它是私法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民法典中,对于合同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明确规定:主体、目的、内容以及时效等。每一个要素都具有不可或缺的https://www.tndhlikuz.cn/ke-pu-wen-zhang/419992.html
13.民法典知识点精析深度解读百问必背要义民法典知识点精析深度解读百问必背要义 首先,理解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民法典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法律,它对私人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范,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在学习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立法目的、立法精神以及如何将这些精神转化为具体条文下的规定。https://www.y9zobb1w.cn/cha-ye-zhong-zhi/411333.html
14.2022年成人高考答题技巧——民法篇成考资讯报考必背知识点: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与分类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象。民事法律规范只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它本身并不能在当事人之间发生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例如,民法规定了租赁关系,指出了产生租赁关系的各种条件,但该规定并不是租http://www.henanedu.org/ckzx/202208163517.html
15.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我一定要把这些法律点儿给掌握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听起来就有点儿让人头疼。但是,如果你想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不要被法律绕晕的话,这些知识点可是必须掌握的。今天,我就带你一探究竟,看看这些“必背”知识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民法典。简单来说,民法典就是规定个人和社会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很多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7569.html
16.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解析法律精髓与实务应用民法典的制定旨在为社会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民事法律体系。其中,100个必背知识点不仅是学习基础,也是实践操作的重要依据。以下六点将详细阐述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关键知识。 合同法基础 民法典中的合同法部分,对于理解后续所有法律关系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了解各种合同类型、合意形成规则以及违约责任等,是进行进一步深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cai-pu/456939.html
17.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我来教你这100个超级重要的法律小知识简介在新时代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石。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部伟大的法律呢?首先,我们需要掌握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着直接的解答。 民法典100个必背知https://www.rvxnxpann.cn/jun-lei-wen-hua/397869.html
18.劳动法重点问题和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劳动合同法重点内容)12、以上是商经法必背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 四、四川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法律(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宪法等等),公文,时政,历史人文知识,国情省情,科技知识,毛中特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 五、综合管理类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https://www.kstnjscl.com/xsfl/342105.html
19.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我来教你这些法律小技巧你就不怕考了在法律考试的日子里,每个准备充分的考生都知道,民法典是必备的知识体系之一。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权利和义务,比如合同、继承、债权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快速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你需要了解民法典100个必背知识。这听起来可能很吓人,但其实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https://www.yebtzbalg.cn/ke-pu-wen-zhang/375293.html
20.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12篇(全文)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精选12篇) 司法考试必背知识点 第1篇 司法考试“三国法”必背知识点 根据今年司法考试大纲和指导思想,“三国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所考查的内容和题型与以往没有太大的不同。今年唯一有所变化的是,国际法增加了非政府组织(NGO)内容,国际经济法增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l6shkfu.html
21.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必背知识点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是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中必学的一部分。掌握这些理论知识,能够深入了解成人的学习特点、成人的学习心理以及成人教育的方法和原则。下面将介绍一些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的核心知识点。 1. 成人学习特点 成人学习特点主要包括自主性、目的性、经验性和实用性。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具https://m.wet35.com/news/78016_289.html
22.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pdf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pdf 10页内容提供方:135***5548 大小:317.82 KB 字数:约5.42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05发布于中国 浏览人气:3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pdf关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02/714612001300611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