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丰收之歌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2、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进行简单的创编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学会唱歌曲。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互动。

难点:

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师:上课之前老师说出四种颜色请同学们判别初、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师:同学们非常棒!播放视频

1、视频播放结束了,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2、学生回答,教师综述:

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了很多水果,有香蕉、草莓、橙子,苹果、葡萄、桃子,几个小朋友还共同制作了一颗水果树,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在丰收的季节里除了会收获很多水果外还会收获一些什么东西呢

接着老师在播放几张图片,我们看到了沉甸甸的谷穗、枝头累累的果实、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田野到村庄丰收的景象,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音乐。

2、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师:你觉得怎样唱才能表现人们喜获丰收的情绪

2、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再次听赏歌曲《丰收之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思想升华:知道果实是农民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3、教师教唱,一句一句教授学生方法:多次演唱,拍打节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演唱。(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在实践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3、游戏:

1、画画

2、猜谜语

大家来猜猜吧。(出示谜语)一个老汉尺把长,胡子长在头顶上,身穿几层单衣裳,巧把珍珠衣内藏。(打一农作物)生:是玉米。

4、法律知识点播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2、通过读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3、音乐活动“颗粒归仓”

4、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律动教学目标

1、通过《丰收之歌》的学习,学会用欢快的歌声、热烈的舞步来表现丰收时的喜悦之情。激发学生胡学习兴趣,并且明白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2、通过摘果子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通过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体会劳动的价值,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2、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解决方法:

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师准备:

电钢琴、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书本、复习学过的音乐知识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白雪公主的故事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今天的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带问题欣赏丹麦金秋果园丰收画面。

2、师:丹麦迎来丰收之年,欢乐地人民唱起了丰收之歌。同学们,让我们感受一下欢乐地丰收气氛吧。(出示板书)3、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高兴兴奋欢快)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这首歌曲。在学习之前我们先看看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表演《丰收之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在聆听、律动过程中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也让学生通过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体会劳动的价值,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二摘果子(课件出示节奏)

1、南瓜丰收了,根据不同的果实按节奏读歌词。师范读,拍手拍腿打节奏的方式。

2、根据刚才的节奏,试着把苹果运回家吧。让学生试着自己读,并展示。

3、师即时的指导鼓励,(给学生发放奖品)

节拍教学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环节,于是本节课针对这一点,通过摘果子,读歌词让学生体验学习节奏的乐趣。

三、学唱歌曲(出示整首歌图片)

1、跟老师逐句学唱歌曲.

2、师做指导性纠错,生再唱。

3、情绪和情感的提示,生有感情的再次随琴声演唱。(感情好有奖励)

4、师:太精彩了,有了你们的助兴,今年肯定还会是一个丰收年。听,丹麦人民的丰收之歌又唱响了!

5、请你随音乐轻轻的唱一唱吧!(熟的同学可以用洪亮的声音,不熟的同学可以轻生唱)

学会一首歌不难,但要让学生唱出歌曲的情绪,唱出歌曲的演唱要求,却有点难。《丰收之歌》的演唱重点是学会用欢快歌声表现丰收时的喜悦之情,为了把歌曲的高潮部分演唱的更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参观田园果园的形式演唱歌曲。

四、庆丰收游戏:

1、师:我们在田野里丰收了果实,在歌声中又收获了知识,回顾上节课学的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认识音符。看老师这里有三个大仓库。

(游戏)把你手上的果实放到属于他自己的仓库中吧1--356--7420

2、再次用歌声庆祝丰收的`喜悦吧。

通过游戏收获音乐知识,改变了以前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五、载歌载舞庆丰收

1、分组表演:舞蹈组乐器组歌唱组分组表演。

2、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分组表演。

3、播放《丰收之歌》歌曲,载歌载舞,师生互动表演。

分组表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得合作意识,通过学跳丰收舞,让学生亲身感受丹麦传统的庆丰收方式,并在体验和表现中获得欢乐。并且明白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生自由发挥)相信,你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丰收愿望,让我们随欢乐的音乐拍手走出教室吧。

板书:

丰收之歌

节拍:2/4拍情绪:欢乐地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

课后反思:

课后,我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意见。有的老师认为,这节课的导入设计很好,不知不觉中把学生们带入了主题。结尾的设计也较为出色,使学生们体会到丰收背后的辛勤劳动。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教学中的讲解、释疑、归纳和强化,教学中通过学习学会歌曲,以及教学中通过节奏训练掌握已学会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又使音乐学习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也就是说:音乐的学习原则是不能依靠描述、讲授的,必须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

在课堂中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并使本课顺利进行。课标中强调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为达到这目的,我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做到以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并且结合直观形象,让每个孩子在模仿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师生共同体验,享受了音乐美。全部教学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歌曲,唱好歌曲,完成了教学任务。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体现音乐的社会性。在丰收时刻,人们往往会载歌载舞,尽情抒发他们喜悦的心情。

2.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丰收之歌》、音乐知识、表演《桔梗谣》。

教学目标

1.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聆听《丰收之歌》,以即兴舞蹈的形式的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2.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材分析

1.聆听《丰收歌》

这是一首朝鲜族的抒情民谣。朝鲜族居住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从事农业,人们能歌善舞,民间歌曲非常丰富,抒情民谣是其中一朵鲜花。这类歌曲一般常用徵、羽、宫等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流畅,节奏丰富多样,多用各种三拍子的节拍。由于采用鲜明而有规律的节奏,所以很多抒情民谣可以直接用于舞蹈。

《丰收歌》就是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抒情民谣。歌曲为8小节的单乐段结构,但整个乐段在每一段歌词之后再配上衬词重复一次。歌曲一开始旋律就作上行四度加大二度的进行,这正是朝鲜族抒情民谣的音调特征之一。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并富有律动感,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

2.歌曲《桔梗谣》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

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或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之歌》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介绍:丹麦人民豪放开朗,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2.欣赏《丰收之歌》

设问:听着音乐,看着教材中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出丹麦农民在欢庆丰收时的歌舞场景吗师生讨论。

3.再次聆听《丰收之歌》。

设问:如果你被这一欢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与大家一起随音乐跳起来好吗

三.音乐知识:人声分类

1.提问:《丰收之歌》是由谁演唱的

2.我们在第五单元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3.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4.教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人声分男声、女声、童声。

5.你们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唱曲名吗

四.表演《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可以跟录音做几个朝鲜族的动作。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1)集体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的1、2两张卡片。先出示卡片1,教师范唱曲调1,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1,边唱边拍节奏。两到三次即可学会。出示卡片2,用上述方法学唱。然后合起1、2两张卡片,完整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四位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但教师的重心要参与抽到卡片5的一组,并进行辅导。即:教师要提出要求:每组要用集体智慧自学并唱好,声音要轻,不要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4)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在教师指挥下各组接唱。

(5)最后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调完整,听一次范唱后,学生齐唱曲调。

4.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范唱轻声配上歌词。

5.完整地、欢乐地歌唱《桔梗谣》。

6.学习朝鲜舞基本动作。(可以参照教学光盘上的舞蹈动作)

7.边歌边舞。

8.配上伴奏完整表演。(用铃鼓和堂鼓进行伴奏)

9.全体表演《桔梗谣》喜庆歌舞活动。

五.小结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我们要热爱劳动。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丰收之歌》,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道具和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合作法、创编法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欣赏一组图片,并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语: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汇报

师语:同学们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在丰收时节创作的歌曲。

2、学习新课

1)初听音乐,说感受。

A、听完这首音乐,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B、生汇报

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地。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描述的场景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作时的情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吗

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细心聆听,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师范唱

3)按节奏领读歌词

4)跟琴唱简谱

5)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6)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7)检验学习成果,并解决难点句

8)跟录音完整唱

三、拓展创编

1、变换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请学生说说采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师小结

2、器乐伴奏

1)拿出铃鼓、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演示,生练习

3)师生合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来拍打节奏。)

3、丰收的季节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喜悦的心情(老师拿出道具边唱边演)

1)师表演

2)师生合作,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

四、小结和拓展

1、课堂小结——(师结语: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1、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使学生乐意接触和了解中国民歌,能用和谐、轻松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美好情怀。

2、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并体验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握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形式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渲染学习气氛。

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竖笛、新疆的舞蹈服装、简单打击乐器

座位安排:

(学生圆弧形坐,教师站中间)教学过程: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媒体播放)。

师生问好!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进教室时听到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学生抢答:《在希望的田野上》。

2、教师:老师再把这首歌放一遍,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丰收的情景。

教师: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富民强国的现代梦想。

(点评:用音画共赏来营造本节音乐课甜美、亲切的欢乐气氛,顺势导入“丰收”这个话题。)

3、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多少描绘丰收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回答:小提琴独奏曲《庆丰收》、歌曲《好收成》等。

4、教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表现丰收题材的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教师播放舞蹈片段)。

(点评: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帮助学习,有利于调动兴趣。)

5、教师:视频画面通过舞蹈的动作、演员的服饰以及音乐旋律特色表现了哪个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

学生回答:新疆地区。

6、教师:下面老师放几首歌曲片段,同学们听后抢答歌名。(教师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

学生抢答。

7、教师:这些歌曲都是新疆地区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新疆民歌你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乐器吗

学生回答:《阿拉木汗》、《娃哈哈》等;冬不拉、手鼓、萨巴依等。(点评: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意境中进入本课的歌曲教学。)

二、进入主题:丰收之歌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声齐唱歌曲《丰收之歌》,老师用手鼓为这首歌曲现场伴奏,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所用的节奏型。(教师播放歌曲并用手鼓伴奏)

(节奏型×××│××)

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很多相同的节奏,你能来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上述节奏型(特别注意切分节奏的正确)。教师:老师用钢琴来为大家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模仿老师的节奏为我伴奏,好吗(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拍手伴奏)

2、教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首《丰收之歌》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填词并演唱,曾一度流行全国。下面老师再播放一遍由胡松华演唱的歌曲,请同学们听后填表。(教师播放歌曲,出示下表)

教师: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新疆民歌,歌曲表达了勤劳、智慧的新疆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心情。三段体A+B+A。A段旋律起伏、采用重复的手法,附点和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跳跃,显得俏皮生动。B段旋律平稳而抒情,与首尾两段形成相得益彰的`对比,表达了取得丰收后的陶醉之情。

(点评:学生在连续听赏了三遍不同的范唱后,对这首民歌已经比较熟悉,加上切分节奏已掌握,学习就不太困难了。)

3、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学唱歌曲《丰收之歌》,好吗学生:好!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配唱歌词。注意开始教师应带唱,而且速度稍慢,遇到学生唱不正确的地方,可让学生自己说,并加以纠正。特别要注意上波音记号、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一音两字的正确。)

4、教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胡松华演唱的《丰收之歌》,仔细感受新疆民歌音乐的风格特色。(教师播放歌曲)

5、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这首歌曲是用怎样的表演形式充分表达丰富的情感。学生回答:歌曲热情奔放、豪爽开朗;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拍打节奏等等。

6、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当“导演”用多种表现形式合作表演歌曲《丰收之歌》。(点评: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设了和谐、愉快课堂氛围。

三、实践研究,乐海探航

1、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组长先组织组员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表现歌曲,然后告诉大家自己组的组名,再讨论如何表演。

⑴一组学生穿上新疆服装用肢体动作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⑵一组学生用老师提供的简单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小鼓××××│××××│××××│××××│

小锣×000│×000│×000│×000│

铃鼓×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圆舞板××××│××××│××××│××××│

三角铁000xx│000xx│000xx│000xx│)

⑶一组学生用竖笛为歌曲伴奏(G调演奏,注意变音“ti”的指法)。

⑷一组学生拍手演唱

(节奏型×××xx│×××xx│×xx××│×××××│)。教师分别指导。学生分别表演,评出最佳演出组,教师用钢琴为学生伴奏(师生互动)。

四、师生小结

教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农民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可喜的丰收。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丰收的喜悦、尊重农民的劳动,永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THE END
1.国家宪法日MV《护你一路平安》温暖上线~mv奉法者强则国强,今天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致敬每一位以信念为光,护万家灯火长明的人民检察官。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HRL9R0514CGEJ.html
2.三年级十分钟队会主题4篇(全文)b、学习歌颂先烈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c、排练快板、小品等。 三、班会过程 程序 中队长: 各小队整队并报告人数 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海宝中队活动准备就绪,请指示。中队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活动可以开展,预祝活动圆满成功!甲:“红领巾学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主题中队活动现在开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qkq369l.html
3.闭幕式主持串词李:“律海砺锋芒,清风拂珞珈”,本次法律文化节以增强廉政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在校法科学生法律职业技能,增进校友、师生互动,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为主旨。共分四大版块,分别为实践版块、学术版块、赏析版块及普法宣传版块。 赵:实践版块以“律笔春秋”法律文书写作大赛为核心。学术版块包括“律论天下”主题系列讲座及“珞珈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mi6l36j.html
4.关于开展第九届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通知6.组织宪法主题歌曲传唱活动 各学院要广泛组织开展《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歌曲传唱活动,拍摄歌曲传唱MV,优秀作品将通过普法网和新媒体平台展示,营造宪法学习宣传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 7.组织法治教育精品资源征集活动 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性,面向全体教师征集优质法治教育资源。被采用的作品https://www.hist.edu.cn/info/1298/42334.htm
5.单曲循环《unchainedmelody》(人鬼情未了主题曲经典歌曲)是人们思想的载体。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今天推荐大家的unchained melody是电影《Ghost》(人鬼情未了)主题曲。影片通过流畅的叙述,把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演绎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你一定会陶醉在动人的旋律和歌声中。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02/01/19390187_633228518.shtml
6.星海音乐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各专业考试大纲——中国网上音乐学院(1)按指定的歌词创作一首带钢琴伴奏的歌曲【20%】 (2)按指定的主题创作一首单旋律,要求发展出完整乐思【5%】 3.和声基础(考试时间150分钟)【20%】 为指定的高音旋律和低音旋律写作四部和声,程度为自然音体系至离调。 4.练耳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5%】 http://www.cn010w.com/yydt/yydt_leirong.asp?news_id=31531
7.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精选8篇)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想适应新课改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抓紧落实,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严格把关,提升其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积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http://www.jiaoyubaba.com/banianji/81962.html
8.余凌云:中国宪法史上的国歌此歌颁布之后,东北、华北各级学校列为必唱歌曲,但不受欢迎。该歌还在教育部审议时,时任教育总长汤化龙就曾逐字逐句批驳,指为不通。[21] 1916年袁世凯复辟,为登基典礼,将上述国歌歌词稍事修改,将原来的“共和五族开尧天”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用作国歌。勋华是指务舜,务帝名放勋,舜帝名重华,借务舜揖让,http://iolaw.cssn.cn/fxyjdt/201510/t20151028_46360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