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8.01江苏
2023连云港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评析及
教学建议
一、试卷结构分析
(1)总体框架
题号
题型
知识点
学科素养
能力
目标
1
单
项
选
择
题
止于至善
健全人格
理解
2
学会学习
责任意识
3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
5
遵守规则
法治观念
6
宪法的内容
识记
7
公民基本义务
8
平等的内涵
9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政治认同
10
创新的内涵
11
文化基础知识
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14
中国谋求自身发展
15
共享发展机遇
16
文明交流互鉴
理解运用
17(1)
非选择题
国家性质、党和政府的宗旨、生命至上
17(2)
养成亲社会行为、做负责任的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17(3)
发掘生命的力量
18(1)
违反法律的类别
18(2)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性质、职权,诉讼的类型
18(3)
综合法律知识
道德修养
(2)教材比例
知识板块
分值分
七年级
八年级
3、4、5、6、7、8、9、17(1)、18(1)、18(2)
九年级
10、11、12、13、14、15、16
综合
17(2)、18(3)
例如:
4.某社区倡导邻里缔结“窗帘”约定,如果早晨老人家里窗帘迟迟没有拉开,自愿结对的邻居要敲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则要及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该约定旨在
A.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度B.消除基层治理风险C.打造邻里和谐互助的社区文化D.划定居民权利界限
该试题通过“窗帘”约定这一邻里互助的情境,展现了“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案例感受真诚友善的价值追求。
9.《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②国家利益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③国家利益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④要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本题通过《我和我的祖国》曲谱与歌词,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厚植爱国情怀。
17.
提升生命高度
提升生命高度可以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尽职守责行为能让人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连云港守岛卫士王继才夫妇,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只因国家安全重如山,重任在肩不畏难。
(2)“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本题将爱国爱家、敬业诚信的情感融入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与理解,让考生懂得提升生命的高度才能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激发考生对身边英雄的敬佩感、对家乡的自豪感,凸显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选用连云港市灌云县地方素材,能够拉近试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考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与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起来,做到了价值引领,润物无声。
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该规定强调了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小明笔记本上摘录了一段有关我国国情的学习材料,其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关心共同命运B.共享发展机遇C.贡献中国智慧D.积极谋求发展
7.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们“必须去做”的是①获得劳动报酬②选举人大代表③爱护公共财产④遵守交通规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①小红跟着妈妈学习做八宝饭②小新用经典老歌编排出民族舞③小亮用饮料瓶做成手工艺品④小飞每天坚持做50个仰卧起坐
16.“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④中国驻美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
17((2)“因为有生命高度而不惧困难”的人物还有很多,请你再推荐一例,并说明推荐理由。
18(3)本次普法活动聘请你当志愿讲解员,你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至少两个角度)
4.回归生活,提升能力。从近两年的试题考查方式看,死记硬背的考查内容在逐渐减少,增加的是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此种导向,不仅要求我们将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引入课堂,更要求教师巧设情境,激发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与社会和时代同频共振,转变死教教材的做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撰稿人:曹培亚修订与审核:王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