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黄河的谚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2.俗语: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

圣人出,黄河清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3.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4.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雨水节气的农事谚语】

“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8.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研学反思

1课时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狂澜宛转哺育一泻万丈

二、自学(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一、细致体验生活

二、激发写作兴趣

三、开展课外阅读

论文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地理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地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地理知识,使学生将不再感到学习地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新课程的其中一个理念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正如一位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所以,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那么,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和很多因素有关,而怎样导入新课,使学生的精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并认真听课,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果新课的导入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主要方法有:

1.漫画导入法: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地理课本中也有一些漫画,这些漫画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很好素材。讲世界的人口问题时,可展示“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讲含义,引出世界的人口问题。讲森林资源时,以漫画“大难临头”和“小鸟的悲哀”来导入。用漫画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学习,使课堂要表达的问题更加深刻。

2.歌曲导入法:“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寥寥数句有关歌词,把《东北平原》的地理位置、资源和农产品作了简明的介绍。

3.谚语导入法:谚语是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知识的总结。谚语中有许多涉及到中学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入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学习。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谚语来引入高山气候的学习。这些谚语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其思维。

4.猜谜导入法:在教学《地球的五带》前,让学生猜一个谜语:站在地球上,一地最特殊,冬天无太阳,夏天始终亮。(打一地名)学生思忖不得其解时,教师顺势引导:学完课文,你们一定猜得出这个谜语。

5.板图导入法:学习地理最有效的工具是地图,老师熟练地板出当节课要学习的地理内容所涉的地理板图,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更能很快地进入教学主题。

6.图片视频导入法:如,在学习“火山和地震”时,我先播放最近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视频场面,然后转身一问:“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它给我们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目前有办法预防吗?”,给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使学生不自觉地对知识开始思考,并想知道答案,对后面的学习就带有期盼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动机,这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某个环节上,而是要贯穿于全过程,使学生有兴趣,形成连锁反应,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趣味语言,实验活动等方法相结合。一种学习方式,用得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甚至厌烦,但如果经常变换形式,让学生有了新鲜感,自然他们的精神就振奋起来,我在进行不同内容的学习时,就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创造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另外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从中可以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我用flash播放黄河形成“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接着讲述并播放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的录象,说明黄河年复一年的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抬高,最后形成“地上河”的原因。这样的例子很多。利用多媒体把地理问题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再比如采用活动形式来教学,可以采用表演、游戏、辩论、课外调查收集资料等活动。如讲《多民族的大家庭》时,课前我让学生自己或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爱的民族,并查找有关的资料,到上课时,有的同学表演蒙古族的摔跤,有的四人小组,表演了新疆歌舞,有的还做了一些藏族和回族的宗教仪式,课堂气氛好不热闹。总之,不同的课时,合理地变换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反而让学生兴致提高,效果也会有所提高。当然,这种做法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花去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了。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努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俊昌.试论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3,(5).

关键词:兴趣思想品德实践性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加重学生负担;在教学中脱离学生实际,不切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教法陈旧、呆板、缺乏新意等,使学生深感学习思想品德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丰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乐趣。如:

3.诗歌成语例举诗歌、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艺术化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陶冶高尚情操。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赞美了石灰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备受感染,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活跃了思想品德课堂。讲解环保中的酸雨问题时可利用“随风潜入夜,‘损’物细无声”来解释其危害。“泉眼无声惜细流”则可进行环保教育,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抽取地下水。“点石成金”则可进行唯物主义教育,说明了伪科学的错误之处。

此外,运用辩论会、猜谜语、谚语、歇后语、顺口溜等都可激思增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才能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学得开心。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自,这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其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第三,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要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民主和谐、利于培养兴趣的课堂氛围。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不但将思想品德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直观。而且在突破重、难点,整理知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时,可让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录像,还有有关人居生态环境的现状,这样学生自然就知道了为什么必须实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了。

总而言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它像催化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一、转变观念: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命线

二、因地制宜:农村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是农村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不容怀疑的。我们的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农村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它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它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历史性飞跃。

三、加强学习:农村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教育先驱们学习,可以向同伴们学习,可以向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学习,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团结合作:农村课改的催化剂

事实上,我们应该意识到,现行的地理教材其实已经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中学地理因其文理兼容的特点而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特别是在人地生态系统因人类的无知与急功近利遭到严重破坏之时,对于促进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负有重任的地理教育更具有独特的美育价值。

主体参与的教学——地理美的真实体验

笔者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以主体参与为突破口,引入“环球三分钟”演讲,以期生成寻找美与展现美的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

当然,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式,地理学科本身具备的美仍需要师生不断挖掘和提炼。

和谐统一的规律——地理美的持久感召

对称:地球不仅在整体上是个对称的球体,而且构成它的元素——点、线、面、体也都存在着天然的对称关系。最形象的对称是南北半球的对称;还有南北极点、南北纬线(度)、东西时区的空间对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时空对称等等。经验证明,引导学生从美的观点和对称的角度去学习地理已经成为一种思想、方法和手段。

平衡:正是由于力的平衡,才使得九大行星在太阳系这个家族中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才使得月球和地球相伴相随、阴晴圆缺;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才使得生物界繁衍不息、生机勃勃,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平衡美。

和谐:地理现象及地理学理论的“统一”、“对应”乃是和谐的真实反映。例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既有独立的运动规律,但最终又统一于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这是地理环境和谐性最完美的体现。“对应”是地理学中和谐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海与陆、山与水、高原与盆地构成了地表形态的对应;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寒流与暖流则体现了地理运动形式的对应等等。

妙趣横生的语言——地理美的直观呈现

谚语:借用谚语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如讲太阳高度变化时用“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斜”;讲交通运输的作用时用“要想富,先修路”;讲食物链时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由于这些谚语多源于生活,因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谜语:引用谜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剂学习情趣。如:“双喜临门”(重庆);“从早吃到晚”(日全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地图)等等。这些谜语让地理课堂多了一份轻松、平添了一份愉悦。

诗词:巧用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美的地理情景。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垂直地带性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些诗词犹如阵阵春风,为课堂带来盎然生机。

成语:精炼的成语也会为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讲海陆变迁时用“沧海桑田”;讲流水侵蚀时用“滴水穿石”;讲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的含沙量变化时用“泾渭分明”。这些成语形象、准确,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歌曲:引入歌曲能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如讲新疆绿洲农业时用《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直接设问;讲珠江三角洲时用《春天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导入新课。将歌曲植入教学,使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气氛愉悦。

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地理终会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学科,学生终会成为“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课程终会“在政治、社会、道德、人道、审美和环境教育上发挥实质性作用”。

关键词:巧妙插叙、顺口溜、形象的描绘、第二课堂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巧妙插叙,激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是学生的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二、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十四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1、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1)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然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

2、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年5月份,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这里首先进入雨季,珠江水流开始上涨。尔后,夏季风的“援兵”赶来,势力增大,于6月份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冷暖空气又在江淮之间交锋,势均力敌,相持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因此时恰逢黄梅成熟季节,人们称这时的降水为“梅雨”。“梅雨”结束后,夏季风乘胜北进,势如破竹,于7—8月份连克华北和东北,夏季风一统神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风不甘失败,马上气势汹汹,大兵压境。在9月份,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10月份无可奈何地离开大陆。就这样锋面雨带随夏季风有规律地移动,造成了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而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的特征。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THE END
1.九曲·黄河音乐盘点歌曲欣赏美景分享黄河九曲九曲· 黄河2023-11-11 19:23:15 新华社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新华社 240.7万粉丝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01:00 外交部:中方愿为亚太伙伴创造更多机遇 00:53 两名以色列人在黎真主党火箭弹袭击中死亡 00:30 上海:长三角https://www.163.com/v/video/VKIBSL4PK.html
2.有关黄河的歌曲1、《保卫黄河》。 2、《黄河颂》。 3、《黄河怨》。 4、《我们是黄河泰山》。 5、《黄河黄》。 6、《黄水谣》。 7、《黄河船夫曲》。 8、《大黄河》。 9、《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10、《黄河船歌》。 11、《远看黄河一条线》。 12、《黄河水长流》。优选https://m.yyk.iask.sina.com.cn/q/6dV1ey3nrAh.html
3.关的歌,一些有关黄河的歌,歌词有黄河的音乐,好听有关黄河的歌曲和黄河有关的歌专区整理了最新最好听的关于黄河的流行歌曲,关于黄河的中文歌曲,小咪DJ站为您提供关于黄河的流行歌曲,关于黄河的中文歌曲,和黄河有关的歌在线试听和下载!https://m.xiaomidj.com/zhuanti/show-48177-1.html
4.有关黄河的歌曲大全有关黄河的歌曲大全导语:黄河,它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歌颂黄河的歌曲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歌曲推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保卫黄河》《黄河颂》《黄河怨》《我们是黄河泰山》《黄河黄》《黄水谣》《黄河船夫曲》《大黄河》《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https://www.cnfla.com/yinyue/437919.html
5.有关黄河的歌曲大全有关黄河的歌曲大全_最好听的黄河歌曲 黄河是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河流,那么它都有哪些歌曲呢?以下是PINCAI小编整理的关于黄河的相关内容,欢迎欣赏! 2017年有关黄河的歌曲大全_最好听的黄河歌曲 《保卫黄河》 《黄河颂》 《黄河怨》 《我们是黄河泰山》 https://www.unjs.com/z/948978.html
6.黄河说课稿(精选8篇)检查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 第一篇章 知黄河: 你知道黄河的哪些知识 黄河源头。 地理知识 第二篇章 :说黄河 1,黄河的历史知识 2,说一说,你知道关于黄河的哪些传说 第三篇章 赞颂篇: 唱黄河 展示收集的关于 1、黄河的歌曲 2.有关黄河的成语,俗语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g3ildc5.html
7.《黄河》武辰良作词刘恕作曲刘恕编曲,原创歌曲简谱,通俗歌曲《黄河》有关声明 1.站内曲谱歌词均由作者或者网友上传发布以及网上搜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附上相关版权证明材料来信517858@qq.com联系处理。2.站内曲谱如果用于商业用途,请直接与词曲作者联系。3.词曲作者名字以谱面为准。4.词曲作者作品分类,由系统自动进行分类,同名作者作品难免混淆,如有错误,请与我https://www.ktvc8.com/mobile/1021637_1.html
8.歌曲中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词.结合歌词.完成9歌曲中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的歌词.结合歌词.完成9-10题. 9.你认为这条大河最有可能是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黑龙江 10.有关这条大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 之称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http://1010pic.com/czdl/shiti_id_9c7ef07fae7ed5d86b8e9aa1fbf0a5a0
9.(抗战歌曲)盘点十首抗日战争神曲排行榜:保卫黄河上榜第七乃国歌整首歌曲调轻快、活泼,既又进行感,又传递了游击战士们与敌人周旋,消灭敌人的形象,凸显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决心。 5、《保卫黄河》 写于抗战时期,以民间乐和狮子舞旋律为素材,使整首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听着能够振奋人心。 6、《松花江上》 是著名的抗战歌曲,唱出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愤,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8936.html
10.经典歌曲推介(7)《保卫黄河》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以反抗外来侵略为诉求,以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为指向,以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为理想——这,就是诗人光未然、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3月在延安简陋的窑洞里共同完成的——《黄河大合唱》。 这首歌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组成部分,总共八个乐章,其创作背景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https://www.meipian.cn/55iyfmrk
11.歌从黄河来我的祖国的歌声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在河边居住,每天都能听到水流的声音,那是一种自然界最纯净的声音,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声音。当夜幕降临,我们会围坐在一起,父亲会用他的低沉声音唱起《黄河大地》或者其他民谣。那些歌曲似乎与黄河本身息息相关,就像它自己的灵魂在颂扬着这片土地。 https://www.gcjdltbm.cn/jing-ju-ming-jiao/390146.html
12.革命歌曲五十首(广州红歌会推荐)23、咱们工人有力量 24、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25、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26、工农兵联合起来 27、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8、游击队歌 29、在太行山上 30、保卫黄河 31、我的祖国 32、英雄赞歌 33、我为祖国献石油 34、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35、人民军队忠于党 http://www.wyzxwk.com/Article/wenyi/2011/07/23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