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首先,请甘霖女士做介绍。
2021-04-2616:01:06
甘霖(徐想摄)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
2021-04-2616:04:04
甘霖:
《报告》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从国际上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经济发展遭遇重大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科技创新面临巨大阻力。从国内看,数字经济活力激发,新业态、新模式逆势蓬勃发展;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市场主体的数量稳步增长,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2021-04-2616:04:19
《报告》展现了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外商投资服务,发挥贸易平台作用,提高商事活动效率,投资贸易更加便利。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便利企业准入,便捷产品准入,简政放权更加充分。三是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严格竞争执法,加强产权保护,执法司法更加有效。四是有效推行帮扶措施,持续提升注册、登记等审查效率,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政务服务更加全面。
《报告》阐述了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进展。主要包括:通过国际会议、论坛等形式加强多双边交流,促进理解共识;积极参与国际联合执法行动,打击跨境侵权假冒犯罪;参与制定、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规则,全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1-04-2616:06:29
中国持之以恒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获得国际社会肯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第14位,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指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提供了借鉴,有力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我们将久久为功,致力打造世界创新高地和营商环境国际高地。
《报告》的主要内容我就介绍到这里,《报告》的全文已经在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官网公开发布,大家可以访问、可以下载。
谢谢!
2021-04-2616:08:09
邢慧娜:
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各自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1-04-2616:09:3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部署和深化了放管服的改革,也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我想问一下总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谢谢。
2021-04-2616:14:03
谢谢你的提问。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加强市场监管是市场监管总局重要的职责,也是我们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的重要任务,在2020年我们坚决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总局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全系统锐意创新推动“放管服”的改革,全力以赴地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们主要是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二是放宽产品的准入。我们下放了建筑用的钢筋、水泥、广播电视传播设备、人民币鉴别仪,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等5类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权限,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来实施审批,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压缩强制性认证目录。
三是推进复工复产。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复工复产十条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推出700多项帮扶政策,发布健康码国家标准。加强防疫物资国内外标准比对,精简出口转内销产品强制性认证程序,为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854万台(件),检测防疫物资35万批次。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督促退还企业多收费用52亿元。
四是严格竞争执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严厉查处原料药垄断、虚假交易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严肃处理平台企业未依法申报集中和不正当价格行为案件。办结垄断案件108件、不正当竞争案件7371件、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473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万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对2019年前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各类政策措施文件107万件,废止修订近6000件。
五是优化监管方式。联合15个部门研究制定《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涵盖35个抽查领域、74个抽查事项。建成并运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98.2万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出新贡献。谢谢。
2021-04-2616:14:29
请大家继续提问。
2021-04-2616:14:4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刚才甘局长也介绍了,面对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严重冲击,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和打击侵权假冒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请问,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都具体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谢谢。
2021-04-2616:20:07
谢谢你的提问。在过去的2020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认真负责、密切配合,打击侵权假冒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具体体现在六个“加强”:
二是加强重点整治。在互联网领域,14部门联合开展“2020网剑”行动,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查处案件近2万件。4部门开展“剑网2020”行动,重点打击视听作品、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等领域侵权盗版行为,关闭违法网站2884个。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案件3.9万件。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六部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助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春雷”行动,严厉打击农资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组织春季、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查处一批侵权案件。在进出口环节,开展“龙腾”“蓝网”“净网”行动,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6.2万批次。在重点民生领域,三部门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查办涉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5万件。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行动,查获问题口罩1.2亿只。
2021-04-2616:22:47
三是加强司法保护。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万余名,涉案总价值180余亿元。审结一审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174人,提起公诉12152人。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聚焦各地各部门重点工作,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形成舆论声势。发布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报告和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依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和会议,讲好保护知识产权“中国故事”、传递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声音”。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召开第三届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论坛、第17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开展的“奥普森”“盘古”“网鹰”“阻止”等执法行动。
2021-04-2616:23:23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双打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职尽责、开拓创新,继续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下一步,主要在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协作联动。促进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有序衔接,进一步强化执法打击合力。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对线上线下侵权假冒行为实施全链条综合治理。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强化行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调动消费者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的打击侵权假冒模式。
谢谢。
2021-04-2616:25:41
中国财经报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国财经报记者: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手段,请问怎么评价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改善营商环境所起到的作用?谢谢。
2021-04-2616:38:57
毛金生(徐想摄)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负责人毛金生:
谢谢你的提问。过去的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为主线,促进保护成效显著提升。
三是执法保护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制定印发了《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办案指南》《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等五项标准指南,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工作体系,推进执法标准协调统一。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超过4.2万件,同比增长了9.9%。
四是协同保护机制进一步优化。继续加大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截至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4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2家快速维权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指导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高效运行,设立了10家地方分中心。
五是保护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发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专利复审无效案件等典型案例,加强示范报道。围绕打击涉疫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等专项工作,开展多轮次宣传报道,有效回应关切。及时解读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普法宣传。
一年来,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05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4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需求。谢谢。
2021-04-2616:39:26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刘健摄)
红星新闻记者:
2021-04-2616:52:01
在网络侵权假冒治理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刚才我在介绍的过程当中也说了,“2020网剑”行动是多部门一起开展的,主要是要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查处案件将近2万件。当然,这方面的投诉举报也比较多。还有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这也是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3.9万件。同时,我们也制定出台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再过几天,也就是从5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办法》特别针对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直播带货网络交易活动中这些经营者作出专门规定,也明确了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经营者同时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品浏览、订单生成、在线支付等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义务。
一句话就是线上也是没有法外之地,线上线下都要遵守法律。通过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来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经营者,也要依法履行平台内经营者的义务。平台有平台的责任,经营者有经营者的义务,都要遵守法律。
互联网的侵权假冒治理一直也是我们“双打”工作的重要内容,连续多年都列入了“双打”工作要点,作为重点部署推进落实。各地各部门也积极推进落实。像刚才说的“剑网”“蓝网”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因为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进入了全民直播时代,所以现在多部门也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下一步,包括像直播营销这些,要把网络直播的“人、货、场”,“台前幕后”各类主体,“线上线下”各项要素都要纳入监管范围。这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努力、采取措施,大家会看到以后进一步加强执法的效果。谢谢。
2021-04-2616:53:20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想请问商务部近几年在保护知识产权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2021-04-2616:54:39
陈雨松(徐想摄)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陈雨松: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下午好。近几年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方面,商务部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的审批备案。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我们修订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限制性措施分别缩减到33条和30条。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条目增加10%以上。修订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投诉工作机制。在加大贸易便利化方面,商务部持续推进落实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截至2020年1月,全面完成贸易便利化协定各项规定、各类措施的落实工作,联合有关部门推出多项贸易便利化措施,科学调整进出口管理目录,持续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简化通关手续、优化口岸作业模式,不断丰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在自贸试验区创新试点方面,商务部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金融功能和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赋权力度,推动自贸区、试验区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员往来更加便捷。
以上是对商务部部分工作的一个简要介绍,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协调和国际合作,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谢谢大家。
2021-04-2616:55:09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刘健摄)
中国日报记者:
2021-04-2616:55:38
汤兆志(徐想摄)
2021-04-2616:56:0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刘健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工作,一视同仁公正监管。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对此有何部署?谢谢。
2021-04-2617:06:42
在反垄断执法信息公开方面,我们作了如下工作:
2021-04-2617:07:42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四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