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追债折射中国信用环境商业信用亟待重构

在赔进所有积蓄而又追债无望的情况下,海子——这个曾冲着图书出版“暴利”而来的“书商”梦想也随之终结。现在他又成为一名小公司职员。

一个又一个闯荡者被“老赖”们击垮,海子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出版领域的追债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目前中国的信用环境。

权威调查

追债:一个倾家荡产的闯荡者和他的出版生态

2006年年初,近500家民营“书商”把位于北京西南的京丰宾馆挤得水泄不通,一年一次的民营图书交易正在火爆举行。

然而,在这繁荣的图书交易背后,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触目惊心的欠债问题却一天比一天变得严峻。

“现在,全国出版业的欠款总额已经累计超过200亿元了。”中国出版研究所研究员朱诠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哪一天资金链绷断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业内人士尽知,在出版界被拖欠款搞得血本无归者不计其数,而欠款者中甚至包括新华书店这样的“大户”。据专家称:“欠款问题充斥了整个出版产业链,成为了行业大害。”

破产在“暴利行业”的潜规则中

曾经雄心勃勃的“书商”海子告诉记者,出版市场的“水”太深,他这辈子再也不想沾这行了。海子回忆说,当初他和朋友凑了80万元做经管类的图书,他们做的书卖得还行,但最后却有60多万元书款追不回来。在赔进所有积蓄而又追债无望的情况下,这个曾冲着图书出版“暴利”而来的“书商”梦想也随之终结,现在他又成为一名小公司职员。

海子说,他没想到跨入这个行业的第一步就掉入了陷阱。在2004年的一个图书订货会上,第一个垂青海子图书的“老师”是一位南方某省的地区个体发行商(注:行业内大家都彼此称呼“老师”),那人翻了翻书说他们那边整个地区都由他来包销,让海子先发800本过去,并特意说只要货一到,马上就给海子打一半现款来,余款3个月后再结。

“他首批进货就是800册,并说一接着货就打一半现款。能这样抬举我们,我当时特别感动。”海子说,他当时就像见着了“活菩萨”。一般的地区发行商首批订货就只有200本或300本书,眼前这位显然算是大户了。海子立刻就同意了这位“老师”的包销要求,他当时只想到“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发财”。

“我的同伴当时还提了一句,要不要签个合同?对方说,你们是新入行的吧,看看整个订货会上,谁跟谁签合同啊?”海子觉得这话也有道理,不签合同也是图书行业内特有的规矩,大家都是“文化人”,“怎能不相信人家。”

此时,海子不知道,他的一只脚已经迈进陷阱了。

接下来,海子硬着头皮又发了200册新书给对方。海子不敢频繁催问,只能是心急火燎地等待。

“1000册书,就这么让人坑了。”海子懊悔地说,其他地方也大抵如此,不少地方的“老师”经一再催问仍拒不回款,最后开始纷纷退书。按行里的规矩,退书的运费由出版商负担,海子不但没收回书款还垫了不少运费。“我一看退回来的书,鼻子差点气歪,有的地方当初明明只发了几十本书过去,现在却退回来一大箱子,而且什么出版社的书都有,就是没有我们的书。”海子称,剩下的大部分欠款他再也无法追回。

一民营图书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发行商是欺软“哄”硬,对初次打交道的出版商,往往故意拖延打款账期或故意只打一小部分款,目的是试探对方反应。如果出版商逆来顺受,发行商就一次比一次变本加厉地拖欠,直到把出版商拖进欠债的泥潭,欠得越多,他们就越依赖发行商。如果出版商反应强烈而且后续有好书要上市,那发行商就会及时地回一次款,以便争取新书发货,建立较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对方没有什么后续的好书品种,又追账追得很紧,那就只好让他永远等着吧。

欠款源自“赊销制”

与书商海子相似,在一家中央级出版社发行部工作的小余2005年底,也正为讨债的事儿忙得身心疲惫。“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要出发讨债,晚上11点以后回家更是常有的事。”小余说,会销售的是徒弟,会收款的才是师傅。到年底时,出版社考核的侧重点不是你在一年里销售出去多少书,而是看你收回多少账款。“图书出版业的欠款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越欠越多,越来越难追。”

据小余称,他们的欠款“大户”多数是一些地方的新华书店,因为新华书店是图书销售的主渠道。“一些新华书店好像认为欠账是应该的,你来要款或对账,你就慢慢排着吧。”小余说,新华书店向出版社要书时,我们不能不给。但我们向新华书店追书款时,他们却总是拖着,出版社无可奈何。“毕竟新华书店的展示效果、影响力还是不能忽视的,他们的人脉关系也是我们比不了的。”

小余介绍,他们这样的大出版社发行人员一年365天中有200天要在外地挨门挨户地拜访讨债,并戏称自己从事的是“有毒有害工种”。而为了追回欠款,“我差点连命都搭上了。”小余说:“一个经销商欠款60万元,我去催款时他给我倒了6大杯白酒,说一杯10万元,我要是都喝了就立刻还款。没法子,我强撑着灌下6杯白酒,然后就不省人事了。所幸的是,那人总算没跟我开玩笑。”

“子母债”恶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出版业的债务链条并不仅仅局限于出版商与发行商之间,而是遍布了整个出版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时发行商拖欠出版商书款很可能是由他下面的零售商引起的:由于产业链中大都是赊销制,大发行商也被底下的小批发商或零售商拖欠。零售商与读者之间是现金交易,现金到了零售商手里却不一定及时返款,账期被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拖长,有时基层的小书店主因经营不善、卷款逃跑也是常事。此时大经销商就把风险转嫁到出版商身上,出版商又将债务传导给印刷厂……

“发行商欠出版商钱,出版商就欠印刷厂钱,这是‘子母债’。”北京郊县一家印刷厂负责人李某告诉记者,印刷厂与出版商之间也是赊销制,先印书,后付账。“现在印刷厂多得是,竞争激烈。河北的印厂就比我们还便宜。不收预付款的印厂多着呢。”李某说。

据李某透露,一些印刷厂被出版商逼急了,有时也会憋出一些“损招”——故意做盗版书。“反正胶片在印厂手里有拷贝,出版商不给钱,我们就盗他们的版,然后把盗版书拿出去偷着卖,补贴自己的应收账款。至于盗版书会不会影响正版书的销售,那不是印厂关心的问题。”

海子告诉记者,出版商的利润在正常回款的情况下是20%左右。“在收不到回款时,出版商们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扣下成本,比如多印书但不给作者付版税,拖着不给印厂回款等等。”

出版业的利益一环扣一环,出版业的信用也是一环扣一环,不论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波及其他环节。朱诠研究员告诉记者,近年中国出版行业每年的销售额都保持在460亿至480亿元之间,而目前市场上现存的欠款总额却已经累计超过200亿元,而且账期在一年以上的欠款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如果不加遏制,这一问题将成为阻碍中国出版行业发展的一颗大毒瘤。”朱诠说。

透视

“老赖”缘何如此猖獗?

在出版行业一环扣一环的欠账中,“赊销制”、“包退制”和“免合同”等一些不成文的行业潜规则为“老赖”撑起保护伞,使得他们的违约失信成本极其低廉,可以恣意欠账。

发行商的钱到哪去了?

一位出版商告诉记者,当他被套住第一笔资金时,面临了非常痛苦的选择:“如果退出来,那么钱就搭进去了,永远也收不回来。如果干下去,就要继续往里投钱、忍受发行商的拖欠。”最后他选择了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因为“实在舍不得让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很多发行商不是没钱还债,而是不想还,因为他们都在挪用这些钱干别的(行当)。”一民营图书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语道破:“他们不仅干出版发行,还兼营其他行业,如房地产、建材、运输等等。如果其他行业的资金周转不灵、捉襟见肘时就很自然地挪用本该给出版商的回款。如果挪用后一时半会又周转不回来,就只好让出版商倒霉。”

这位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有的地区的新华书店一方面欠了很多出版社的账不还,另一方面却花大把的钱把原来的书店扩建成写字楼,然后把写字楼出租赚钱。出版业简直成了一些人的‘提款机’。”

“一旦出版商陷入资金的泥潭,他就会很快把印刷厂和其他的上游环节的人都拉进这个泥潭。”前述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感叹。

不平等的规则作怪

据介绍,“赊销制”、“包退制”和“免合同”是由来已久的行业潜规则。“出版行业的‘赊销制’就是先发货、后回款的交易方式。这样的做法使风险主要由出版商承担,发行商基本没有风险。而‘包退制’就是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发行商一方要求退货,出版商一方就必须无条件收货。在出版行业,退书的运费也一律由出版商承担,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一位出版商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说,“免合同协议也是出版行业的一大‘特色’,每个链条之间的交易基本都是建立在不签合同、无协议的基础上的。交易中的强势一方总是胁迫弱势一方跳过合同签约一环直接进行交易,这也就为日后强势方违规创造了便利。”

据介绍,在产业链中,这些不平等的规则总是由强势的一方建立的。前述民营图书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每年可选出版的图书“多如牛毛”,“出版商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他们不敢得罪我们,因为卖书的利润最终要在发行商环节得以实现。尤其是当我们欠了钱不还时,我们就更是‘爷爷’了,他们没办法的。”同样,对于竞争激烈的印刷厂来说,赊账的出版商也就是他们的“爷爷”,也得罪不得。于是“欠账不还”的一幕在这一环节也被重演。而那些被少付了版税的作者们,更是被坑得糊里糊涂。

访谈

信用整合的协调过程还很长

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主任陈新年

《中国经营报》:出版业目前的欠账问题非常突出,有专家估算出版业的欠账存量超过200亿元,这是中国商业信用缺失在出版业的具体表现。要解决商业信用缺失问题,应该如何入手呢?

陈新年:我认为,商业信用缺失问题既已形成,其解决的出路在于亟须建立一套可供查询的信用体系。如果交易各方的信用状况都能公开查到,我们就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失信成本很高,使失信者望而却步。比如,出版行业就可以把出版商、发行商等的信用信息在网上公开,方便查询,然后大家断绝与那些失信者的交易,从行业内部制裁他们。

从宏观上看,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格林斯潘曾说,如果没有信用制度体系,美国的GDP会降低5%~6%。而在中国,现在估计由于信用制度缺失造成经济损失可把GDP降低10%~20%,由于统计的不完全,实际的比例可能会更高。所以,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对GDP的增长有实实在在的推动意义。

《中国经营报》: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体系建立的如何?

陈新年: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个统一的信用体系规划。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曾表示要出台一个“征信管理办法”,重点是研究如何采集信用信息以及如何传播这些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出台。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由商务部负责起草一个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现在草案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

《中国经营报》:上述部门的信用信息体系既然建设多年了,但为什么至今还不能整合起来?

我们到美国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的银行会免费给中介机构提供信用数据,然后再购买中介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的解释是,“我只有给出信用数据,才能得到我所要的信用报告。”这种思路对我国各部门联手建立全面覆盖的信用信息体系应该是个很好的借鉴。

观察

商业信用亟待重构

超过200亿元的存量债务正悄悄地趴在全国出版业产业链上,而且还像一颗毒瘤日益膨胀。调查表明,商业信用缺失正是这一毒瘤做大的根源。

显然,对于既已缺失的商业信用,小修小补已无济于事,唯有重构。那么操刀重构商业信用的第一要务必然是尽量打破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让交易双方的“身事背景”一目了然。

出版业内专家朱诠就提出了这样的构想:可以抓住发行商也需要品牌推广的心理需求,在出版商圈里建立一个权威的发行商或图书商厦“评星级制度”,由全体出版商参与投票,对口碑信誉好的发行商可以评高星级,对信誉差的发行商评低星级或根本不予评级,然后昭告整个出版界,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这实在是个好主意,只是在操作层面还需详研。

实际上,人们需要的正是类似这样的、更为广义的信用信息体系,它应该覆盖各个行业,让“五行八作”的交易者们都能参考使用。

据了解,在西方,建立信用信息体系的操刀者大致有两派,一是以美国市场经济中的民间信用中介机构(民间主导)为主的“美派”,另一个是以欧洲市场经济中的中央银行(政府主导)为主的“欧派”。这两派信用信息构建模式各自“托生”于自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各有千秋。

那么,在咱们中国的信用信息构建中,该依哪一派来做呢?信用专家陈新年的观点是,结合国情,亦欧亦美,自创模式。在中国,构建信用信息体系的核心是采集数据,这恰恰是一个沟壑重重、整合成本极高的工作。信用数据往往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先通过各政府部门建立各自的“官办”中介机构,再慢慢过渡,把“官办”转“民营”,逐渐推进中介机构的市场化,再逐步整合,完善、做强。

当然,铸造这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种从容的心态,毕竟这是个异常庞杂的系统工作。

声音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蒋德琼

欠款者往往都有很多赖账的理由,“要有耐心,坚持自己的原则,别看每天去门口‘堵’是个笨办法,但也能收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只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北京博瑞森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张本心

我们小出版商无力改变整个商业环境,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保持务实的态度。在张看来,解决欠款问题,首先要从出版商自身找原因。

资料

我国合同交易率仅为30%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主任陈新年介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全国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履约率也仅有60%左右。

THE END
1.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法律出版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创建于1954年,是享誉业界的法律专业出版机构和法律信息提供商,连续多年保持我国法律图书市场总体占有率、品种规模领先地位,创建至今出版图书逾2万种。现年出版新书1200余种,形成了以图书出版为主,期刊出版、音像出版、数字https://www.lawpress.com.cn/
2.中国法学网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13 2024-11 香港廉政公署丘树春副专员一行来访法学研究所 19 2024-11 《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2024)》发布暨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山东省龙口市召开 13 http://www.iolaw.org.cn/
3.中国法学网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13 2024-11 香港廉政公署丘树春副专员一行来访法学研究所 09 2024-12 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对话会发表书面致辞 要闻 更多+ http://iolaw.cssn.cn/
4.网上法律书店提供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学论文、裁判文书、律师黄页、法治动态、司法考试资料、法律图书、法律书刊、法律书摘、著者介绍、出版社介绍等资料。http://www.law-lib.com/shopping/newview.asp
5.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 法律 法律解释 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部分) 修改、废止的决定 更多 全部 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社会法 刑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2024-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24-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024-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https://flk.npc.gov.cn/?pageId=709736&wfwfid=2773&websiteId=409869
6.中国法学网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13 2024-11 香港廉政公署丘树春副专员一行来访法学研究所 19 2024-11 《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2024)》发布暨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山东省龙口市召开 13 http://libifc-iolaw-cssn-cn-10.lnc.edu.cn/
7.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法律出版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创建于1954年,是享誉业界的法律专业出版机构和法律信息提供商,连续多年保持我国法律图书市场总体占有率、品种规模领先地位,创建至今出版图书逾2万种。现年出版新书1200余种,形成了以图书出版为主,期刊出版、音像出版、数字https://www.chinalawpress.com/index.php?_m=mod_download
8.法律图书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图书 >> 学界新书宪法类 >> MORE.. ◎ [常安主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 (2024/9/8 点击24) ◎ [沈岿主编]行政法论丛(第30卷)行政诉讼判决评注专题 (2024/5/15 点击73) ◎ [小山刚]基本权利保护的法理 (2021/10/23 点击625) ◎ [新藤宗幸]司法官僚 (http://www.calaw.cn/flts/lm.asp?channel=%B7%A8%C2%C9%CD%BC%CA%E9&type1=%D1%A7%BD%E7%D0%C2%CA%E9
9.法律人写文书必备的35个检索工具,推荐收藏!9. 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 10. 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www.civillaw.com.cn/ 11. 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 12. Westlaw China http://edu.westlawchina.com/maf/china/api/tocectory?ao=o.i3cf76ad6000001234f50468e0b8f60f6&sttype=stdtemplate&stnew=true&linktype=tab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PCLLG6L0518CTF8.html
10.收藏法律人办案必备检索网站最新汇总!附检索技巧openlaw.cn法信数据库项下有六大分库,分别是法律文件库、案例要旨库、裁判文书库、法律观点库、法律图书库、法律期刊库。免费的,刚入行或者在校期间的学生可以使用。 5、律商网 https://hk.lexiscn.com/ 界面颜值很高,涵盖33个法规分类,支持自然语言搜索功能,关键字与搜索结果会进行灵活的匹配,增大搜索结果范围,还提供所浏览https://blog.csdn.net/weixin_56796574/article/details/135158561
11.首页中国法律图书专营店法律声明 知识产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46-1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信息:(浙)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13-00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质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1-013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 [202411552-066号 集邮市场开办者备案:杭集邮备005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浙演经20213300000101https://shop147983310.taobao.com/
12.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首页 查企业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复制 已监控企业 已监控处罚 监控企业 监控企业处罚 下载企业报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100007269M 法定代表人 张宇东 成立日期 1988-03-08 注册资本 2000万人民币 登记机关 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类型(经济性质)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住所(详细https://www.lubanlebiao.com/qyview/c2c9aa438f274f7f333e20d191c04731.html
13.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 感谢法宝客户 中国保监会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律师协会北京大成律所 上海市联合律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 广东国信联合律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国家图书馆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s://www.chinalawinfo.com/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编(2024年版)》价格目录书评正版法规中心以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立法主旨和读者需求,策划编纂适合办案实务、教学研究和一般大众实际需要的各类法律图书。法规中心长期与 、法学院校及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拥有相关领域较为 、专业的作者资源和编辑团队。近年来策划出版的畅销图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丛书”“新编http://m.bookschina.com/9257134.htm
15.法学生必知的网站汇总!中国民商法律网的检索中心提供法律学人、法律法规、案例、发表论文、法律图书等的检索服务,法律书屋提供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动态报道反映最新的立法、司法及学术信息。 中国商法网: http://www.commerciallaw.com.cn/ 中国商法网设有"民法、商法、经济法、比较法、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法律网站https://zhuanlan.zhihu.com/p/444715405
16.抵制盗版依法维权——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召开“图书网络销售所以最后还是坚持,要到线上销售图书的店家,一定要有经营许可证,这是淘宝网应尽的审查义务。审核销售者有没有出版物发行资质是淘宝网应该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即没有发行资质,网络销售平台就拒绝销售者上线经营。那么从法律责任上来说,审核过的是一个经过政府许可的销售者销售盗版图书的,理论上说其自己承担http://www.yuecheng.com/a/bensuojieshao/bensuojianxun/yuechengjianxun/4844.html
17.中国全部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子书刑事读库 来源/律道湾湾公众号,特此感谢!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通过“搜索页面内容”输入关键词查找所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法律法72018年10月26日刑事诉讼法82018年10月26日公司法92018年10月26日公共图书馆法102018年10月26日旅游法112018年10月26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22018年10https://www.fljg.com/baike/634268.html
18.最高人民法院社科法律图书中国书籍版图正版新华书店法律实务民事最高人民法院社科法律图书中国书籍版图正版新华书店法律实务民事诉讼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司法观点集成 赵晋山 主编 著 法律实务社科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籍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风格: 最高人民法院 社科 法律图书 中国 书籍 版图 正版 新华书店 法律实务 民事诉讼 图文详情https://www.zhe2.com/note/583626878996
19.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2024适用全套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查看作品 出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年07月 查看作品 分类 图书>法律>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汇编/手册 送至: 北京>北京市>东城区运费6元,满68元免运费 支持7日无理由退货 商家发货&售后 正品保障 闪电发货 支持礼品卡 数量: - + http://product.m.dangdang.com/11188735536.html
20.泰安党校专题信息图书专题索引D9/2 权利制约权力论/菅从进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12月 D9/3 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张千帆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2年2月 D9/4 法律答问四百题/冯尔泰等编著 学林出版社 1982年8月 D9/5:A 各国法律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 知识出版社https://tadx.taian.cn/art/2020/9/20/art_205564_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