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裁判文书公开法院法官法律环境资源案件

近年来,裁判文书网站公布的案例逐年减少,2020年上网文书数量为1920万件,2021年为1490万件,2022年为1040万件,2023年为511万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裁判文书网站存在使用效果、权利保护、安全风险等问题。中国将逐步把裁判文书网和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区分开来,前者主要用于公布经过筛选的裁判文书,而后者主要供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内部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裁判文书网进行改革,试图增加案例,改变中国传统司法指导性工作,把法律规范适用与权威案例相结合,希望建立类似于英美法系的案例裁判制度和大陆法系成文法相统一的司法体系。

解决中国司法裁判公正性问题,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衡量司法裁判公正性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但是,在司法这种对抗性活动中,要想让人民群众都满意,非常难。败诉方当然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失败。对于胜诉方而言,如果法院判决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同样会表示反对。所以,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准,可能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讨论之中不能自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裁判文书,把国家现行法律规定与权威司法裁判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理服人”,才能平息社会矛盾,减少司法不公,提高司法权威,增强法院的公信力。

借助于裁判文书网,增加具体案例,详细说明在不同条件下如何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裁决,对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司法判决的权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法院在审理案件制作判决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案情进行详细说理,而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判决书过于冗长,因此,司法判例公布的时候,增加有关“裁判要旨”,对于提高检索的效率,普及法律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这项工作主要由司法机关的法官来做。法官通过出版书籍,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这项改革,旨在把过去法官的个人行为变成司法机关的职务行为,通过发布权威的裁判文书,公布相应的案例,增加关键词和“裁判要旨”,真正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公布裁判文书,必须考虑到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当然,如果对法院裁判文书进行必要的筛选,删除一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裁判文书,那么,是否会导致整个社会变得不透明,交易风险越来越大呢?裁判文书上网,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稳慎适当”原则,企业、公民等诉讼当事人可以对涉及自己的裁判文书公布提出意见,裁判文书网站发布文书必须征得本人或者本单位同意,兼顾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及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裁判文书公布如何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所有这些都需要具体的制度设计。

总而言之,裁判文书公开是司法审判公开的题中应有之义。裁判文书公开是否等同于裁判文书公布呢?司法活动必须不受干扰,这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是,司法结果必须公开,这同样是法律的具体要求。裁判文书公开,当然会导致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公开。这对于增加社会的透明度具有促进作用。对于那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如果公开裁判文书,必然会影响到公民或者市场主体的利益,如何在保护权利的同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这是需要司法机关深入研究并且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于裁判文书公开的讨论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增加社会的透明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司法机关必须在透明的状态下,秉公执法,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接受公众的评判。过去西方国家法院不允许旁听,不允许拍照。现在司法机关已经允许公民旁听,得到法官允许可以录音录像。强调司法权威,不能孤芳自赏,而应该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才能真正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THE END
1.我想删除裁判文书网上的文书,该怎么做?至少申请法院将您的身份信息、住址删除。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都是由法院经过当事人相关信息屏蔽处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67080.html
2.裁判文书网的文书可不可以撤掉招投标信用报告2、其实已经结案且有结案证明的涉诉记录是可以删除的,就是与相关法律机构沟通协商,通过提交专业的资料文件,等审核通过后就会删除裁判文书网上的涉诉记录,而且这是永久删除的。 3、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出申请撤销裁判文书网信息。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文书怎么删除? http://www.zccredit.org.cn/xyzxx/594.html
3.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杜红涛律师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 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 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977.html
4.法院出具执行裁定书后代表可以结案了吗?导读:法院出具执行裁定书后代表可以结案了,通常来说,只有是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并不履行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之中规定义务,法院为了保证文书能被正常执行,才会出具、下发执行裁定书。 法院出具执行裁定书后代表可以结案了吗? 一、法院出具执行裁定书后代表可以结案了吗? https://www.64365.com/zs/1337873.aspx
5.裁定书需要生效证明吗(裁定书需要生效证明吗怎么写)其次,根据我国民诉法,法律文书生效情况大致为一审判决双方当事人未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终了;调解书双方签章;裁定书当事人未在上诉期内上诉;等等。最后,如果未按判决书的内容予以照做,则权利方当然可以在判决书生效后申请执行,申请执行又必须要法律文书生效证明,因此当然可以开具。http://www.tieqiaolawyer.com/renshensunhai/6610.html
6.“老赖”噩梦:按日罚款+最长拘留6个月草案全文来了(五)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其他民事生效法律文书。 第十四条【执行依据的明确】 执行依据应当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和给付内容。 执行依据未明确权利义务主体或者给付内容的,执行法院可以要求作出机关或者机构通过说明、补正裁定、补充判决等方式明确。 http://www.jrjftj.com/doc_26906562.html
7.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能的法律后果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对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仅作简单介绍。 一、法院强制执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18/22/15531917_802753731.shtml
8.民事裁定书(中止或终结执行法律文书用)申请执行人(或申请执行机关)×××,依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写明法律文书的制作机关、字号、名称等),于×××年××月××日向本院申请执行……(写明申请执行的主要内容)。本院已依法受理。 本条在执行过程中,……(写明应当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的事实根据和理由)。依照……(写明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http://hhwdlc.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96
9.法律文书侦查文书等新浪教育(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9-06/190853263.html
10.裁判文书网app下载官网最新版本安卓版裁判文书网app下载官网最新版本安卓版是一款涉法文书公开查询平台,现提供手机应用(APP)版本,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到各级法院公开审理的各种涉法文书和相关信息,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让用户可以使用到更多功能,同时,汇聚全国各级法院的审判文书,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非常的好用,喜欢的用户可以来下载体http://www.lenosoft.com/down/3330.htm
11.司法数据从“小数据”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3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5次会议通过,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遵循依法、及时、规范、真实的原则,指定专门机构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生效的裁判文书,并对所公布的生效裁判文https://weibo.com/p/1001643743488591181800
12.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国各省份地区数据1985一审法院把抗法者在该案中本不受法律保护、更不可能超越法院判决和裁定的虚假陈述作为一审判决书的依据,居然违法剥夺了房产权益人的居住权和处置权。本案一审判决中所有的判决依据和理由都是对该案8个生效判决和裁定在实际上的架空和否定。本案不应讨论对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可以执行、甚至完全可以不执行、无视、https://blog.csdn.net/yushibing717/article/details/136100090
13.法院案例库与裁判文书网各司其职:应守护司法公开成果快评司法公开是法律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法律,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都规定,无论是公开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要公开宣判;民事、行政诉讼法还专门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25/c8438371.html
14.裁判文书多长时间删除法院再会走程序层层审批,才能撤销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文书,案件当事人要求不公开文书是可以不公开的。https://www.lawtime.cn/wenda/q_3798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