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法律法规与政策研究.docx

第一部分中国游戏法律法规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电子游戏管理条例

1.电子游戏管理条例是指导和规范电子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于2004年2月17日由国务院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3.条例明确禁止电子游戏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稳定、公共道德、良好风俗等内容,并规定电子游戏出版发行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批。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1.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是规范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促进网络游戏健康有序发展的部门规章,于2007年4月2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自2007年5月15日起施行。

2.暂行办法规定了网络游戏内容审查、网络游戏出版发行、网络游戏运营管理、网络游戏玩家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3.暂行办法明确禁止网络游戏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稳定、公共道德、良好风俗等内容,并规定网络游戏出版发行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批。

移动游戏管理规范

1.移动游戏管理规范是规范移动游戏产业发展,促进移动游戏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标准,于2016年11月16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2.规范规定了移动游戏内容审查、移动游戏出版发行、移动游戏运营管理、移动游戏玩家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3.规范明确禁止移动游戏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稳定、公共道德、良好风俗等内容,并规定移动游戏出版发行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审批。

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办法

1.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办法是规范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建设和管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件,于2021年8月3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办法规定了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建设要求、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管理办法、电子游戏防沉迷系统评估办法等方面的规定。

网络游戏实名认证制度

1.网络游戏实名认证制度是指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对网络游戏玩家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的制度,于2010年6月7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2.制度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对网络游戏玩家进行实名认证,并对未成年人玩家进行年龄验证。

3.制度明确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并对违反规定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进行处罚。

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1.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是指根据网络游戏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网络游戏进行不同的管理和引导的制度,于2016年7月28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2.制度规定网络游戏分为三个等级,即适合18岁以上玩家游玩的成年级网络游戏、适合16岁以上玩家游玩的16+级网络游戏、适合12岁以上玩家游玩的12+级网络游戏。

3.制度明确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并在网络游戏中标注分级标志,并对违反规定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进行处罚。中国游戏法律法规概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私有财产和合法权益。”这一规定为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宪法保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第286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传播淫秽物品罪,是指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一规定禁止了游戏中的淫秽内容,对游戏行业起到了净化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著作权法第52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展览其作品的,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这一规定保护了游戏开发者的著作权,对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务院于2003年6月30日发布的,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网络游戏管理的行政法规。该办法对网络游戏的定义、审批、运营、内容审查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关于规范网络游戏经营行为的通知》

《关于规范网络游戏经营行为的通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04年1月20日发布的。该通知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资格、网络游戏的备案、网络游戏内容的审查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3)《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的通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05年8月15日发布的。该通知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资格、网络游戏的备案、网络游戏内容的审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4)《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1年6月28日发布的。该通知对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资格、网络游戏的备案、网络游戏内容的审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1)《关于促进网络游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网络游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7月19日发布的。该意见对网络游戏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包括网络游戏内容的导向、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网络游戏产业的规范发展等方面。

(2)《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秩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秩序的意见》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8年4月26日发布的。该意见对网络游戏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了要求,包括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资质、网络游戏的备案、网络游戏内容的审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方面。

《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的通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9年12月26日发布的。该通知对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包括网络游戏经营单位的资质、网络游戏的备案、网络游戏内容的审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等方面。第二部分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关键词关键要点【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

1.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必要性:游戏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其内容可能对玩家特别是未成年玩家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游戏内容进行管制和审查,以保护玩家的合法权益。

2.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原则: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应遵循合法性、科学性、适度性、公开性以及国际惯例等原则,确保对游戏内容的管制和审查合理、适当,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内容: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游戏内容的具体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游戏中的暴力、色情、赌博、政治内容等的限制,以及对游戏发行、销售、推广等环节的监管措施。

【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趋势和前沿】:

一、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概述

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游戏内容进行监管和审查,以确保游戏内容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各国具体的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存在差异。

二、游戏内容管制的目的

游戏内容管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适当的游戏内容的危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促进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游戏内容管制旨在防止以下内容出现在游戏中:

1.暴力和血腥内容:包括暴力和血腥的画面、情节和游戏机制。

2.色情内容:包括露骨的性行为、性暗示和色情图片。

3.赌博内容:包括赌博游戏和赌博元素。

4.毒品内容:包括毒品的使用、贩卖和制造。

5.宗教内容:包括对宗教的亵渎和歧视。

6.政治内容:包括对政治人物和政治制度的攻击和抹黑。

7.种族歧视内容:包括对特定种族或民族的歧视和仇恨。

8.性别歧视内容:包括对特定性别的歧视和仇恨。

三、游戏内容审查的流程

游戏内容审查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政府部门对游戏内容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允许游戏发布。

3.如果游戏内容被批准发布,政府部门会向游戏开发商或发行商颁发游戏出版许可证。

4.游戏开发商或发行商凭游戏出版许可证在市场上发行游戏。

四、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争议

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是必要的,可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适当的游戏内容的危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另一些人则认为,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不利于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游戏内容管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这给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游戏内容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使得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难度更大。

在未来,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将更加严格。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这给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适当的游戏内容的危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会更加严格。

2.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将更加透明。为了让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更加了解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的要求,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会更加透明。

3.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将更加国际化。随着游戏行业的全球化,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会更加国际化。

六、结论

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各国具体的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存在差异。游戏内容管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适当的游戏内容的危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促进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游戏内容审查的流程通常包括提交申请、审查内容、颁发许可证和发行游戏等几个步骤。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它是必要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在未来,游戏内容管制与审查制度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更加严格、更加透明和更加国际化。第三部分知识产权保护与盗版问题关键词关键要点知识产权保护

2.商标保护:游戏名称、标志和角色等元素可以作为商标注册,以获得独占使用权。注册商标可以防止他人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从而混淆消费者并损害开发商和发行商的声誉。

盗版问题

1.盗版游戏的危害:盗版游戏侵犯了开发商和发行商的知识产权,导致其蒙受经济损失。同时,盗版游戏往往缺乏质量控制,可能包含恶意软件或病毒,对玩家的电脑或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2.盗版游戏的传播途径:盗版游戏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包括非法网站、盗版光盘、社交媒体和游戏论坛等。盗版游戏的低价和易于获取性使得其成为许多玩家的诱惑,增加了盗版游戏的传播。

3.打击盗版游戏的措施:政府、行业组织和游戏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打击盗版游戏,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盗版游戏的执法力度、提高公众对盗版游戏危害的认识,以及为玩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正版游戏服务等。知识产权保护与盗版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促进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为创造者提供经济激励,鼓励他们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保护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为投资创意和开发新产品的人提供保障,鼓励他们进行投资。

*保护消费者。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防止他们受到假冒产品的欺骗。

二、游戏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游戏软件。游戏软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保护游戏软件的源代码、图形、音乐和音效等。

*游戏角色。游戏角色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受到著作权法或商标法的保护。著作权法保护游戏角色的外观、性格和背景故事等。商标法保护游戏角色的名称、标识和符号等。

*游戏道具。游戏道具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对象,通常受到著作权法或商标法的保护。著作权法保护游戏道具的外观、功能和使用方法等。商标法保护游戏道具的名称、标识和符号等。

三、游戏行业的盗版问题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之一。著作权法保护游戏软件、游戏角色和游戏道具等知识产权。

*商标法。商标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之一。商标法保护游戏角色和游戏道具等知识产权。

*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之一。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使用盗版游戏软件、盗版游戏角色和盗版游戏道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游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盗版问题的政策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政府应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公众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使公众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政府应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打击盗版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第四部分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关键词关键要点【未成年人游戏成瘾】:

1.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网络欺凌、暴力事件等社会问题。

【游戏分级制度】:

一、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概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中第53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和家长应当督促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沉迷于网络游戏。该法律为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第26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实名登记,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产品采取保护措施。该法律为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提供了网络安全保障。

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管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管理的通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行政法规,其中第8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包括实名注册、防沉迷系统、家长监护等。该通知为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提供了具体实施细则。

三、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政策研究

1.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

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是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可能导致学业下降、心理健康问题、社会适应不良等负面后果。因此,需要研究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

2.游戏分级标准和制度

游戏分级是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表明,游戏分级制度能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游戏内容,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游戏沉迷。因此,需要研究完善游戏分级标准和制度,以确保游戏分级制度有效实施。

3.家长监护与学校教育

家长监护与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的两大重要力量。研究表明,家长监护与学校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完善家长监护与学校教育措施,以增强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监督与引导。

四、未成年人保护与游戏分级展望

1.实名制注册:要求玩家在注册游戏账号时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以确保未成年人无法注册账号或使用未成年人身份进行游戏。

【游戏实名制要求与网络安全】

游戏行业实名制要求与防沉迷系统

#一、游戏行业实名制要求

1.实名制要求的提出

为了规范游戏行业秩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加强对网络游戏用户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要求游戏企业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2.实名制要求的主要内容

实名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企业必须要求用户在注册游戏账号时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游戏企业必须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核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游戏行业防沉迷系统

1.防沉迷系统的提出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游戏企业建立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用户的游戏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

2.防沉迷系统的基本原理

3.防沉迷系统的主要功能

防沉迷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限制:对未成年用户的游戏消费金额进行限制,例如每月只能消费200元。

#三、游戏行业实名制要求与防沉迷系统的影响

1.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实名制要求和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风险:实名制要求和防沉迷系统可以有效地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长和消费金额,从而减少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风险。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沉迷游戏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导致未成年人学习成绩下降、视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等。实名制要求和防沉迷系统可以减少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风险,从而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对游戏企业的第六部分游戏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游戏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

#一、游戏数据安全

游戏数据安全是指游戏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游戏数据免遭非法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或丢失的风险。游戏数据安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1.数据加密:游戏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措施,确保游戏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

3.数据备份:游戏企业应定期对游戏数据进行备份,以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恢复数据。

4.安全漏洞修复:游戏企业应及时修复游戏中的安全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攻击游戏系统并窃取游戏数据。

#二、用户隐私保护

用户隐私保护是指游戏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免遭非法收集、使用、披露或修改的风险。用户隐私保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2.个人信息使用:游戏企业只能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提供游戏服务的目的,不得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

3.个人信息披露:游戏企业不得将用户个人信息披露给第三方,除非用户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

4.个人信息修改:用户有权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游戏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支持以方便用户修改个人信息。

#三、游戏行业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3.《个人信息保护法》

4.《游戏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5.《关于促进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四、游戏行业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

1.数据泄露:游戏行业的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黑客利用游戏中的安全漏洞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和游戏数据。

2.隐私侵犯:一些游戏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4.儿童隐私保护:儿童是游戏的主要用户群体,但儿童的隐私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受到侵害。

#五、游戏行业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建议

2.行业自律:游戏行业应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约束游戏企业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行为。

3.技术保障:游戏企业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游戏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事件发生。

1.虚假宣传定义和认定

2.虚假宣传的危害

虚假宣传将会造成以下危害: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企业信誉,损害游戏行业声誉。

3.虚假宣传的监管与处罚

1.新媒体环境下的虚假宣传

2.虚假宣传的监管面临挑战

在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虚假宣传的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监管部门难以快速反应和监管。传统监管手段难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虚假宣传,监管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导致虚假宣传问题依然突出。

3.对游戏行业监管的新要求

1.政策法规不完善

2.监管力度不够

3.监管手段单一

二、游戏行业虚假宣传的表现形式

1.夸大宣传

2.虚假宣传

3.隐瞒重要信息

4.诱导消费

三、游戏行业虚假宣传的危害

1.损害消费者权益

游戏行业虚假宣传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扰乱市场秩序

游戏行业虚假宣传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

3.损害游戏行业声誉

游戏行业虚假宣传行为损害了游戏行业的声誉,降低了消费者对游戏行业的信任度。

四、游戏行业虚假宣传的治理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

2.加强监管力度

3.创新监管手段

4.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游戏行业的自律,引导游戏厂商树立诚信经营意识,自觉抵制虚假宣传行为。

5.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鼓励消费者对游戏行业虚假宣传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八部分游戏行业竞争法与反垄断调查关键词关键要点游戏行业竞争法的主要内容

1.禁止垄断协议:禁止企业之间达成限制竞争或排挤竞争对手的协议,包括价格固定、市场分割、联合抵制等行为。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包括拒绝交易、高价出售、低价倾销等行为。

3.禁止反竞争兼并:禁止企业通过兼并或收购其他企业来消除或减少竞争,达到垄断或控制市场的作用。

游戏行业反垄断调查的重点领域

1.市场集中度高、竞争不足的领域:反垄断调查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市场集中度高、竞争不足的领域,此类市场容易出现垄断或反竞争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

2.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是反垄断调查的重点对象之一,此类企业容易利用其优势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3.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是反垄断调查的重点领域之一,此类领域存在着平台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容易出现垄断或反竞争行为。#游戏行业竞争法与反垄断调查

前言

一、反垄断法与游戏行业

《反垄断法》是我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法律,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该法对游戏行业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禁止垄断行为:游戏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一些大型游戏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往往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排除竞争对手,形成垄断局面。这种垄断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游戏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反垄断法》明确禁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2.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游戏行业中的竞争行为多种多样,既有正当的竞争行为,也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反垄断法》对游戏行业中的竞争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

THE END
1.全球网络安全法规网络安全法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信息系统免受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网络犯罪而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这里有一些关键点: 全球网络安全法规概览 欧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NIS指令):欧盟成员国必须为其关键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提供商建立网络安全要求。 https://blog.csdn.net/qq_73252299/article/details/144302734
2.2023年《网络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2023年《网络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第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9 页 2023年《网络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数据被非法篡改破坏了信息安全的什么属性() A.保密性 B.完整性 C.不可否认性 D.可用性 正确答案:B 2、处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203/5013130103010102.shtm
3.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2015年7月6日至8月5日,该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6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随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31日https://xxzx2021.jltc.edu.cn/info/1033/1002.htm
4.2018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通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学习专题 1、(单选题)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境外存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4cdz3rd.html
5.第四届中国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国务院在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成为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为律师在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领域法律业务的拓展搭建了巨大的舞台,对律师业务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ttps://www.hnlawyer.org/news/1975.html
6.2023年重大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盘点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制定本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 https://www.eet-china.com/mp/a273064.html
7.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4、《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5、《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7、《非经营性互联网https://m.64365.com/zs/787100.aspx
8.(4选3)网络信息安全,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4选3)网络信息安全,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C.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的答案解https://www.shuashuati.com/ti/a9f350c667f74d5183a4153a489450d3.html?fm=bdbds2c1928b768010d9a4d33b440c5aaad8a
9.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称“《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其他数据处理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管理办法,由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7060610-1f2d-461e-b631-2d5c63b3af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