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研究和创新工作,新的专利法明确承认各种系统、方法和用途是有利于专利所有人的独特发明类型。通过明确扩大可申请专利的发明范围,这可以为更广泛的创新成果提供全面的保护。这一变化不仅通过减少关于保护资格的模糊性提高了专利所有人的法律确定性,同时还允许发明人为较为复杂的技术提供保护。因此,新法案可以激励人们进一步投资研发事业,因为他们知道专利法可以保护更多的创新。
此外,新的法律取消了第4条f款中有关“为现有产品或化合物的新用途和新形式提交专利申请”的豁免,从而人们将可以为已知药品或化合物的“第二医疗用途”申请专利保护。这一变化可以鼓励有关各方对新产品或化合物以外的更多应用和功效展开研究,而这也是制药行业长期以来的兴趣所在。
关于计算机程序,新法案明确写道“计算机实施的发明除外”。这一豁免情形阐明了不可获得专利的软件与可获得专利的技术之间的界限。这种区别确保了虽然单独的软件不会受到专利保护,但是那种软件在实现技术解决方案或效果时发挥出一定作用的创新仍然是可以获得专利的。这一变化加强了对依赖软件来实现技术特征、技术效果以及解决问题的发明的保护,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动有关软件驱动技术的创新,而不会将保护的覆盖范围一下子扩大到所有的软件。这种有针对性的规定可以使发明人获得新颖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知识产权,从而促进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工具等领域的发展。
专利申请流程:简化、恢复和重新审查
为了进一步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新法律将确定新颖性的宽限期从6个月延长到了12个月,这一规定适用于在官方展览上进行公开、用于研发目的以及发明人在论坛上进行科学演示。
新法律还引入了一个新的选项,即申请人可以为错过12个月优先期限的申请恢复优先权,前提是要在优先权期限届满后的4个月内提出恢复请求。
与此同时,新法律还为申请人提供了加快处理其申请的可能性。根据新法,人们可以在自申请日起的3个月内提前进行公开。
对于那些因不符合形式要求而失效的申请,新法律将正式允许申请人在发出撤回通知书之日起的6个月内提交恢复申请。
在新法正式生效时,那些已提交并接受审查但尚未完成审查程序的专利申请应继续根据该法施行前的专利规定来处理。
新法律规定了6个月的年费缴纳宽限期,并会按照总金额的100%的收取罚款。此前的法律是允许专利所有人通过提出请求来推迟年费的缴纳的。对于专利所有人来讲,新的宽限期有利也有弊,这具体将取决于他们的财务灵活性以及战略需求。
专利的使用
有关博拉豁免的规定
对于制药行业,这一变化可能会加快开发专利药物仿制药的进程。研究人员可以开展必要的测试和试验,而不必非等到专利有效期的最后5年,此举可以在专利到期后协助仿制药更快地进入到市场之中。这可能会导致竞争加剧并降低消费者的购买价格。
取消上述限制可鼓励学术机构、研究组织和私营部门之间开展合作。这会产生一个更加开放的研究环境,从而带来某些在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突破。
从专利所有人可能面临的挑战来看,尽管新规中得到扩展的博拉条款可以促进研究工作,但专利所有人可能会担心,如果仿制药制造商可以在专利到期后进入市场的话,那么这一变化将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市场排他性以及收入?如果上述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专利技术,专利所有人可能会有担忧,特别是如果新法允许其他人使用他们的发明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竞争产品的话。
总体而言,博拉条款的扩展可能会对研究和创新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同时,这也给专利所有人带来了涉及发明排他性的挑战。
这些变化的重点是,2024年《第65号专利法》体现出了印度尼西亚专利制度的重大进步。通过扩大可申请专利的内容、简化申请流程和加强法规,新的法律旨在激励创新和提高效率。这些变化创造出了宝贵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为整个印度尼西亚的技术进步铺平道路的研究部门而言。但是,申请人和专利所有人应该牢记其中一些关键的考量因素、潜在的陷阱以及战略步骤。
潜在的陷阱
尽管新法案将继续根据以前的规定来处理那些未决申请,但申请人仍可能会遇到实际的挑战。新旧框架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调整后的流程变化,可能会在过渡期内带来一定的模糊性。
随着新条款的引入,专利局在完全执行更新的指南和流程之前可能会有滞后。这可能会导致业务处理的延迟或申请处理的不一致,尤其是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
年费支付宽限期、罚款和其他费用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财务层面上的影响,尤其是在申请人或专利所有人不完全了解这些调整的情况下。人们必须随时了解最新的情况以避免承担额外的费用。
专利所有人和申请人可采取的后续步骤
针对扩大的可专利主题以及简化过的流程,人们可重新评估自己的专利组合和策略。这可能包括根据更新后的条款来探索新的专利机会。
对于在新法律出现之前就已经接受审查的待决申请,申请人应确保根据以前的法律进行处理。
翻译:刘鹏校对:王丹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