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征信知识问答(2)

如上篇谈到的,发展征信的目的是验证您的信用状况,方便您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事经济金融交易,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建立我国的征信体系尤为迫切。

另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个人应当遵纪守法,尊重合同,一旦达成契约,就应恪守信用。然而,实践证明,诚实守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就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和约束力,一些原本诚实守信的个人也可能会不再守信。所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准确识别个人身份,收集和保存他们的信用记录,依法使用这些记录,使守信行为得到褒奖,使失信行为受到惩戒,同时,使个人更加重视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3.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24.什么是个人信用数据库

25.个人信用数据库有哪些特点

全国集中统一建库。个人信用数据库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机构、不同部门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记录了全国近6亿人的信用信息。

广泛的机构覆盖范围。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包括政策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以及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小额信贷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

广泛的数据覆盖范围。个人信用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个人与银行之间的信贷交易信息,同时,为全面反映您的信用状况,还采集了一些能证明您目前身份的信息,包括您参加国家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信息;您的一些非银行的信用交易信息,包括您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您遵纪守法的一些信息,包括欠税、法院判决信息等。

社会功能显著。个人信用数据库全面采集个人的信用信息,既方便了您向商业银行借钱,督促您按时归还借款,同时也督促您在其他领域注重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养成恪守信用的良好习惯。如果每个人都成了守信的人,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也就改善了。

26.为什么要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

因为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多的人在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能会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个人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从事经济活动也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征信,作为验证一个人信用状况的工具,对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需要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一个人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信用信息集中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是全面反映这个人的信用状况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另外,我国的信贷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商业银行内部在信息和数据管理方面,也实现了全国大集中,从信贷市场发展的要求看,需要全国性数据库的支持。例如,很多银行信用卡的发放已经实现了全国集中,不论是来自哪个省、哪个城市的客户申请,都由商业银行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审批。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也采取商业银行全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试想,如果由各地独立地建立分散的信用数据库,只记录个人在当地的信用信息,在采集、处理和提供信息方面的做法也不一样,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个人信用状况,也给商业银行报送信息和查询信息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和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分散的结构,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不代表征信业发展的方向,不利于金融以至整个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从国外情况看,在征信领域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是现代征信发展的要求,更是一种普遍规律。例如,益百利、环联、艾奎法克斯是美国知名的三大征信机构,他们已经分别建立了覆盖美国全境的数据库。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各国正在研究统一欧元区各国征信的数据库的问题。

27.为什么要大家一起建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首先,每个自然人是征信数据的主体,是个人信用数据库中的主角,个人信用数据库里面的信息是关于个人的,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每个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经济金融生活。这个数据库里的信息全不全,准不准,你我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事要自己关心,所以,作为数据主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当然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

其次,很多关于个人的信用信息都来自非金融系统,如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机构等,为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个人信用数据库要从这些部门和单位采集信息,因此,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它们的支持。

再次,信息只有使用才会产生价值,使用得越多,其价值也就越大。除金融机构外,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都应当是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因此,从使用信用信息的角度讲,需要它们的支持。

最后,征信在中国是一项新制度,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在广泛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个制度固定下来。而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28.为什么不需征得您本人同意就能采集您的个人信息

29.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信息

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的信息有以下几类: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

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

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

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截至2007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61个地(市)的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9个城市的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信息。

随着条件的成熟,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以全面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包括个人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个人欠税的信息、法院判决信息等。

30.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贷款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贷款信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贷了哪些款以及每笔贷款的还款记录,具体地说,包括个人什么时候在哪家银行贷款,贷款金额是多少;贷款的种类、期限和还款频率;目前已经还了多少钱,还有多少钱没还;每年需要还多少钱以及各-是否按时、足额还款,是否有连续数-不还款的记录,共有多少次没有按时还款等信息(见附录4中的“贷款明细信息”)。

31.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哪些信用卡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信用卡信息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办了哪些信用卡以及每张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及还款情况,具体包括:什么时候在哪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刷卡消费时最高可透支多少钱(即最高可以使用的额度有多少),目前已经透支了多少钱(即使用了多少额度),本年需要还银行多少钱,最近24个各是否按时还款,是否有连续数-不还款的记录等(见附录4中的“信用卡明细信息”)。

32.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吗

33.个人信用数据库从何时开始采集信贷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采集个人信贷信息,在此之前发生的但已还清的信贷信息不采集,2004年1月1日尚未还清或之后新发生的信贷信息,个人信用数据库都会采集。

34.为什么还要采集我已还清的信贷信息

35.为什么要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

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对贷款都要承担还款责任,当被担保人在贷款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担保人必须在其担保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因此,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为他人贷款担保”的信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担保人的信用状况。

36.为什么要采集缴纳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

个人享受电信企业和水、电、燃气公司等公用事业机构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每次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活动,如果将这部分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中,会使更多的人拥有信用记录,更全面地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同时也将个人常生活中一次次按时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的行为积累成信用财富。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这一工作正在向全国推广。

当然,个人未能按时缴纳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行为也会被记录,它会对其未来的经济金融活动形成约束。但是,按时缴纳这些费用的人毕竟远远多于不按时缴纳这些费用的人,所以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电信和水费、电费、燃气费等公用事业费用符合广大个人的利益。

37.采集哪些人的哪些电信缴费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享受电信企业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方式服务且其身份已被电信企业核实过的个人的电信缴费信息。

采集的缴费信息包括正常缴费信息和欠费信息,其中正常缴费信息只涉及缴费状态,没有具体金额,所以不用担心您的正常缴费余额会被人看到。而欠费信息是指电信用户从电信企业末账单算起超过两个(60天)仍未缴纳而产生的欠费信息。

另外,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不采集个人缴纳电信增值业务费用的信息。

38.为什么要采集因纠纷拒付产生的欠费信息

39.为什么要采集配偶信息

40.为什么不采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交易信息

41.采集个人在外地或境外的信用交易信息吗

目前,个人信用数据库不采集个人在境外的信用交易信息。

42.采集外国人在中国的信用信息吗

43.采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吗

44.我没贷款,也不打算贷款,为什么还要采集我的信息

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为个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便利。即便没有贷款,但你可能有其他领域的信用信息,将这部分信息收集起来,尽早建立信用记录,可以方便您未来的经济活动。

45.为什么不采集个人存款信息

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核心信息是个人负债信息,金融机构共享负债信息是个人信贷市场发展的必然条件,而个人存款是个人的财产,不属于征信信息范围。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为存款人保密,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所以个人信用数据库不采集个人存款信息。

47.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个人信用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在数据采集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通过合法渠道收集个人数据,明确数据采集范围,对与信用无关的个人隐私如疾病史、银行存款余额等并不采集,所以不会侵犯个人隐私。

个人信用数据库还对查看个人信用报告的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即数据库用户)进行管理,每一个用户在进入该数据库时都要登记注册,而且计算机系统还自动追踪和记录每一个用户对每一笔信用报告的查询操作,并加以记录。商业银行如果违反规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经济处罚;涉嫌犯罪的,将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8.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个人信用数据库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保证信息安全。

制度安排。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五章“安全管理”专门对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不定期地对商业银行报送和使用数据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制度和监督管理上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技术层面。个人的信息是通过专线从商业银行等机构传送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整个个人信用数据库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防病毒和防黑客攻击的安全系统。除此以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采取了许多技术性保障措施,对查询者的身份、查询目的及查询范围的合法性进行认证。这些措施完全可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49.加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为什么不需要申请

个人信用信息是由征信机构主动采集的,不需要个人申请。只要在商业银行开立过结算账户或者是与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个人,都加入了个人信用数据库。

小知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颁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

50.我国有哪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

我国有许多法律法规对保护个人隐私作了间接的、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明确了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这是我国法律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最根本的依据。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六十条还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义务。第五条就规定:“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条规定:“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五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其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查询网址: https://flk.npc.gov.cn/ 以上网址非本站内容,用户访问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及责任。https://cceeccic.org/63023315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4年10月备案登记审查的法规规章情况 2024-10-17 2024年9月备案登记审查的法规规章情况 2024-09-29 加强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 2024-09-13 2024年8月备案登记审查的法规规章情况 2024-08-19 2024年7月备案登记审查的法规规章情况 2024-07-08 2024年6月备案登记审查的法规规章情况 https://ne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zlf/fzgzbagz/
3.一键可查!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你值得拥有(内附使用说明)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了宪法(含修正案)和现行有效法律275件,法律解释25件,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47件,行政法规609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16000余件,司法解释637件,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主要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的数据有WPS版本和PDF版本两种格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225/18/73481107_963949946.shtml
4.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在线查询5 39 【摘要】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 网址:https://flk.npc.gov.cn/点击 进入>>>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https://www.wenfa.cn/xszd/480_2829.html
5.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https://flk.npc.gov.cn 网页链接 以前我也会到很多网站或者APP上做查询,有的是内容不全,有的是更新太慢,最近因为业务需要,我又对这些查询工具重新做了梳理,发现这个网站还是比较靠谱的,意思是你就不要到其他地方瞎逛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律不是儿戏,玩砸了可能会进监狱!https://www.meipian.cn/4zsh7tw9
6.新法规速递法律图书馆法律数据库提供了收录1949年至今近50万条(每天更新中)《国家法律数据库》、《地方性法规数据库》、《立法草案、条文释义数据库》、《裁判文书数据库》、《合同范本与法律文书数据库》、《法律图书数据库》、《法治动态数据库》的查询阅读服务http://www.law-lib.com/law/
7.法律法规手机版下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V1.5安卓版下载法律法规APP是一款为用户提供法律法规查询和学习的手机数据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内容,了解各个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款和规定。软件还提供了法律知识学习模块,用户可以通过阅读文章、观看视频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并进行自测评估。在线咨询和法律服务功能,用户可以提交问题或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帮助用户更好地理http://m.winwin7.com/azapp/96637.html
8.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北大法宝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460余万件法律法规文件,来自《立法法》认可的权威文件来源,平均每日更新千余篇。是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网站,同时是目前国内成熟、专业、先进的法律法规检索系统。https://www.pkulaw.com/
9.免费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律知识法律法规数据库免费版是指一种提供法律法规信息查询和下载服务的在线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更新维护,包含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该数据库免费查询和下载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https://m.jzcmfw.com/laws/11038291.html
10.中国证监会建立全国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根据法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证监会建立全国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根据法规要求,证券期货市场违法失信信息在诚信档案中的效力期限为()年,但因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处罚和判决承担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860ea0c60d4a5bb4c3a2a87f6892e7.html?fm=bd42653e2637c44463575e81087ac09ef6
11.国家法律知识库?Worktile社区七、国家法律知识库的发展前景 1、技术进步的支持 2、专业人才的培养 3、用户需求的增长 四、国家法律知识库的建设和维护 1、信息采集与整理 信息采集是建设国家法律知识库的基础,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法律文献等。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法律数据库、法律出版物、互联网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同时,https://worktile.com/kb/ask/85742.html
12.中国政策法规网继2021年2月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开通后,我国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建设又有了重大进展——截至2024年3月15日,全国31个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全部建成并上线使用。目前,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已收录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各级各类规范性文件超过35万件,入库文件横向覆盖地方人大、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五大http://zcfg.org.cn/show-74534.html
13.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我校购买了法律法规库和司法案例库。 法律法规库 北大法宝·法律法规数据库(www.pkulaw.com/law),1985年诞生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经过30多年的改进和完善,是目前国内成熟、专业、先进的法律法规检索系统。 中央法规:收录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监察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https://lib.swmu.edu.cn/databaseguide/detail/132
14.威科先行?财税信息库专业的中英双语财税信息库由威科集团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一款专业的财税信息查询工具,全面涵盖财税领域的法律法规、财税动态、专家评析、实务指南、专业问答、智能工具等,帮助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企业财税人员等快捷获取专业信息,做出更专业的业务决策。https://cicpa.wkinfo.com.cn/
15.EHS法规数据库与咨询依托其多年来在法规研究和合规实践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帮助企业从纷繁复杂的环保和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中,准确把握EHS合规要点,并以此为据及时诊断和修正企业EHS管理问题,推动企业EHS管理规范化,降低企业违法违规风险。https://www.reach24h.com/ehs-security/service/ehs-regulatory-database
16.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和智力支撑张曙光介绍说,民国时期法律文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原貌,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文献源。国家图书馆重点选取馆藏民国时期法律文献的精品珍本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民国时期法律的权威版本,建设了“民国时期法律法规数据库”,全库总计收录法规全文1万余篇共约1600万字,另http://e.mzyfz.com/paper/1720/paper_45583_9698.html
17.《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4.2.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必须符合国家档案开放规定以及有关规定。 4.2.2价值性原则 属于归档范围且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社会利用价值高的档案可列入数字化加工的范围。 4.3基本环节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https://das.hbafa.com/info/1004/1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