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如何更好在全社会树立尊崇宪法的氛围?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宪法至上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征程上,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有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更加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特别是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本报记者亓玉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巍: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

确保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实施,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

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坚决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立法中,体现到各项法律法规中。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实施宪法。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提高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维护宪法权威。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推进宪法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确保宪法得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本报记者李茂颖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祁美文:

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

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对宪法的学习自觉、行动自觉。强化法治意识,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终述法等制度,推动学法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强化法治思维,完善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把对法治的尊崇、对宪法法律的敬畏转化为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

深化公民对宪法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推动普法宣传,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普法精品课程,深入开展“送法进社区”等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推动法治惠民,以法律服务进网格为载体,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圈。

不断壮大法治人才队伍,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赋能城市治理,突出法治化、数字化协同发力,加快打通数字司法、数字警务、数字检察等各系统数据壁垒,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本报记者刘新吾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

在青少年中普及宪法知识和精神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中小学应积极组织开展“宪法进校园”,走到青少年身边,营造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宣传宪法的浓厚氛围。

创新学习方式,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宪法。学校可以选拔、推荐学生参加“学宪法·讲宪法”等比赛,通过演讲、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学校还可以组织法治主题的社会实践,前往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民法典等普法宣传,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宪法和法律的精神。

构建校内校外联动机制。各地中小学可以与政法机关合作,邀请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等资深法治工作者为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授课,让生动真实的法治案例成为权威而生动的法治教育资源。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公检法单位、参与校外法治实践。

探索法治教育的新路径。学校要尝试引入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教育资源,提升法治教育效果,让学生能在更加逼真的模拟环境中感受法律情境、学习宪法及法律知识。

THE END
1.良法善治良法善治安天下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3件。 新时代,我国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http://www.sunnews.cn/p/47391.html
2.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全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指的是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判断对错) 发布:2024/12/8 2:30:2组卷:7引用:1难度:0.7 解析 3.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23年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https://www.jyeoo.com/shiti/10c2d41c-b151-1550-5119-925bc8757b26
3.民法新篇章解读2023年全新修订的法律宝典民法新篇章解读2023年全新修订的法律宝典 一、民法典的重要性与历史演变 在法律体系中,民法典作为私法的核心,其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从1845年法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以来,各国纷纷效仿,形成了一套以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法律体系。2023新版民法典完整版,不仅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又一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28.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年3月13日修正版)修订沿革修订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2015年03月15日发布,2015年03月15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3月15日修正版) 将第八十九条改为第九十八条,第二项修改为:“(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https://www.lawxp.com/wl/statuteInfo/Provision.aspx?iid=1005515823
5.2023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变式题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就宪法和立法法的关系,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如果说宪法是“母法”,立法法就像是“助产人员”,如何帮助“母亲”生出很多健康活泼的“孩子”,就需要立法法这个助产法” 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3925ct11544n320167.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年第二次修正)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定,2000年3月15日通过,2015年第一次修正,2023年第二次修正全文如下。 https://www.0797cx.cn/hyxwzx?article_id=1117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3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05
8.2023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专题18民主与法治含详解A.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并杜绝腐败 B.确保所有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 C.能让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丰富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15.(2023年广东)2023年3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新增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20/701302020100514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