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新版全文

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2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修正)

为正确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

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他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第二条被多次转让但是未办理登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套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由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套牌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当与套牌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条拼装车、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或者依法禁止行驶的其他机动车被多次转让,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由所有的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接受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活动中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当事人请求驾驶培训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机动车试乘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试乘人损害,当事人请求提供试乘服务者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试乘人有过错的,应当减轻提供试乘服务者的赔偿责任。

第七条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道路管理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经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要求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外。

依法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行人,进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损害,当事人请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的,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

第八条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强制性规定设计、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并造成交通事故,当事人请求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九条机动车存在产品缺陷导致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依照民法典第七编第四章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条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当事人请求多个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确定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或者按份责任。

二、关于赔偿范围的认定

第十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是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各项损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财产损失”,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

第十二条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

(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

(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三、关于责任承担的认定

第十三条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称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被侵权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四条投保人允许的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致使投保人遭受损害,当事人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投保人为本车上人员的除外。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二)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未依法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不是同一人,当事人请求投保义务人和侵权人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具有从事交强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违法拒绝承保、拖延承保或者违法解除交强险合同,投保义务人在向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后,请求该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损失超出各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之和的,由各保险公司在各自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损失未超出各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之和,当事人请求由各保险公司按照其责任限额与责任限额之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依法分别投保交强险的牵引车和挂车连接使用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当事人请求由各保险公司在各自的责任限额范围内平均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其中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当事人请求先由已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保险公司就超出其应承担的部分向未投保交强险的投保义务人或者侵权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九条同一交通事故的多个被侵权人同时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各被侵权人的损失比例确定交强险的赔偿数额。

第二十条机动车所有权在交强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变动,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以该机动车未办理交强险合同变更手续为由主张免除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机动车在交强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改装、使用性质改变等导致危险程度增加的情形,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情形下,保险公司另行起诉请求投保义务人按照重新核定后的保险费标准补足当期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主张交强险人身伤亡保险金请求权转让或者设定担保的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关于诉讼程序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应当将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但该保险公司已经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且当事人无异议的除外。

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请求将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被侵权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无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明,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人民法院应依法审查并确认其相应的证明力,但有相反证据推翻的除外。

五、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可以参照适用本解释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本解释施行后尚未终审的案件,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解释。

THE END
1.2025年新交规4月1日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 完善道路交通违法记分管理制度为更好发挥交通违法记分教育引导作用,此次单独制定新的部门规章《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坚持宽严相济,强化教育引导,对记分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调整和完善,促进提升驾驶人安全文明意识。一是推行学法减分措施。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且https://m.ybjk.com/ks/peghqc.htm
2.12.2全国交通日ppt:2024全国交通安全日知识科普讲座ppt课件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讲稿字数:3742字,党课ppt页数:24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2全国交通日ppt:2024全国交通安全日知识科普讲座ppt课件 “122”的来源: 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https://m.163.com/dy/article/JIBOOK1S05568AQP.html
3.政府信息公开西和县交通运输系统召开2024年下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2024-10-30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西和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协调联合护路权齐心合力保畅通 2024-10-16 省交通运输厅督查组深入我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我要纠错 主办单位:西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西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https://www.xihe.gov.cn/zfxxgk/public/column/5664091?type=4
4.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最新《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81270.html
5.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收录改革开放以来至2023年12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与道路交通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包括公路(细分为综合、公路建设、公路管理),车辆、驾驶人(细分为机动车管理、驾驶员管理、其他规定),道路运输(细分为一般规定、道路客运、道路货运),交通事故处理与赔偿责任(细分为综合、处http://www.queshu.com/book/45869579/
6.《正版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道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正版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 含全部规章 道路交通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 交通事故处理与赔偿责任等 法律出版社》在线选购,本书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https://item.jd.com/10096207293813.html
7.道路交通安全常用法律法规手册2024pdfepubmobi电子书道路交通安全常用法律法规手册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告效率而制定的,它是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该法已惊天动地2003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为了配合道路交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1140660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大字实用版》附录法律法规(2024)本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大字实用版》的附录二,旨在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在线内容查询服务。本文件共收录了与道路交通有关、因篇幅所限而未收录在书中的相关文件共11件。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 12. 29 修正)(详见条款第133、133之一、133之二)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1062565666260781569
9.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epubpdf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 静思书屋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2324993
10.交通运输行业法规法律规范导航:安全管理网>> 法律规范>> 行业法规>>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文号:交运发〔2024〕1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国务院同意,现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https://www.safehoo.com/Laws/Trade/Traffic/
11.“人享其行物畅其流”道路运输法规主题展在合肥启动主题展览现场通过图文解读、以案释法以及短视频等形式,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主题,宣传与道路运输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13部法律法规规章,旨在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知识,为深化法治http://ah.people.com.cn/n2/2024/1104/c227131-41030611.html
12.宜宾市各县(区)企业(单位)2024年下半年引进人才岗位信息表须具有5年以上水上客运行业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以上中高层管理经验,熟悉水上客运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较强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 3.具有国有企业(县级及以上)或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2年及以上经历,或负责运营管理工作3年及以上,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 4. 持有交通运输、航运管理、企业管理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72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