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军方推翻总统不到1个月,加蓬军队在首都利伯维尔也软禁总统并宣称夺权。2020年以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军变增至9起,经济低迷与国家失治,是中西非政变多发的重要因素。非洲军队参与政治的结果,可能导致政治军事化,军队政治化,以及武装部队的去专业化。
一、加蓬当前安全局势现状
8月31日,加蓬共和国卫队指挥官布莱斯·奥利吉·恩圭马(BriceOliguiNguema)在被政变领导阶层任命为临时政府领导人后,宣誓就任过渡时期总统。此外,政变领导人还宣布被推翻的总统邦戈(AliBongoOndimba)退休,且后者仍处于被软禁状态。
当前,海运分析机构MarineTraffic船舶跟踪数据显示,至少30艘商船8月30日在加蓬附近海域抛锚。这些船只包括商业货船和油轮,停靠在该国主要港口附近,包括首都利伯维尔附近的欧文多(Owendo)港口,以及更南部的让蒂尔港(PortGentil)。英国海事公司Ambrey表示,自政变宣布以来,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港口业务已停止,无船只进出该港。
二、中西非为何易发军事政变
从数据上看,根据《经济学人》统计,近年全球确有政变回潮的迹象:1960至2000年间,全球每十年平均有40次成功或失败的政变,到2000年代,此数跌至22次,到2010年代,此数则为17次,但2020年代至今全球已发生了14次政变。其中,中西部非洲是重灾区。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Macron)8月28日在一场演说中警告当心“政变大流行”;此前曾威胁对尼日尔军方采取军事行动的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在加蓬政变发生后则批评“专制主义的传染”正在非洲散播。
分析指,在2023年尼日尔军事政变前,其邻国马里、布基纳法索都曾两度爆发政变,邻近的几内亚也发生过政变夺权。更早前,位于非洲萨赫勒地带(Sahel)东部苏丹的领袖2021年曾遭推翻;同年,乍得掌权30年的总统代比(IdrissDebyItno)与叛军作战后伤重不治,军方任命代比担任陆军将领的儿子马哈马特(MahamatIdrissDéby)为临时总统。
中西非地区的军变事件,多源自国家经济萎靡与政府治理不善,不但使民众愤懑情绪升温,也加剧了区域极端主义暴力蔓延,尤其是在西非地区。然而,尽管新上台的军事强人宣称正在处理局势不稳问题,但今年上半年在萨赫勒地带遭杀害的人数仍在暴增。
三、中西非地区政局动荡根源
首先,经济发展困境是中西非国家政局动荡的深层次原因。联合国一项研究表明,受新冠感染疫情影响,经济本就不济的西非地区,每日生活费低于1.90美元的人口比例从2020年的2.3%升至2021年的2.9%,在经济复苏缓慢、财政空间缩小和资源调动乏力的情况下,各国债务负担有所增加。
其次,反恐斗争的失败和萨赫勒地区日益不安全的情况,也是所有军事政变的共同借口。一方面,自利比亚危机爆发以来,极端主义圣战组织在该地区无所不在。安全危机使军方相信,军队是唯一能面对圣战分子的强力部门,从而对民选文职总统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域外势力尤其是西方大国干预也是非洲不断动荡的重要原因。某些国家打着反恐的旗号,发起多场军事行动,导致恐怖势力外溢,加剧地区动荡。
最后,非洲联盟(AfricanUnion)或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等机构经常被称为“现任总统俱乐部”,其行为也弱化了上述组织的道德权威,无法迫使政变领袖尽早恢复宪治。
以上所有因素造就一种社会氛围,令军队士兵愈发敢于发动政变夺权,并声称将为国家带来“新气象”。但是,几乎每场军变都与特定国家或狭隘的地方性动机有关,加蓬此次政变夺权也不例外。
四、政变对地区反恐有何影响
近十年来,法国一直在非洲萨赫勒地带这一传统势力范围与极端主义武装进行军事对抗。但马里与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后,反感法国的军政府取代了原民选政府。马里与布基纳法索在驱赶境内法国驻军的同时,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WagnerGroup)仍保持合作。
目前,尼日尔新的军政府切断了与法国间的安全合作关系。而加蓬的临时领导人如何处理与法国的关系,尚不得而知。分析指,多国连续政变可能会使西非地区安全局势持续恶化。尼日尔是非洲萨赫勒地带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的前沿阵地,其边境地区常年受“伊斯兰国”“博科圣地”等极端组织影响,袭击事件频发。
马里和尼日尔与布基纳法索有较长的国境线,这几个国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近年来恐怖势力抬头、最不安全的西非国家。2013年以前,极端组织以马里的通布图和加奥两地为大本营,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三国南部和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三国北部地区流窜。
如今,极端组织的触角已深入马里中部,渗透至布基纳法索、利比亚和苏丹,甚至到达科特迪瓦大西洋沿岸地区。极端脆弱的地区安全形势挑战和困扰着撒哈拉以南地区国家政权的稳定性。
五、地区能矿业未现严重中断
加蓬在退出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21年后,于2016年重新加入,每日原油产量约达20万桶。加蓬是相对较小的产油国,即便因军变而导致原油生产中断,也不太可能对全球石油市场带来严重影响。相较之下,加蓬在金属锰的生产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则更为重要。
此外,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orldNuclearAssociation),尼日尔是非洲第2大产铀国,绝大多数产量都出口至法国,该国去年铀产量约为2020吨。尽管政权更迭,该区域发生军事政变的多数国家在采矿业营运上都未见重大中断情形。
但是,受加蓬突发军事政变影响,在该国拥有生产据点的欧洲石油商、矿商股价近期纷纷下挫,因市场对其当地业务的经营前景疑虑大增。8月30日,YahooFinance显示,英国图洛石油(Tullow)、法国石油业者Maurel&Prom和法国最大矿业集团Eramet股价分别重挫6.56%、14.83%、16.54%。全球最大高品位锰矿(manganeseore)生产商Eramet表示,已暂停在加蓬的所有业务,以策安全。
图洛石油则表示,在加蓬的生产活动目前照常进行。Investec分析师指出,在加蓬的生产占该集团整体产量的20%,不过,主要资产均位于境外,重要的石油营收也以美元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