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出台:以他人名义向银行贷款使用法律如何定性?法院判了

从银行借的钱可以任意处置吗?按期向银行还款能转借给别人收利息吗?在日常生活中上述情况屡见不鲜,办理贷款再通过“加息”方式出借赚取差价的更是大有人在,那么利用银行贷款出借他人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吗?该行为到底该怎么定性呢?

案例提要

案例一

2020年7月26日,原告赵某从金融机构贷款228000元。当日,余某向赵某借款,出具借条载明借款228000元,月利息为1.1%。之后,赵某向余某实际转账支付借款共计213372元。赵某向余某主张支付的213372元均是其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余某未按借条约定向赵某支付本金及利息,赵某在追偿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余某还款。

法院判决:

案例二:王军、任凤芹执行异议之诉再审案

安某与李某原系同一小区居民,2018年5月和11月,李某因需资金周转两次向安某提出借款,安某分别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贷款6万元、长沙银行贷款10万元后转借给李某。借款后,李某按月息3分支付了5个月的利息9000元,后再未还款付息。另查明,李某对安某出借资金为银行贷款的情况知晓。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是民间借贷纠纷,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的民间借贷行为,既增加了融资成本,又扰乱了信贷秩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安某与李某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李某因合同无效取得的财产,依法应予返还。

因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安某与李某均存在过错,对于安某的损失可按年利率6%的标准计算。最终,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案例分析

贷款的合规用途一般分为这几大类:企业经营、消费、装修、教育、婚庆、旅游、其他。而且都需要提供相对应的发票、合同、收据或其它等证明材料。

另外,对涉及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问题延伸及运用

对于套用银行贷款再出借甚至转贷牟利的行为,我们做以下几点分析。

性质定义

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民间借贷作为民事主体从事的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实施后,各人民法院严格遵循了九民会议纪要的精神、深刻领会了借贷新规出台的背景和目的、认真贯彻了借贷新规对职业放贷、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行为的否定性规定,对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再进行转贷的借贷合同作出了无效合同的认定和判决。

作为借款人面对不合理、不受法律保护的转贷以及高利息时,要积极应诉,通过举证出借人以非自有资金放贷、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职业放贷及高利放贷等非法金融活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间借贷合同由于无效,应按民事行为无效的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应仅向出借人返还尚未偿还的本金,其利息请求不应得到支持。借款人只需向出借人返还借款本金,一般不包含双方约定的利息。关于借款本金之外的资金占用损失如何承担,目前判例有只返还本金、不支持利息的;也有判决返还本金外,借款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占用损失,具体由法院根据借贷的实际情况、借贷金额、款项交付等事实综合确定。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节 监护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http://jjs.zsc.edu.cn/yfzx/pfkt/zcfg/1fc29t99hm1b7.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ddtab=true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全书(含指导案例)(2024年版)教育法律法规全书 金融法律法规全书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全书 土地法律法规全书选择 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全书(含指导案例) ¥56.40 已选 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全书(含指导案例) 分册名 民法典及相关规定法律政策全书 民法典及司法解释全书(含指导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法规大全(最新实用版)http://product.m.dangdang.com/29674537.html
4.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法律法规查询律图法律法规大全栏目,汇聚我国法律法规知识,第一时间更新国家、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查询法律法规,就上律图。https://www.64365.com/fagui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同时废止的法律法规有()【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 )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实质由( )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0d32a11d0ce441e6be15a2114ab5677d.html?fm=bdf3eaa0183afdc798fc9c0f40a2461072
7.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注释本 民法典法律解释注释法规中国 本书为法律单行本注释本系列之一,由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本书内容权威、准确。反映民法典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的基本内容。民法典注释本是 相关作者 杜月秋 孙政 法律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 张明楷https://www.ilawpress.com/author/detail?id=637380967861848577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就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纠纷案件中有关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http://m.cncourt.org/?act=a&cid=2&aid=15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