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球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世界,这是我们国际商法学习的大背景。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成功,受益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中国也成为重要的世界力量,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资吸引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这为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而国际商法就是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
第二,经贸方式的更新让国际商法的学习内容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过去我们所熟悉的是货物买卖的传统贸易形式,但是随着经贸方式和标的的变革,资金技术、技术贸易、跨国投资、服务贸易成为了和其旗鼓相当的贸易方式。互联网的介入更使得这种变化深刻、广泛而且复杂。新的经贸方式需要更公平、更可靠和更安全的国际商事法律环境,所以国际商法一定会以更全方位和宽领域的姿态进行强有力的干预。
n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CommercialLaw)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主体和国际商事行为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强调各国商人和企业之间从事跨国境的商业活动,尤其是跨国间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法律规范,西方国家往往称之为国际商事交易法(TheLawofInternationalBusinessTransanctions),其以传统的代理、合伙、公司、买卖、票据和信托等制度为核心内容和基础。《国际商法》系统、全面地阐述国际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将外国民商法基本理论、判例法司法实践与我国商事法律和对外贸易实践相结合,反映了《国际商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向。
第一,国际商法的概念、特征、渊源、产生和历史发展等基本原理;
第二,国际商事主体及商事行为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三,商事仲裁和诉讼等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
具体介绍: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国际商事代理法、国际贸易支付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和电子商务法等理论。
n学习国际商法您可以获得哪些提升?
1.法科学生
2.非法科学生
《国际商法》将作为国际经贸、保险学、国际金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会计、商经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可选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商事领域的主要法律规则,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国际商事交往、防范和解决实际商务纠纷的能力,使非法学学生成为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优秀就业者。与法学专业《国际商法》的开设相比,非法律专业的《国际商法》可定位为应用工具。
n国际商法课程的特色和亮点都有哪些?
1.《国际商法》全程融入思政教学
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国际商法》课程建设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全面融入授课之中,充分体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和法治建设的最新经验,精准系统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学理论,着力呈现课程在新时代应有的理论风貌和使命担当:
第一,全面展现和准确反映中国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阐述基础法律,尤其是《民法总则》的最新内容,以及我国在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作企业法,尤其是《公司法》方面的最新成果。
第二,认真思考并深度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商事法领域的折射。解析商主体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法治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引领学生树立奉法强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坚定信念。
2.《国际商法》拥有强大的教学信息资源库
《国际商法》教学由教学信息资源库和教学信息资源库软件平台组成。欲建立多元教学信息资源系统,此资源库包括法学专业知识库、视频库、音频库、专业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练习题库、专业论文库、授课素材库、学生素材库以及案例库等。这些资源库可以相互交叉,互相补充,以各种学习要求为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国际商法》实现了教学方法的突破
(1)判例教学法
选取各国的实际判例,并按一定方式加以编排,要求学生写出案件摘要,在线提问并引导式讨论,训练学生理解、应用甚至评估法律规则的能力。
(2)项目教学法
以各国法律对比或者法律制度优劣为理论基础,以法律完善方案为目标列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促。
(3)诊所式与模拟教学法
(4)辩论教学法
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始终,要求学生分组对某一个社会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和评析,或者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
(5)三师教学法
根据《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团队成员的经历背景进行分工,不定期的在网上以直播的形式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律师实务经验、科研研究经验和法官从业经验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进行指导。
(6)PBL(设计学习情境)
实现《国际商法》的多元化教学目标设想。
1.《国际商法》的课堂(在线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Knowledge)
这是最初级的目标。学生应当通过学习,了解并能背诵法律术语、规则、原则和概念等,此即为“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分析、应用和综合能力等高级技能的基础。该目标主要通过慕课视频和教学课件来完成。
(2)理解(Comprehension)
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其阐述、比较和对照法律概念、观点和原则的能力,培养其确定法律争点和法律问题的能力。该目标通过教学模式的前测、在线教学、在线答疑和模拟训练等环节完成。
(3)分析和应用(AnalysisandApplication)
在这一阶段,老师主要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法律规则来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该目标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等在线环节来完成。
(4)综合(Synthesis)
综合是指将不同的依据(如制定法、解释制定法的判例、发展普通法的判例等)结合到一起,形成阐明某一法律规则或法律策略的完整论述。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法律推理方式,从而使其明白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原则是如何彼此联系、共同作用的。一旦具备综合能力,将能够创立新的法律理论。该目标要求较高,主要通过参与式学习模式中的在线小组研讨和直播辩论赛来完成。
(5)评估(Evaluation)
在对不同的法律原理予以比较或对不同的行为方案予以权衡时,需要进行评估。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培养学生对法律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分析法律原则和程序的实用性、有效性及其社会影响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得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律师和问题解决者。该目标会通过“PBL”(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和项目教学的环节来完成。
2.《国际商法》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商法》教学中需要完成三项任务:
第一,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专业型教育模式需要加强学生法律思辨能力和法律逻辑方法的培养,课程设计强调法律部门的体系性和中外法律的差异性。专业型人才法律造诣深厚,一般选择读研、读博,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科研院校。
第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从事法律职业者的学生包括公检法公职人员、专业律师、公证人员、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以及其他需要法律专业知识的财经类职业,有志于此的学生在《国际商法》课程中可以选择更多的案例分析和法律诊所等实践型教学环节。
第三,国家精英型人才和地方特色型人才的培养。
《国际商法》教学中,拟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教学互动和反馈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出一批
培养出一批熟悉本省、本地民商事法律规范并致力于家乡经贸法建设的,能对山东省经济建设、外资引入、商事秩序协调有贡献的地方特色型人才。
3.《国际商法》的思政目标
第一,全面展现和准确反映中国法制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阐述基础法律的最新内容,以及我国在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作企业法、公司法、诉讼法方面的最新成果。
第二,认真思考并深度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涉外商法领域的折射。解析商主体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法治需求与法治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引领学生树立奉法强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坚定信念。
1.作为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课,《国际商法》学习要求对财税、金融、会计、投资和国贸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政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积累,这对于全面和深入了解《国际商法》基本原则大有裨益。
2.《国际商法》作为国际法学科,需要丰厚的先修知识储备,要求对先修学科,如合同法、法理、商法、票据法、税法、投资法、银行法和知识产权法等知识有相对扎实的基础。学好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国际商法学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进而构成完整的法学知识体系。
一、教材类(中文)
1.丁孟春主编.《国际商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朝民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马京林,凡启兵,谷光曙主编.《国际商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史学灜等编著.《国际商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钱晓英,张善燚,孟繁华编著.《国际商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黄辉,田俊芳主编.《国际商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7.曹胜亮编.《海商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8.答百洋主编.《国际商法》.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9.曹祖平编著.《新编国际商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聂红梅,史亚洲著.《国际商法实用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沈四宝,王军编著.《国际商法》.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
12.施新华主编.《国际商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3.赫荣平等主编.《国际商法》.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4.吴建斌,朱娟编著.《国际商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5.魏森著.《国际商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6.张学森主编.《国际商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17.陈晶莹,邓旭编著.《国际商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8.李凤宁,张琼主编.《国际商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9.郭双焦主编.《国际商法实验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马树杰,李玉香主编《国际商法》(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1.屈广清主编.《国际商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2.吴建斌,谢肖冰,彭岳编著.《国际商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3.王晓明主编.《国际商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4.沈四宝,刘刚仿,沈健编著.《国际商法》.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25.谢海霞,金晓晨,宋成斌编著.《国际商法》.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26.韩宝庆编著.《国际商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7.张圣翠主编.《国际商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8.左海聪主编.《国际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9.张湘兰主编.《海商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0.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1.陈宪民主编.《新编海商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2.张丽英著.《海商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3.王玫黎,倪学伟,禹华英著.《海商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4.陈秋妹主编.《海商法教程》.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9
35.冯辉编著.《海商法》.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36.刘德标,张秀娥著.《区域贸易协定概论》.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37.隋军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教程》.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1
38.韩立余编著.《世界贸易组织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9.黄东黎著.《世界贸易组织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0.张琼:《国际商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沈四宝、王军、焦津洪:《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史学瀛、乔达:《国际商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冯大同:《国际商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4.童宏祥:《国际商法学——国际商务法律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曲天明:《国际商法教程(双语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徐学鹿:《商事代理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47.江帆:《代理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48.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9.左海聪:《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施米托夫著,赵秀文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1.王传丽主编:《国际贸易法》,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52.曾宪义、王利明主编:《国际贸易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张圣翠主编:《国际商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4.沈四宝、王军编著:《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5.王春婕主编:《国际商法教程》,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56.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和2007年版
57.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沈木珠著:《国际贸易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9.张丽英著:《国际贸易法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0.黄海东、孙玉红主编:《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1.应世昌编著:《新编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陈岩著:《最新国际贸易术语适用与案例解析》,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63.邓旭、陈晶莹主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INCOTERMS2010和CISG80为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
64.卓乃坚编著:《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及其单证实务》,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曹建明主编:《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教材类(英文)
1.AlanRedfernandMartinHunter:LawandPracticeofInternationalCommercialArbitration,Sweet&MaxwellNewYork1991.
2.AndreasF.Lowenfeld,InternationalEconomicLaw,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3.ArthorLintonCorbin:CorbinonContracts,WestPublishingCo.,1952.
4.BarryE.CarterandPhillipR.Trimble,InternationalLaw,Little,BrownandCompanyNewYork1995.
5.BlairJ.Kolasa,TheLegalEnvironmentofBusiness,Addi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84.
6.BruceD.Fisher&MichaelJ.Phillips,TheLegalEthical,andRegulatoryEnvironmentofBusiness,WestPublishingCompanyNewYork1995.
7.CalZhenshun,ed.,StudiesonInternationalBusinessLaw,LawPress1998.
8.CaroynHotchkiss,InternationalLawforBusiness,McGraw-HillInc.,1994.
9.ChenAned.,InternationalEconomicLawReview,vol.1,2,5,LawPress1998,1999,2002.
10.ChenAn,ed.,InternationalTradeLaw,BeijingUniversityPress2000.
11.CliveM.Schmitthoff:CommercialLawinaChangingEconomicClimate,SecondEdition,Sweet&Maxwell,1981.
12.CliveM.Schmitthoff’sSelectedEssaysonInternationalTradeLaw,Chia-JuiChenged.,Kluwer,1998.
13.CliveM.Schmitthoff:MercantileLaw,LondonStevens&Sons1984.
14.CM.Bianca&M.J.Bonell:CommentaryontheInternationalSalesLaw:The1980ViennaSalesConvention1988.
15.E.AllanFarnsworth:Contracts,SecondEdition,Little,BrownandCompanyBoston1990.
16.ElliotI.Klayman,JohnW.BagbyandNanS.Ellis,Irwin’sBusinessLaw,IrwinBoston1994.
17.EvanMcKendrick,ContractLaw,LawPress2003.
18.FrancisD.Rose,LexMercatoria,MPGBooksLondon,2000.
19.HoustonPutnamLawry,CriticalDocumentsSourcebookAnnonated:InternationalCommercialLawandArbitration,1991.
20.JaneP.Mallor,A.JamesBarnes,ThomasBowers,MichaelJ.Phillips,ArlenW.Langvardt:BusinessLawandtheRegulatoryEnvironment,McGraw-HillNewYork1998.
21.J.Honnold:UniformLawforInternationalSalesunderthe1980UnitedNationsConvention,1982.
22.JohnH.Jackson,TheJurisprudenceofGATT&theWTO,HigherEducationPress2002.
23.MichaelJoachimBonell,AnInternationalRestatementofContractLaw,2nded.Irvington-on-Hudson,NewYork1997.
24.RalphH.Folsom,MichaelWallaceGordon,andJohnASpanogle,Jr,InternationalBusinessTransactions,PressofChinaPeopleUniversity2001.
25.RayAugust:InternationalBusinessLaw,SecondEdition,PrenticeHall,NewJersey2002.
26.RichardSchaffer,BeverleyEarle,FilibertoAgusti:InternationalBusinessLawAndItsEnvironment,WestPublishingCompany1996.
27.RobertN.Corley,O.LeeReed,PeterJ.SheddandJereW.Morehead,TheLegalandRegulatoryEnvironmentofBusiness,McGraw-Hill.Inc.NewYork1996.
28.RobertW.Hamilton,TheLawofCorporations,LawPress1999.
29.StephenJudge:BusinessLaw,PalgraveMacMillanLawMasters,LawPressChina2003.
30.TinaHartandLindaFazzani,IntellectualPropertyLaw,LawPress2003.
31.WaynePendleton&RogerVickery,AustralianBusinessLaw,PrenticeHallSydney1998.
32.WeiRunqun&ChenXin,LawandPracticeofSeaCargoInsurance,ChinaFinance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