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刑事诉讼法》

熊元襄(1883年9月17日生,1924年8月20日卒),字燮恒,安徽省宿松县高岭熊家大屋人,出身书香世家。其父名佐虞,字仲山,同治年间诰封中宪大夫,著有《熊批史缺》三册。

熊元襄于清宣统元年己酉科拔贡朝考一等,钦用江苏补用知县。后于京师法律学堂最优等第一名毕业后,派充中央司法会议会员,曾任司法部刑事司司长;后被司法部派充审查法官考试事宜、调充日本留学生监督处总务科主任,共晋五等、四等、三等嘉禾章。回国后,调任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京师法官典试委员会审查员,后调任安徽省检察厅厅长、安徽审判厅厅长等职。曾与熊元翰、熊元楷、熊元育等胞兄弟在北京创办安徽法学社,出版法学书籍,并一起编著有《熊氏判牍》、《熊氏判决》、《约章新编》、《现行刑事法规大全》等著作。

校勘说明

关于本书的校勘,兹说明以下几点:

1.本书系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系列之一。根据《修律大臣订定法律学堂章程》记载,法律学堂正科三年毕业,其第一年课程包括:大清律例及唐明律、现行法制及历代法制沿革、法学通论、经济通论、国法学、罗马法、民法、刑法、外国文、体操;第二年课程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裁判所编制法、国际公法、行政法、监狱学、诉讼实习、外国文、体操;第三年课程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大清公司律、大清破产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行政法、财政通论、诉讼实习、外国文和体操。法律学堂速成科一年半毕业,其课目有大清律例及唐明律、现行法制及历代法制沿革、法学通论、宪法大意、刑法、民法要论、商法要论、大清公司律、大清破产律、民刑诉讼法、裁判所编制法、国际法、监狱学和诉讼实习。据此可知,刑事诉讼法学乃京师法律学堂第二年、第三年所修课程。

据日本东京大学附设东洋文化研究所仁井田文库所藏“法律学堂同学录”,当时除管理大臣沈家本外,京师法律学堂尚包括提调五人,即董康(教务提调)、曹汝霖(前教务提调)、王仪通(文案提调)、许受衡(前文案提调)和周绍昌(庶务提调);监学三人,即吴尚廉、熙祯和张元节;图书楼管理员一人,章震福;教员八人,即冈田朝太郎、松冈义正、吉同钧、姚大荣、汪有龄、钱承志、江庸和张孝移。其中,冈田朝太郎,先后在法律学堂讲授法学通论、宪法、行政法、大清刑法总则、大清刑法分则、大清法院编制法和刑事诉讼法;松冈义正讲授监狱学、民法总则、物权法总论、债权法各论、亲族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破产法;小河滋次郎讲授监狱学和大清监狱律两课程;志田钾太郎讲授商法总则、商行为法、会社法(即公司法)、手形法(即有价证券法)、船舶法(即海商法)和国际私法;岩井尊文讲授国法学、国际公法和平时国际法。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沈家本奏请在法律学堂内附设监狱专修科,获准后,遂延聘中村襄担任主讲。(详见陈柳裕:《法制冰人——沈家本传》“第二十章创建、主持京师法律学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本书系熊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法律丛书》之第十五册。史学界一般认为,这套法律丛书是熊元翰、熊元楷、熊元襄、熊仕昌等人,在冈田朝太郎博士、松冈正义、志田钾太郎等日本法学专家主讲、浙江钱塘汪有龄口译的授课基础上,参照其他著作编辑整理而成的。该丛书包括《法学通论》、《国法学》、《法制编制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民法债权》、《破产法》、《监狱学》、《国际公法》等共十五种、二十二册,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西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律制度。该丛书一经出版,即风行一时,至民国三年(即1914年),已发行四版。

该丛书的编辑者主要有四人:熊元翰、熊元襄、熊元楷三兄弟系安徽省宿松人;熊仕昌系安徽凤阳人。当时,熊氏三兄弟与熊仕昌一起,在北京组织成立了安徽法学社(社址位于当时北京棉花胡同上六条东),出版法律书籍。除京师大学堂笔记“法律丛书”二十二册外,熊氏兄弟还出版有:《京师地方审判厅法曹会判牍汇编(刑事)》(熊元翰、张宗儒等编,商务印书馆1914初年)、《约章新编》(安徽法学社1914年出版)、《现行法令解释汇编》等著作。

3.本书校勘依据的底本是:熊元襄编辑、安徽法学社印行之京师法律学堂笔记——法律丛书第十五册《刑事诉讼法》。全书二十二册,定价十二元。

清宣统三年五月日呈报

清宣统三年六月初二日注册

民国元年九月初三日再版

民国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三版

民国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四版

编辑者熊元翰

印刷所华盛印书局

经理处安徽法学社北京棉花上六条

分售处京外各书坊

4.在体例上,该书分正文与评注文字两部分。据汪辑京师法律学堂笔记《刑法(总论)》(《法学汇编》第二册)例言云:“本篇有正文、有按语。其高一字者,系冈田博士所编辑之正文;其加一‘按’字者,即本社之按语,乃采诸教习之口授及参考而成者。”故校勘本就按文文字采用楷体缩进格式,以示区别。

5.因冈田朝太郎授课当时,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尚在拟定之中,故该书所谓“日本现行刑事诉讼法”,即以日本明治二十三年(即1890年)《刑事诉讼法》为底本,于明治三十二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1899年)。至于“改正刑事诉讼法”,应为日本大正11年(即1922年)《刑事诉讼法》之修正稿草案。

6.关于原作引用的1911年《刑事诉讼律(草案)》条文,均根据吴宏耀、郭恒编校:《1911年刑事诉讼律(草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逐一进行了核对、订正。

7.在校勘本中,对于原书中应予删除的冗字,以“()”予以标示,因缺漏需增加的文字,以“[]”予以标示。至于明显因排版错误而导致的文字顺序错讹,校勘本直接予以订正,不再一一标注。

8.为阅读上的便利,对于原书及引文中出现的繁体字,一律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改为简体字。文中部分文字的音义注释,以《辞海》2009年第六版为准。

吴宏耀

2011年11月11日于京西垂虹

例言

近数年来,我国法政书籍,日增月益。然新知乍启,溥及犹难。语斯学者,词贵条达。盖知者绝不需此;将以为不知者告,不得不求其易知也。本编文例,一准此旨,宁繁毋略,宁浅毋晦。固有名词,非习见者,间附解释;求之中文,有可代此者,代之。文从所习,义戒失真,取便阅览。不计巧拙,谫陋之讥,所不敢辞。

本编与冈田先生《刑法》及《法院编制法》讲义,互相发明,可供参照。

编者识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之概念

第二章诉讼法上之八大原则

第三章完备诉讼法之必要

第四章日本刑事讼诉法略历

第五章刑事诉讼法之效力

第一节关于时之效力

第二节关于人之效力

第三节关于处之效力

第一编诉讼主体

第一章裁判所

第一节裁判所之组织

一、外部之组织

二、内部之组织

第二节裁判所之职有

一、种类

二、职员之除斥、忌避及回避

(一)判事之除斥、忌避及回避

(二)裁判所书记之除斥、忌避及回避

(三)执达吏之除斥

第三节裁判所之管辖

一、事物管辖

二、土地管辖

三、事物及土地辖管之效力

第四节管辖之指定及移转

一、管辖之指定

二、管辖权之移转

第五节法律上共助

第二章原告

第一节公诉、原告

一、检事局外部之组织

二、检事局内部之组织

三、检事之职务

四、检事局之管辖

第二节私诉之原告

第三章被告

第一节公诉被告人及其代辅人

一、公诉被告人

二、公诉被告之代理人

三、公诉被告之辅佐人

四、辩护人

第二节私诉被告人

第二编诉讼之客体

第一章公诉

第一节公诉之客体

第二节提起公诉权之发生

第三节提起公诉权之消灭

第二章私诉

第一节私诉之客体

第二节私诉权之发生

第三节私诉之管辖

第四节私诉权之消灭

第三编诉讼行为

第一章诉讼行为通则

第一节被告人之呼出、勾引及勾留

其一、意义及效力

其二、方式

其三、保释及责付

其四、现行犯人之勾引及逮捕

第二节被告人之讯问

第三节证据之搜集及调查

其一、通则

其二、检证差押及搜索之意义及办法

其三、证人及证言

(一)证人之意义

(二)为证其之能力及义务

(三)出头之义务

(四)宣誓之义务

(五)供述之义务

(六)讯问证人之办法

其四、鉴定及通译

(一)鉴定之意义

(二)为鉴定人之能力及义务

(三)关于鉴定人之办法

(四)通译

第四节书类之调制及送达

一、书类之调制

二、书类之送达

第五节期间

第六节裁判

一、实施判决决定及命令之方式

二、裁判之理由

三、裁判之告知

第二章第一审

第一节搜查

一、准备起诉之搜查之目的及范围

二、搜查之动机

三、搜查机关

四、搜查之办法

第二节起诉

一、终了搜查后之办法

二、起诉之办法

三、起诉之效力

第三节预审

一、预审之目的范围及性质

二、开始预审之要件

三、预审

四、预审先决决定前之办法

五、预审先决决定

六、决定后之处置

第四节公判

一、开始公判之要件

二、备公判之行为

三、公判庭之组织及要件

四、公判审理办法

五、判决

(一)中间判决

(二)终局判决

(三)对席判决与缺席判决

(四)判决之准备及成立

(五)判决之内容

(六)判决后之处置

(七)诉讼费用之担负

第三章上诉

第一节通则

一、上诉之定义及种类

二、有上诉权者

三、上诉期间

第二节诉控

一、控诉之性质

二、控诉之范围

三、控诉之办法

四、控诉之判决

第三节上告

一、上告之性质及范围

二、上告之办法

三、上告之判决

第四节抗告

第四章非常诉讼

第一节再审

第二节再诉

第三节非常上告

第五章特别办法

第一节大审院之特别办法

第二节监置及惩治之诉讼办法

第四编裁判之执行

附录一:熊元翰、熊元楷、熊元襄、熊仕昌等编辑之《京师法律学堂笔记·法律丛书》

THE END
1.刑法法律法规大全中国刑法类相关法规条例查询刑法类法规大全栏目,汇聚法律中的刑法类法规供大家参考、查询,还有相关专业法律专家供您咨询,了解两高最新刑事司法解释精神,刑辩中国网刑事法律法规汇编大全。https://www.fljg.com/xingfa/8/
2.《中国法律大全书籍全套2019实用版公民法律基础知识宪法新版当当中昊欣彩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法律大全书籍全套2019实用版 公民法律基础知识 宪法新版 刑法一本通 婚姻法合同法 公司法 劳动法2019新版民事诉讼法》。最新《中国法律大全书籍全套2019实用版 公民法律基础知识 宪法新版 刑法一本通 婚姻法合同法 公司法 劳动法20http://product.dangdang.com/1651417972.html?point=comment_point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4.中国法律中国法律大全下载中国法律法规大全2024中国法律大全是为了让所有用户了解中国的法律而整理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里面包括了中国刑法,劳动法,刑事民事诉讼法,监察法,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等,让你对国家法律有明显的了解,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前来当易网下载吧!http://www.downyi.com/key/zhongguofalv/
5.中国法律大全20240310.docx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中国法律大全简介中国法律大全是指涵盖中国法律体系中所有主要法律法规的一部集成性文献。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法律制度,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商法、行政法等。中国法律大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法律数据库,以便人们可以方便地查阅和了解中国的法律规定。中国法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7010832.html
6.中国刑法有哪些死刑?一、中国刑法有哪些死刑罪名呢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死刑罪名有68个,分别是: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资敌罪、防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https://mip.64365.com/zs/763210.aspx
7.中国法律大全中国法律分类检索 宪 法类 经济法类 财务税收法规 刑法类 医药法规 道路交通法规 民 法类 海洋法规 房地产及建筑 行政法类 劳动法类 公务员法律法规 反腐倡廉 知识产权类 关于个人所得税 环保类 新闻出版类 司法诉讼程序类 劳动教养 文物保护类 广播电视政策法规 http://www.jincao.com/t1.htm
8.刑法知识大全行政法律,行政法律涉及到政府机构,确保政府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 2. 刑法的内容 刑法总则,总则部分主要规定了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构成、刑事责任的承担以及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5/09/6932394_1136597205.shtml
9.成都社会科学在线法律出版社 2003年7月 鲁篱(西南财经大学) 19、《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国司法的新思考》(专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左为民 (四川大学) 20、《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专著)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1月 唐代兴 (四川师范大学) 21、《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古籍整理)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10.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11.www.douban.com/note/624898497/赵秉志的代表作有《犯罪未遂的理论与实践》,《妨害司法活动罪研究》,等等。陈兴良的代表作有《共同犯罪论》,《正当防卫论》,《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刑法哲学》,等等。武树臣的代表作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国法律思想史概论》,等等。黄进的代表作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区际冲突法研究》,等等。https://www.douban.com/note/62489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