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民法典时代融资租赁物价款受偿问题的实证研究—对《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理解与思考专业文章上海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38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1条将“融资租赁”定位为非典型担保中的一种。融资租赁的担保功能主要体现在,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名义上的所有权可以发挥担保其债权实现的功能[1]。

《民法典》实施前,出租人的权利行使路径仅有“全部租金加速到期”或“解除合同取回租赁物”,在此情况下债权请求和物权请求有着严格区分,不可同时主张,但允许出租人在诉完债权未获清偿的情况下再诉取回租赁物[2]。如存在自物抵押情形的,部分法院支持出租人对租赁物所得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部分法院认为自物抵押的功能在于保护所有权,而不予支持该优先受偿权。

《民法典》实施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65条对此作出了突破性规定,“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支付全部剩余租金,并以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的价款受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当事人请求参照民事诉讼法‘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有关规定,以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价款支付租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据此,出租人可以直接在实现债权的诉讼中,一并主张对租赁物处置价款受偿,更加体现了融资租赁的非典型担保功能,也更加便利和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有效实现。

一、案例引入

二、租赁物价款“受偿”并不等于“优先受偿”

但根据最高院关于《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的说明,“出租人能否主张就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则取决于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是否已经办理登记。根据《民法典》第745条的规定,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在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办理登记时,对于出租人请求以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请求,人民法院不应支持,而仅支持请求以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价款受偿的请求。”[3]据此理解,最高院对此问题的态度系认为,若在已办理融资租赁登记的情况下,法院应当支持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优先受偿权”。

三、对租赁物价款受偿债权范围的理解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65条仅规定,“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支付全部剩余租金,并以拍卖、变卖租赁物所得的价款受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而,存在部分观点认为,此条规定的租赁物价款受偿范围应严格按照司法解释原文,仅限定在“租金”,而不包括罚息、违约金等其他一切费用。

1、民法典施行前法律事实的认定

2、法律适用的从新原则

结语

注释

[1]刘贵祥:《民法典关于担保的几个重大问题》,载《法律适用》,2021年第1期。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出租人既请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约定的全部未付租金又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其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作出选择。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支付合同约定的全部未付租金,人民法院判决后承租人未予履行,出租人再行起诉请求解除融资租赁合同、收回租赁物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第546页。

[4]本文所指“中登网”系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

[5]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第590页。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查询网址: https://flk.npc.gov.cn/ 以上网址非本站内容,用户访问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及责任。https://cceeccic.org/630233151.html
2.国家行政法规库2024-11-08公布 2025-01-01施行 3.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2024-10-17公布 2024-12-01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 2024-09-30公布 2024-12-01施行 5. 烈士褒扬条例历史沿革 2024-09-27公布 2025-01-01施行 6.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http://xzfg.moj.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https://zbgnrq.com/content/?144-159-250.html
4.民事研究民法典框架下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2024-12-05 人工智能立法的现实路径2024-12-05 建设工程领域交易习惯的类型化认定2024-11-28 网络婚恋诈骗手段翻新《黑神话:悟空》背后的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保障2024-10-11 数据登记证书的法律效力2024-10-10 附随义务可诉性的争议与评析2024-10-10 代位权行使条件不成就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wNQCRhAEA/page/1.shtml
5.中国法律资源库资源库汇聚12个大类30+子类的法律资源。涵盖法规、案例、执法、合同、文书、标准、制度、统计、资讯、词典、精选,网罗法律检索全面、权威的数据信息。资源库提供法律知识的深度检索以及法规、案例的双向查询和全方位的关联资料,省时省力获得完整的法律资源检索,帮助构建全面、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使多维度知识融会贯通。https://tsg.hist.edu.cn/info/1316/7682.htm
6.大数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1)了解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有关内容。 单选题 根据《民法典》,以下哪项行为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A. 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他人的家庭住址 B. 在公开场合讨论他人的公共事务 C. 在公开场合评论他人的穿着打扮 https://blog.csdn.net/sinat_30702153/article/details/144329630
7.民法典简介新时代中国民法典解读法律基础与实践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2017年,中国通过了《民法典》,这部法律不仅是对现有民事、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的重要修订,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立法全面覆盖、制度更加完善的新时代。《民法典简介》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和运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173.html
8.早读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2021年元旦起施行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详情>>> ▌香港定会重回正轨迎来一片新天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253474
9.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