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法考考试公告公告解读

安徽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等规定和司法部第4号公告,现就我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及有关政策

(一)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员户籍在放宽条件地方的,可以将报名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我省放宽条件地区见附件1。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3.被吊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

4.被给予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处理期限未满或者被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5.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6.因其他情形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处理的。

已经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得报名参加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不符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已经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无效;已经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由司法部作出撤销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决定,并注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三)尚未取得学历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政策要求

1.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已经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4年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包括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专升研,下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等)的2024年本科毕业生,以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能取得本科毕业学历人员,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九条或者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专业学历条件情形的,可以报名参加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5年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中: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适用“老人老办法”专业学历条件或者符合申请享受放宽政策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本科、硕士及以上毕业学历。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适用“新人新办法”专业学历条件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毕业学历和学位或者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毕业学历和学位。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的军队院校2025年应届毕业生,应获得军队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学历和学位。

(四)2023年客观题考试保留有效成绩人员报考

2023年客观题考试成绩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或者放宽合格分数线的人员,其合格成绩在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效。其中,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的,可在2024年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符合放宽政策的可同时申请享受放宽政策;达到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可报名参加2024年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或者在2024年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

(五)我省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

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可以选择使用简体汉字或者繁体汉字填报本人信息和作答。

二、客观题考试

(二)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毕业证书。本人毕业证书应当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或认证。

3.学位证书。本人学位证书应当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或认证。

4.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须具有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户籍。网上报名时,应上传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电子照片。

5.电子证件照片。报名人员应当提供符合规定格式(宽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个月内彩色(红、蓝、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片。此照片将作为本人准考证、考试成绩通知单、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唯一使用照片。

6.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人员应当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信息,对报名信息作出真实有效承诺,并对填报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5年全日制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应届毕业生承诺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能取得毕业证书的人员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承诺书》。

持港澳台或国外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报考人员,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其中,除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外,《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的港澳台或者国外学历学位人员,须取得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高等教育法学(法律)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

报名人员填报虚假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报名的,司法行政机关将按照《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三)交纳考试费及选择报名地

我省16个市全部设置客观题考区(见附件2),报名人员可选择考区进行报名。交纳客观题考试费后,不得更改报名地。

(四)考试内容与科目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命题依据。

2024年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2024年客观题考试实行分批次考试方式。分为9月21日、22日两个批次,应试人员参加其中的一个批次考试。具体为:

2024年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六)打印准考证

(七)合格分数线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计算机评卷。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客观题考试合格分数线由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确定。9月26日,司法部公布客观题考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应试人员可在司法部官网自行打印考试成绩通知单。

客观题考试合格成绩在本年度和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三、主观题考试

(一)报名与交费

我省将按照参加主观题考试报考人数、交通状况和组织实施能力等因素设置主观题考试的考区考点并及时公告。应试人员可自主选择考区确认参加主观题考试。

(二)考试内容与科目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习近平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应试人员选择其一作答。

应试人员因身体、年龄等原因使用计算机考试确有困难的,可在确认报名参加主观题考试时申请使用纸笔答题方式,纸笔答题方式的试题、答题要求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在答题纸上作答。

我省将根据情况集中设置纸笔考试考点考场。

主观题考试由司法行政机关为应试人员统一提供电子法律法规,应试人员在计算机上查阅。

(四)打印准考证

(五)合格分数线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评卷。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主观题考试合格分数线由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确定。司法部于11月30日公布主观题考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应试人员可在司法部官网自行打印考试成绩通知单。

四、法律职业资格审核认定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人员,经审核符合资格授予条件的,由司法部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具体事宜由司法部另行公告。

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5年全日制应届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且获得相应学历学位后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事宜,由司法部另行公告。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及管理,按《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办法》及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其他事宜

(一)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因不具备网络通讯条件或其他无法自行操作等原因不能完成网上报名或自行打印准考证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办理。

(二)现役军人应当通过司法部官网进行网上报名、交纳考试费、打印准考证,并到地方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区参加考试。现役军人报名参加考试的其他事宜,按照司法部和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有关通知要求办理。

(三)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选择在我省报名参加考试的,应该按照司法部公告规定和我省公告要求办理报考事项。

(四)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公布试题及参考答案。主观题考试成绩公布后,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

(六)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可作为应试人员备考依据。司法部和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不举办考前培训班,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考前培训辅导。

合肥市0551-65626278

淮北市0561-3022612

亳州市0558-5606700

宿州市0557-3029481

蚌埠市0552-2042867

阜阳市0558-2261644

淮南市0554-2795028

滁州市0550-3030024

六安市0564-3622018

铜陵市0562-2833313

池州市0566-3385019

安庆市0556-5701523

马鞍山市0555-2426316

芜湖市0553-3878951

宣城市0563-3023962

黄山市0559-2355357

省司法厅0551-65982133、65982105、65982092

附件:1.安徽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条件地区名单

2.安徽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阶段考区设置表

安徽省司法厅

2024年6月11日

附件1

安徽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条件地区名单

(20个)

利辛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东区、寿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裕安区、石台县、潜山市、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岳西县

附件2

安徽省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阶段考区设置表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查询网址: https://flk.npc.gov.cn/ 以上网址非本站内容,用户访问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及责任。https://cceeccic.org/630233151.html
2.国家行政法规库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 2024-08-30公布 2024-11-01施行 8.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历史沿革 2024-08-05公布 2024-10-01施行 9.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2024-07-29公布 2024-09-01施行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历史沿革 2024-07-10公布 2024-09-01施行 11.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http://xzfg.moj.gov.cn/mobile/search.html
3.中国政府网法律法规网站介绍 基本信息 点评印象 页面详情 快照截图 相关查询 中国政府网法律法规是什么网站?Gov怎么样?中国政府网是中国政府机构的官方网站,上面提供了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中国政府网上可以找到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各类法律文件。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法律法规内容,以便了解和遵守http://www.hao12306.com/home/6129.html
4.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建议收藏一、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网址: https://flk.npc.gov.cn/index.html —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入官网 — — 点击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小程序 — 二、国家行政法规库 网址: http://xzfg.moj.gov.cn/search2.html —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入官网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AzMjg5Mw==&mid=2247525086&idx=1&sn=a11d59ba1797b43cce0304c84177f2fe&chksm=f9fdfb8cce8a729a6855aed5067a8253604e9754149e151ecc43c02c0d9843c197cb26a8a8e9&scene=27
5.法律常用网站(法规+官网+信息查询+线上公证+涉外+资产查询)前人的经验,今人的思考,法律武库不能帮你马上成功,却能防止你立刻出局。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一、 ?常见政策法规查询官网 1、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index.ht 2、行政法规库: gov.cn/zhengce/xzfgk/in 3、国务院政策文件库: gov.cn/zhengce/zhengcew 4、中国商务法规查询: flk.npc.gov.https://zhuanlan.zhihu.com/p/580104349
6.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法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行政法规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https://www.cnas.org.cn/flfg/index.shtml
7.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涉外民商事法律制度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房地产法劳动法刑法总论刑法分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司法鉴定法律证据法执行法律 立法背景资料 立法草案及说明法律问题答记者问工作报告中国政府白皮书国家与政府机构简介 效力级别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团体规定行业规定 http://vip.chinalawinfo.com/
8.新法规速递法律图书馆法律数据库提供了收录1949年至今近50万条(每天更新中)《国家法律数据库》、《地方性法规数据库》、《立法草案、条文释义数据库》、《裁判文书数据库》、《合同范本与法律文书数据库》、《法律图书数据库》、《法治动态数据库》的查询阅读服务http://www.law-lib.com/law/
9.法律家法律家提供法律软件、法学教学软件、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的研发服务,用户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查询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案例审判规则、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是大型综合法律门户网。http://www.fae.cn/
10.食品卫生许可证查询官网(卫生许可证网上怎么查看)作为食品人,我们常常需要查询一些信息,食品580整理了一些官方的查询网站,旨在为大家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01、法律法规查询 介绍:可按标题和按正文检索查询国家及地方发布的法律法规 链接: http://search.chinalaw.gov.cn/search2.html 02、食品生产许可查询 https://szhetai.com/content/1238.html
1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在线查询5 39 【摘要】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网址入口 网址:https://flk.npc.gov.cn/点击 进入>>>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 https://wenfa.cn/xszd/480_2829.html
12.北大法宝法律法规中央法规 地方法规 立法资料 立法计划 中外条约 外国法规 香港法规 澳门法规 台湾地区法规 法律动态 合同范本 法律文书 境外法律信息资源索引 https://www.pkulaw.com/
13.国喜消防法律规范—打造中国消防法律规范快速检索第一平台消防救援机构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法律法规依据汇总2023/12/19 国家消防救援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23/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2023/03/13 行业部门消防工作职责涉及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汇总2022/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修正)2021/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20https://www.firelaw.cn/
14.食品伙伴网(原食品伴侣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GB 31650-2019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查询 根据GB 31650-2019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整理 移动应用 更多+ 食品伙伴网 集行业资讯、标准法规、专业查询为一体的办公助手 食品论坛 食品领域从业人员手机端网络社区 GB 2760-2014查询系统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查询系统 http://www.foodmate.net/
15.国信法律网[登录系统] 首页|产品介绍|下载中心|联系我们今天是: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2024版《国家法规数据库》光盘追加款交费通知单 ·国信法律网将临时关闭一小时! ·国信法律网服务时间临时调整!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添加收藏http://www.ceilaw.com.cn/
16.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查询入口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查询入口 本系统所提供的电子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欢迎订购计量法律法规专刊 联系人:吴庆涛:13520045771(微信),(010)64224980 微信扫描加好友咨询 订单下载:《计量法律法规专刊》订单 http://www.chinajl.net.cn/zizhichaxun/55886.html
17.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官网组织各地级以上市质监局对辖区内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开展检查,督查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对产品不符合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的,依法予以查处。同时,引导鼓励企业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进行水平评价,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消费者提供理性消费的标准http://www.gdsbx.org/index_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