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记法学教研室

1984年11月21日,经司法部批准,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家校属科研机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一家以“法律古籍”为整理与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为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古籍所的建所宗旨是搜集、整理、研究古代法律文献,传承中国法律文化精粹,振兴和繁荣传统学术。四十年来,经三代学人的努力,古籍所在传世、出土法律文献方面持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时值古籍所成立四十年之际,我们整理旧档、回顾历史,尝试还原建所前辈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过程,以志纪念。

文|赵晶

北京政法学院在1952年成立之初,就从北京大学调入副教授阴法鲁与王利器、讲师杨翼骧,从燕京大学调入教授张锡彤与张雁深、助教赵宗乾,再加上北京大学政治学名家吴恩裕在调入后转向《红楼梦》研究,这些在文史领域大多熠熠生辉的姓名奠定了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色。

1981年4月,陈云提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的建议,中共中央于9月向全国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在此背景之下,时任北京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主任的高潮于1983年5月6日向院党委提交了成立法学古籍整理小组、附设于语文教研室的申请报告。

高潮在报告中言道:

文、史、哲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虽有所荒废,但时断、时续,整理研究者尚不乏其人,然法律学方面的古籍、资料则仍为一片荒芜园地,亟待开拓。目前,据我们所知华东政法学院已组成一个班子,聘请了古文根底较优者,年事稍长的教师五、六人,已开始进行整理研究工作,约二年有余,且已初见成果。西南政法学院,老教师较多,实力较厚,但不知是否有人组织。

由此可见,当年全国各大政法学院对于法律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以高潮为首的北京政法学院教师在此前已陆续出版了《古代判词选》(群众出版社1981年6月)、《古代奇案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汉书·刑法志>注释》(法律出版社1983年1月),完成的《中国历代法学文选》、《旧唐书刑法志注释》也即将由法律出版社(1983年11月)、群众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这一申请获得校领导的明确支持。北京政法学院于当年5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改组为中国政法大学。时任本科生院第一副院长的张杰于5月25日批示“似可同意。请云光、欧阳、江平同志酌定”;翌日,党委副书记、第一副校长云光批示“早就此打算。请高潮同志拟个具体方案,提院务会审,最后由校部定”。

高潮于6月2日向学校提交了“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组)室古籍整理方案(初步设想)”,分为“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宗旨”、“组织机构和任务”、“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初步计划”三个部分,建议首先成立小组(附设于汉语教研室古代法学文选组),开展编、释、译工作,待人力充实后,向司法部申请成立法律古籍研究室或研究所,并拟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与研究组(室)初步拟定组成名单”:

顾问:陆宗达、阴法鲁、张国华、张晋藩

研究室临时负责人:曾秉钧高潮王英昌

初拟全组名单:曾秉钧、高潮、王英昌、赵宗乾、白玉荣、魏启学、陆敬、马建石、薛梅卿、杨育棠、郭淑华、张大元、徐世虹、姚佑椿

在这份“名单”末尾,高潮又写道:

对此,云光于同月6日批示“张杰、江平同志阅后送陈卓同志、余叔通同志核定”、“拟同意高潮同志提出的方案……先搞小组开展工作,并快点成立起研究室”等,又于9日批示“欧阳:人员请你审”;副校长余叔通于8日批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央也很重视。我同意建立小组,先附设在汉语教研室”等;本科生院党委副书记欧阳本先于20日批示“送江平同志”;校党委书记陈卓批示“可以”。

1984年4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回函称“你们的《法律古籍整理规划要点》收悉。所列项目均已收入《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汇编》(近日可寄上)”,对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的工作予以积极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你们是否可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联络全国有研究力量的政法院校和单位,拟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规划,适当时候开个会,议一议、分分工,把法律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起来。以后关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队伍的培养问题,也要作一些考虑。此事可向学校党委汇报,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司法部教育司,待你们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想法,我们准备同他们联系洽谈。

事实上,这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在当年4月10日就被正式建制为“本科生院古代法律文献教研室”,由高潮、马建石担任主任、副主任。

高潮又于5月5日向学校提出“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或政法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建议,除复述前引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建议外,还申说了以下一个背景:

据了解国务院每年拨款2500000元,作为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经费,凡研究所以上的单位均有拨款。今年四月份在杭州开会,我们曾要求参加,因不是所一级单位,故不允参加。杭州会议主要议题是如何办好古籍整理研究所及分配今年经费,北大、师大均被邀参加。

这份申请的落款机构是“古代法律文献教研室”,高潮在文中特别提到“我古代法律文献教研组(室)(对外称古籍整理研究室)”,明确了前述两个机构名称之间的关系。16日,云光批示“请提出具体方案(教、研处及研究生院一起研究)报党委”;又有批示称“原则上可以”,无落款。但由下附档案第一页可见,云光批示用红笔,故“云”字以红笔圈划;“陈”字以铅笔圈划,右上则用铅笔批示,虽无落款,但可据此推知批示者为陈卓。

6月3日,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草拟了“关于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报告”,并附“关于成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开展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初步设想”,其中明确提出建议“在中国政法大学建立古籍整理研究所,作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中心,联络兄弟院校共同协作,趁一些老专家健在的时候,抓紧抢救。这是当前政法学术界刻不容缓的任务”,开列的主要任务是:

8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向司法部呈递了“关于在我校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报告”([84]校办字第68号),在所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方案与规划要点(草案)”中设定了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中心任务“搜集、整理法律古籍,对有关古籍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及编纂、研究工作”,下分“普查与编目”、“摘要与汇编”、“专题考证”三大类,并拟定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名单,其中已有成员包括高潮、马建石、赵宗乾(后仍留任语文教研室)、王思敏、杨育棠、张大元、郭淑华、白玉荣、沈厚铎、徐世虹、姚佑椿等十一人。

11月21日,司法部批复中国政法大学,同意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直属校部,为处级单位,编制暂定20人,并将此函抄送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正式成立。

白玉荣

1911-1994

高潮

1922-2019

马建石

1933-2011

张大元

1936-2011

杨育棠

1938-2022

12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经费的通知”,从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补助基金中拨付0.5万元,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补助费。1985年3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任命高潮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马建石为副所长。至此,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所有建制最终完成,开启了此后四十年整理、研究法律古籍的历程。

THE END
1.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数据库使用资料 数据库介绍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于2021年2月下旬开放使用,目前收录了宪法和现行有效的法律275件;法律解释25件;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47件;行政法规609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16000余件;司法解释637件,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主要的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http://www.lib.cass.org.cn/zy/dzzy/mfxszy/202102/t20210226_5314014.shtml
2.法律图书馆vip在线数据库法律图书馆《VIP在线数据库》是法律图书馆网全新推出的法学资料在线检索高端产品,为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的专业人士精心打造,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的在线数据库。集理论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可以有效的帮助您了解新的法律法规,法学动态,法律实务。独有的法律专题分类体系精准、权威,以法律实务为指向,对数据http://www.law-lib.com/vip/intro.asp
3.河东区2024年度常用的法律法规及案例查询网站《法律图书馆》网以内容丰富、资料全面而著称。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法律大数据服务。《法律图书馆》网提供法律数据库、法学论文、裁判文书、律师黄页、法治动态、司法考试资料、图书信息、书刊目录、法律书摘、著者介绍、出版社介绍等等资料。 《法律图书馆》网的主要工作人员,均由有多年经验的法律信息处理专业人员担任,在http://www.hedong.cn/info/11446/143371.htm
4.宁南:图书馆新增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助力全民普法四川在线消息(通讯员 林娟 )经过前期调试,12月4日,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正式上线宁南县数字图书馆,读者只需访问宁南县图书馆官网即可免费查询使用。 据悉,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主要由国家信息中心提供,信息来源权威、专业,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对把握国家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该数据库包括13个基本数据库,收录了自中华https://liangshan.scol.com.cn/m/xsxw/201912/57398805.html
5.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和智力支撑同时,国家图书馆订购了多个专门法律数据库,收录国内外法律法规、案例、文献及法学期刊。另有多个综合性数据库包含法律学科,可以进行法律分类检索。 张曙光表示,法律文献是国家图书馆提供立法决策服务、服务法律领域学习研究、开展公众普法宣传教育的基础。国家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法律文献,通过设立法律参考阅览室,在综合http://e.mzyfz.com/paper/1720/paper_45583_9698.html
6.浙图馆藏数据库目录索引6.新法规速递2001(法律图书馆) D920.9 035 1张 7.中国法学论文题录(1979-1998) D90-7 563 1张 8.中国法律法规大典 D92 563.4(知识产权) 1张 D92 563.3 (科技) 1张 D92 563.2(工商行政) 1张 D92 563 (对外经济) 1张 D920.9 5631(国家数据库)2张 https://www.zjlib.cn/zxtzgggs/34159.htm
7.法国国家图书馆简介法国国家图书馆怎么样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哪里新的法律规定应呈缴的对象为:印刷品(图书、期刊、小册子、版画、招贴画、广告、地图、地球仪、地图集、乐谱、舞谱)照片、音声、视听、多媒体资料以及以存储媒体固定形式(网上的除外)进行销售、出租、分发的(在特定团体内使用的除外)通用软件、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其它人工智能制品。 向国家图书馆的缴送规定为:印刷品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1133.html
8.2022年C刊重点选题最新汇总教育资讯版、2011年版、2014年版之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3年版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自1999年起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http://m.teacher-edu.cn/nd.jsp?id=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