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第六十条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决定逮捕。

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认为应当对被告人采取、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报请院长批准。

第六十一条对经过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拘传的被告人,可以拘传。

拘传由司法警察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拘传被告人时,应当出示拘传票;对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戒具。

第六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三)应当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第六十四条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向本人宣布,并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上签名。

第六十五条

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交纳了保证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六十六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时,可以责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证人:

(一)无力交纳保证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证金情形的。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保证人条件的,应当告知他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他出具保证书。

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其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仅限于现金。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及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保证金数额最低不能少于2000元人民币。保证金的最高限额,由各高级人民法院自行规定,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六十九条保证金应当交到人民法院指定的银行专户。

第七十条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对同一被告人不能同时使用。

第七十一条

根据案件事实,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保证人与该被告人串通,协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该地点的,对保证人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窝藏罪追究刑事责任。

具有前款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宣布对被告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时,应当告知其在此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对被取保候审人、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依法没收

的保证金,应当上缴国库。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决定对被告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在宣布后及时将取保候审决定书、取保候审执行通知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送达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

第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该案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案件,应当依法对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

人民法院对同一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得重复使用。

第七十六条对保证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数额不得超过20000元人民币。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存在,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决定依法逮捕。

第七十八条

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后,应当将逮捕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将被告人逮捕到案后,除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应当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无法通知的,应当将原因记录在卷。

第七十九条

对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人,审判人员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报经院长批准后,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

第八十条对已经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三)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第八十一条对已经逮捕的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第八十二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

(一)已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被告人,因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不逮捕可能发生社会危险的;

(二)具有本解释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而未予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愈或者哺乳期已满的。

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予以逮捕的,应当向被告人宣布,并通知保证人及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

第八十三条对被羁押的被告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的,应当将变更强制措施决定书或者释放通知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预算法在追责、问责上的力度明显加大,问责情况分为四类行为,分别有不同的追责办法。 第九十二条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http://www.nxgy.gov.cn/ztzl/zcwdpt/sczj_71762/202310/t20231009_4299370.html
3.中国法律有哪些法中国法律有哪些法 中国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各种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中国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将介绍中国法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法规。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宪法规定了中国的政治制度、https://www.fljg.com/baike/454298.html
4.中国领事出具公证有哪些法律效力?官方解答新闻频道领事认证是指领事认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国内涉外公证书、其他证明文书或者国外有关文书上的最后一个印鉴、签名的真实性予以确认的活动。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领事认证具有要件效力。如: 1.《民事诉讼法》第264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https://news.cctv.com/2019/05/11/ARTIImhQfdHiHO8qOPLhTWf4190511.shtml?spm=C94212.PV1fmvPpJkJY.S71844.128
5.2.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有哪些?2.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解析与检测补充】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孝敬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8224766864409876&fr=search
6.五问缅北电诈头目落网:为何有两人是中国户籍?能拿回钱吗?中国警方有哪些法律依据? 对于中国警方发布悬赏通告、通缉在境外犯罪分子一事,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表示,我国《刑法》第七条规定了“属人管辖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明氏家族中人有只要有中国国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触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581bd3e4b022c74009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