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记者从国家图书馆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服务读者,国家图书馆邀请广大读者走进图书馆,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
4月23日,国图公开课演播室将举办“阅享时代开卷生花——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2023年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现场将发布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
4月23日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书展将在总馆北区二层大厅举办,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设置图书专架,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设置少儿类获奖及推荐图书展示专架,供读者阅览。同期中国图书馆学会将联合业界,动员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有关单位通过线上线下举办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巡讲巡展,设立专题书架,开展讲座或沙龙等宣传推广活动。
“四季童读”世界读书日专场活动
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暨第二届黑胶文化节活动
同心护珍宝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
4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开展。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和“CaseLab元世界——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
看展映、听讲座、赏非遗,体验多元阅读
4月22日上午,在古籍馆临琼楼将举办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大讲堂”开幕仪式及首讲。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是“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之一。首讲将邀请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带来主题讲座——略说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存续。
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将正式启动国图讲坛“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并发布12场讲座和沙龙活动详情。本次联讲共邀请12家省市级图书馆参与,合力打造系列精品讲座和沙龙活动,借助全国图书馆讲座联盟和社会媒体的力量进行推广。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国图讲坛”将举办知识产权主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平教授向社会公众讲授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践及市场竞争机制,此次讲座也将通过官方微博线上直播。
4月23日上午,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记忆”展厅将举行甲骨传拓技艺非遗演示与互动活动。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骨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袁玉红副研究馆员将现场演示甲骨传拓技艺,观众可领略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之美。
国图新版网站正式上线
4月18日,国家图书馆新版网站将正式上线。新版网站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强化智能服务、提升网站安全性等方面的改进,将进一步满足读者的线上阅读需求。新版网站资源入口更加明显,资源分类更加清晰准确,为读者打造线上多领域知识学习内容供给服务,进一步提高国家图书馆所藏资源的发现与利用。
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即将开馆
4月28日,国图总馆南区二层将举办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开馆暨《绿典之路》系列丛书捐赠仪式。届时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将正式开馆,法律馆网站将正式上线服务。法律馆设有开放阅览区、专题研讨室、珍贵文献展示区、法律文献书墙,并配备智能化阅读设备,依托于国家图书馆的宏富馆藏以及专业的立法和决策服务人才队伍,国家图书馆法律馆将不断致力于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咨询和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