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高气爽,正是读书的好天气。读书二十八本。
过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要以发展小城镇来带动经济发展,如今也有不少人为城市病头痛。本书作者认为,经济发展仍要以大城市为中心,这才能体现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书体现了由市场主导发展经济,政府用城市规划、控制等方法来限制大城市发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城市有许多优势,人都往大城市流,用行政手段如何能挡住?城市病也并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城市太大,产生种种不利时,人们自然会向其他地方分流。作者特别可贵的就是顺应市场潮流。在讲中国发展的许多书中,这本有自己鲜明、且值得注意的观点。
讲未来中国的改革,涉及问题十分广泛,不过读完之后觉得内容空泛,缺乏有创新的观点,与上一本书集中一个问题相比,深度不够。
适于已成为富人或有机会、有能力成为富人的人读。全书第一部分讲“如何创造财富”,第二部分讲“如何保有财富”。自主创业才能成为富人,而创业成功不仅取决于开放的个性,而且取决于销售能力与诚信。富起来后要通过投资,包括股票与房地产,保有与增加财富。这本书正确论述对财富与富人的态度。必须承认富人在致富中对社会的贡献,“仇富”是无益于社会进步的。
采访中国目前各专业的二十位知识精英,讲他们个人成长的历史,业务专长以及对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看法。这里有些人我们相当熟悉,但也有些人大多数人并不熟悉。通过读这本书,既对各个专业有初步了解,又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同样是采访,不过对象是港台学人为主,讲他们的经历,各自专业造诣。不仅让我们了解这些人,也了解他们的专业。
本书采访的对象是余英时等旅美学者。以讲自己经历及专业见解为主。
这三本书都相当好,作者李怀宇先生采访前做了充分准备,问题提得好,文字生动、通畅,内容不拘一格,既让我们了解人,也让我们了解各种知识。在这三本书中我更喜欢采访国内学人的《与天下共醒》。这些学者居住在国内,对国内各种问题的见解给人启发。
全球一体化靠海上交通的发达。本书介绍全球著名海洋运输集团的船东、职业经理人,以及为这一行业融资的金融家。全书共二十章,介绍了二十一位这一行业的优秀人士(其中一对兄弟在一章中介绍)。全书仅十八万字,还包括多人推荐及前言等,每人仅几千字,介绍太简单,对他们如何成功,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了解太少,难以从中获得启发。
与上本书书名仅差一字,但内容完全不同。本书是到一战时英国海军的历史,包括各个阶段的海军状况,技术与制度演变,以及一些重要的战役。按我们的想法,英国人写英国海军,应该是以歌功颂德为主旋律的,不过本书作者态度相当客观,既有歌颂,亦有批评,不忘指出其问题。这种写作态度值得学习。说来英国海军也是强大而复杂的,不过本书包括图片仅二十万五千字,相当简略,对想研究英国海军的人远远不够。仅入门而已。
查理曼大帝的桌布是一块石棉布,宴会开完一烧就可以。但本书决不是只写查理曼大帝的宴会,而是写一本世界宴会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世界上的舌尖史。宴会也是一种文化,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各国宴会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宴会中反映的不同文化。
囚徒出逃、情人传递信息和间谍传递情报都用了隐形墨水。当然这本书讲的中心仍然是间谍,写隐形墨水的发展。一种古老的墨水,不断变形用至高科技的今天,可见其重要性。全书写得有趣。
到现在为止,我已读完63以前的全部“新知文库”。
以丝绸之路为始的一部世界史。波斯王朝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在新大陆发现之前这是世界贸易的主要路线,作者把丝绸之路作为世界史的中心。此后世界史的中心离开这一中心,到如今又有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不以西方为中心写世界史是其特点。最后以新丝绸之路结束。不过全书看不出比其他世界史的优秀之处。
写迦太基帝国的兴衰,迦太基兴于贸易,但在侵略古罗马的两次布匿战争中灭亡,这一段历史写得详细而好看。
写明清之际传教士对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贡献,对贺清泰译《古今圣经》的分析尤其细致而透彻。过去我们把传教士一概斥为文化侵略,今天看来不全面。如今又有人扩大传教士西学东渐的作用。其实,传教士对西学进入中国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并没有改变中国文化的传统状态。作者认真进行研究,但并不下任何结论。就研究而言,像作者这样下功夫深入钻研的现在并不多。这本书值得看,作者的研究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以记者的身份参与考古界的活动,结识了一些考古学家,对考古学有了一些认识、体会,遂写了这本书。考古,寻找历史是一项极有吸引力的活动,作者写了这些考古学家的辛苦、惊险与喜悦,让我们这些外行对考古有所了解。书中主要写自己的感受,颇为有趣,且感人。
作者是考古工作者,主要在浙江从事考古工作。写自己考古中的发现与感受,但也没什么重大发现。这本书的精华已由作者写成《墓志》一文发表于《读库1602》。这本书的其他内容就是注水了,反而不如读《墓志》。
雍正帝是清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位皇帝,康乾盛世的关键人物。根本改变我对雍正看法的还是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我一直认为这是二月河最好的历史小说)。史学大师宫崎市定写的这本雍正的传记并不长,仅十二万五千字,还包括了对史料《雍正朱批谕旨》的解读、分析。但围绕几件大事,如当上皇帝后对兄弟的迫害、对信教者的迫害、任用三个酷吏总督、建立军机处等,反映了雍正对专制体制的强化。从今天看来,对雍正也不能一概否定,他对兄弟等的迫害毕竟是维护专制体系必需的,而且他上承康熙下传乾隆才有了康乾盛世。虽是大师的作品,但并不深奥,也不难读,值得一看。
如果历史著作仅写大事件,非专业学者读起来兴趣不一定大。历史在细节之中,通过一些小事、掌故来反映大历史就有趣得多。《掌故》一书正是这种写历史细节的书。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阅读。第一集是开始,希望以后越写越有趣,也不一定限于中国近现代史,外国的、古代史都有许多掌故值得写。
上篇“中国绘画赏鉴”,写如何欣赏中国画,告诉读者一些欣赏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下篇“中国绘画史概说”,写从上古到清的中国绘画史,两篇配合让读者对中国画有所了解。作者为中国绘画史专家,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对中国画有精深研究,且写得通俗有趣,大师写普及读物,非常值得看。
书法不是写字,写字表达思想,书法是艺术。本书按历史顺序来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与演变。书法艺术是中国的独门艺术,不会写也应该能欣赏。
这三本书都是介绍中国文化的“优雅”丛书,我读过了已出的五本,另有五本还未出版。
大量中国文物是如何流到西方的?有在战争中被掠夺的,也有热爱中国文化的考古学家和其他人的窃取或交易。本书主要写美国人对中国文物的窃取与收藏。历史悠久的落后国家文物被西方国家窃取是全世界共同的。本书写得客观,内容丰富,且读起来极为有趣。虽然全书近三十八万字,但读起来并不觉得长。
一般认为柏拉图著作中讲到的亚特兰蒂斯国仅仅是一个传说,但本书作者要证明它确实存在过。作者从《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和地质变动等来证明这一点。尤其他认为亚特兰蒂斯灭亡后一部分人移民至美洲,一部分人到欧洲,他比较这两地的相同之处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我读完并没有被说服。我认为这种观点与中国人最早到美洲一样难以成立。
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中说明它所反映的各种法律概念及其对今日法律的影响。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圣经》,但并不枯燥,读起来极有味。
介绍从史前时期到现在的艺术史,以绘画和建筑为主。以西方为主,但也涉及全球其他地方,作为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写得浅显而有趣,又配了大量插图,可作为世界艺术史的入门读物。
这个月读的唯一一本小说。据说在网上极红,我就读了。小说属于科幻,写在火星上受黄金种人压迫、剥削的红种人派一个经过整容的优秀红种人打入黄金种人培养精英的学校,企图进入黄金种人上层解放红种人。这仅仅是第一部,以后还有二三两部。这一部主要写红种人戴罗在进入黄金种人的学校后接受培训的曲折经历。故事情节曲折,怪不得网民赞声一片。
本月想推荐《富人的逻辑》《与天下共醒》,以及《查理曼大帝的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