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法理学》考试真题整理(全套试卷)

自学需要我们多练习真题。今天小编为您带来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的真题。记得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共30分。每个项目中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适合该主题。请选择它。

A.黑格尔自然法学院

C.凯尔苏斯分析学校

2.法律的实质限制是指

A.法律的阶级性

C.法律的本质国家的意志

3、法律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指

A.法律的秩序价值

C.法律的自我价值

4.法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调节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和表现是指

A.法律的社会功能

C.法律的导向功能

5.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传统发展起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统称为

A.判例法二、公平

C.普通法体系

6、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A.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b.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C.两者在不同的方面是有效的。d.两者调整方式不同

7.法制是西方学者根据一定标准对各国法律进行的分类。以下不属于其分类标准:

A.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C.历史传统d.起源与发展关系

8、关于法律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是错误的

A.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律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

B.政治比法律更丰富

C.不是每个具体的法律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

D.法律和政治的调节功能是不同的

9.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这里的“特定主体”是指

A.具有立法权的主体

C.所有国家机关

10、中央和地方各级的立法权由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几个机关行使,立法权是

A.单一的两级立法系统

C.两级立法体系d.制衡立法体系

11、当今各国立法的最基本原则是

A.遵循宪法原则

C.遵循民主原则d.坚持理性原则

12、在我国有权制定基本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3、下列属于立法准备的活动有

A.立法预测

C.d.立法解释

1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综合性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独立条例

C.自治条例

15."法律是关于上帝和人的知识."这个说法来自

A.JustinianB.Urbian

C.帕皮尼亚努斯·保罗

16、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注重社会功能和作用的法学流派有

A.自然法学院b.分析学院

C.诠释法学院d.社会法学院

17、认为法理学是分析法律规则体系的专门知识的法学家有

A.庞德·哈特

C.奥斯汀·波斯纳

18.中国首先提出要建立法制,丰富强兵,依法治国

A.先秦儒家b.先秦法家

C.先秦兵家d.先秦名家

19、不属于检察监督的对象是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部门

C.CPPCC拘留中心

20、被称为“第四次幂”的是

A.立法权

C.司法权d.公众舆论

21、提出“法治胜于一人统治”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色诺芬

22.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被称为

A.法律概念二、法律传统

C.法律意识

23、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制定、实际执行、应用和遵守的状况是

A.法律效力

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

24、同一机关基于同一法律关系作出判决,不再接受同一当事人的同一法律请求的原则是

A.-不再做事的原则,b.-不劳而获的原则

C.程序正义原则对一项罪行进行法定惩罚的原则

25、在同一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主体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法律关系被称为

A.肯定性法律关系

C.保护性法律关系

A.字面解释

C.故意解释d.任意解释

27、鉴于未来未明确的事项,制定和发布通用行为准则的行为是

A.具体法律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

28、对法律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

A.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变成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以法律的存在为前提

C.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

D.所有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律关系

29、对法律事实的理解是正确的

A.法律事实是一种法律行为

B.法律事实是违法行为

C.法律事实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客观现象

D.行为和事件都可以构成法律事实

30.通过法律来压制权力弊病需要把重点放在压制上

A.群众的力量

C.坏人的力量政治力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每个项目中列出的备选方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主题的要求。请选择它们。错选、多选、少选都没有分数。

31.在拉丁语中,right一词用“ius”表示,但“ius”也指

A.大法官乙.法律

C.法律d.公平

D.刑罚

32、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法定责任原则

C.公正原则,效率原则

E.合理性原则

33、下列不属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是

A.德治传统

C.权利文化d.仪式与法律文化e.政法一体化

34.近年来,中国法学将法律要素概括如下

A.法律规则

C.法律概念法律技术法律效力

35、立法是一种国家活动,其主要特点是

A.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B.立法应当按照法定权限进行

C.立法是根据法律程序进行的活动

D.立法只能是一种创造新法律的活动

E.立法应采用关于如何改进立法的技术规则

三.判断说明:本大项5小项,每小项4分,共20分。确定以下问题的真假,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THE END
1.自考婚姻家庭法(一)试题全国2003年10月自考试卷C.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 D.基本法和非基本法的关系 14.毛泽东有关封建“四权”的论述,出自( ) A.《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井岗山的斗争》 15.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女方有下列哪种情形的,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 https://www.hbzkw.com/exam/20100320093400.html
2.环保知识竞赛题库3.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A)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4.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C)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2390170739150
3.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及完善建议分析(精选8篇)摘要:《环境保护法》颁布至今, 已经二十多年了, 它是我国环境立法和实践工作的又一座里程碑。现行《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法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设定了一系列制度,也曾经解决了一定的环境法律问题, 在保护环境特别是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 指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4bk9k0b.html
4.参考资料环境工程项目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和环保要求2、【多选题】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有 A、《自然资源保护法》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参考资料【 】 3、【多选题】中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指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三同时”制度;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3124541
5.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D.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受案范围不宜过宽 5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征? A.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B.在法的基本分类中有普通法与衡平法之分C.在诉讼程序上采取当事人主义D.成文法是法的渊源之一 58.县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下列哪个选项依据宪法有权提出对县人民法院院长的罢免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6.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初三政治政治频道理解这一问题要抓住两点:(1)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就是说受教育权具有双重性。对这一权利的放弃,实际上就是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义务具有强制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宪法精神进一步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我国实施http://www.zhounan.com/zyzx/zzpd/cszz/content_99290
7.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根本法是()---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教育基本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制定的,是教育的“母法”或“教育宪法”,是其他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https://m.maoming.huatu.com/tiku/2351029.html
8.我国的旅游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并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我国的旅游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并颁布实施,目前该项法律已制定完成。()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https://www.shuashuati.com/ti/6c793de6f48749c8a425d6413beb5aea.html?fm=bdbds33739d94d54d34f30b25ba1baf997892
9.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摘要:我国的环境法发展历史较晚, 在参加完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 开始意识到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问题, 全面快速的发展工业化经济, 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意识到了我国的传统基本法、传统民法、传统行政法和传统民法无法支撑环境保护, 因此我国立法者在借鉴国外环保立法经验时, http://data.110.com/a84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