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记法学教研室

1984年11月21日,经司法部批准,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家校属科研机构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教育部所属高校中唯一一家以“法律古籍”为整理与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为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古籍所的建所宗旨是搜集、整理、研究古代法律文献,传承中国法律文化精粹,振兴和繁荣传统学术。四十年来,经三代学人的努力,古籍所在传世、出土法律文献方面持续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时值古籍所成立四十年之际,我们整理旧档、回顾历史,尝试还原建所前辈筚路蓝缕、艰难创业的过程,以志纪念。

文|赵晶

北京政法学院在1952年成立之初,就从北京大学调入副教授阴法鲁与王利器、讲师杨翼骧,从燕京大学调入教授张锡彤与张雁深、助教赵宗乾,再加上北京大学政治学名家吴恩裕在调入后转向《红楼梦》研究,这些在文史领域大多熠熠生辉的姓名奠定了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色。

1981年4月,陈云提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的建议,中共中央于9月向全国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在此背景之下,时任北京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主任的高潮于1983年5月6日向院党委提交了成立法学古籍整理小组、附设于语文教研室的申请报告。

高潮在报告中言道:

文、史、哲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虽有所荒废,但时断、时续,整理研究者尚不乏其人,然法律学方面的古籍、资料则仍为一片荒芜园地,亟待开拓。目前,据我们所知华东政法学院已组成一个班子,聘请了古文根底较优者,年事稍长的教师五、六人,已开始进行整理研究工作,约二年有余,且已初见成果。西南政法学院,老教师较多,实力较厚,但不知是否有人组织。

由此可见,当年全国各大政法学院对于法律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以高潮为首的北京政法学院教师在此前已陆续出版了《古代判词选》(群众出版社1981年6月)、《古代奇案译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汉书·刑法志>注释》(法律出版社1983年1月),完成的《中国历代法学文选》、《旧唐书刑法志注释》也即将由法律出版社(1983年11月)、群众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这一申请获得校领导的明确支持。北京政法学院于当年5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改组为中国政法大学。时任本科生院第一副院长的张杰于5月25日批示“似可同意。请云光、欧阳、江平同志酌定”;翌日,党委副书记、第一副校长云光批示“早就此打算。请高潮同志拟个具体方案,提院务会审,最后由校部定”。

高潮于6月2日向学校提交了“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组)室古籍整理方案(初步设想)”,分为“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宗旨”、“组织机构和任务”、“法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初步计划”三个部分,建议首先成立小组(附设于汉语教研室古代法学文选组),开展编、释、译工作,待人力充实后,向司法部申请成立法律古籍研究室或研究所,并拟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与研究组(室)初步拟定组成名单”:

顾问:陆宗达、阴法鲁、张国华、张晋藩

研究室临时负责人:曾秉钧高潮王英昌

初拟全组名单:曾秉钧、高潮、王英昌、赵宗乾、白玉荣、魏启学、陆敬、马建石、薛梅卿、杨育棠、郭淑华、张大元、徐世虹、姚佑椿

在这份“名单”末尾,高潮又写道:

对此,云光于同月6日批示“张杰、江平同志阅后送陈卓同志、余叔通同志核定”、“拟同意高潮同志提出的方案……先搞小组开展工作,并快点成立起研究室”等,又于9日批示“欧阳:人员请你审”;副校长余叔通于8日批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央也很重视。我同意建立小组,先附设在汉语教研室”等;本科生院党委副书记欧阳本先于20日批示“送江平同志”;校党委书记陈卓批示“可以”。

1984年4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回函称“你们的《法律古籍整理规划要点》收悉。所列项目均已收入《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汇编》(近日可寄上)”,对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的工作予以积极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你们是否可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联络全国有研究力量的政法院校和单位,拟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规划,适当时候开个会,议一议、分分工,把法律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起来。以后关于法律古籍整理研究队伍的培养问题,也要作一些考虑。此事可向学校党委汇报,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司法部教育司,待你们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想法,我们准备同他们联系洽谈。

事实上,这个“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在当年4月10日就被正式建制为“本科生院古代法律文献教研室”,由高潮、马建石担任主任、副主任。

高潮又于5月5日向学校提出“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或政法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建议,除复述前引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建议外,还申说了以下一个背景:

据了解国务院每年拨款2500000元,作为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经费,凡研究所以上的单位均有拨款。今年四月份在杭州开会,我们曾要求参加,因不是所一级单位,故不允参加。杭州会议主要议题是如何办好古籍整理研究所及分配今年经费,北大、师大均被邀参加。

这份申请的落款机构是“古代法律文献教研室”,高潮在文中特别提到“我古代法律文献教研组(室)(对外称古籍整理研究室)”,明确了前述两个机构名称之间的关系。16日,云光批示“请提出具体方案(教、研处及研究生院一起研究)报党委”;又有批示称“原则上可以”,无落款。但由下附档案第一页可见,云光批示用红笔,故“云”字以红笔圈划;“陈”字以铅笔圈划,右上则用铅笔批示,虽无落款,但可据此推知批示者为陈卓。

6月3日,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室草拟了“关于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报告”,并附“关于成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开展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初步设想”,其中明确提出建议“在中国政法大学建立古籍整理研究所,作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中心,联络兄弟院校共同协作,趁一些老专家健在的时候,抓紧抢救。这是当前政法学术界刻不容缓的任务”,开列的主要任务是:

8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向司法部呈递了“关于在我校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报告”([84]校办字第68号),在所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方案与规划要点(草案)”中设定了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中心任务“搜集、整理法律古籍,对有关古籍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翻译及编纂、研究工作”,下分“普查与编目”、“摘要与汇编”、“专题考证”三大类,并拟定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名单,其中已有成员包括高潮、马建石、赵宗乾(后仍留任语文教研室)、王思敏、杨育棠、张大元、郭淑华、白玉荣、沈厚铎、徐世虹、姚佑椿等十一人。

11月21日,司法部批复中国政法大学,同意成立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直属校部,为处级单位,编制暂定20人,并将此函抄送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正式成立。

12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下达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经费的通知”,从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补助基金中拨付0.5万元,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补助费。1985年3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任命高潮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马建石为副所长。至此,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所有建制最终完成,开启了此后四十年整理、研究法律古籍的历程。

THE END
1.>法律图书馆召开“法图在身边”读者座谈会在交流环节中,师生代表一一发言,他们对法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表示赞赏和感谢,同时就法律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专题书目、信息共享、设备设施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座谈中,大家交流深入,充分地反映问题。其中,教师顾问陈新宇老师肯定法律图书馆复制早期政法类学位论文对其研究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建议图书馆继续对馆藏清华早期毕业https://oaportal.lib.tsinghua.edu.cn/sy_login/showinfo.do?id=26eff891935f8c5c0193628c59d302ae&type=gnkx
2.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的详细情况及周边环境,城市吧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示意图、交通指引、词条、问答以及周边地址名录等,让您轻松规划行程。同时,携程旅行为您提供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周边酒店预订服务,包括豪华酒店、精致客栈、舒适公寓、温馨民宿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旅社等多种住宿选择。您https://bj.city8.com/zhuanyejigou/60179867_5PSV.html
3.清华大学2021年7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告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物业采购品目采购需求概况预算金额(万元)预计采购日期备注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楼物业管理服务项目 C1204物业管理服务详见项目详情 660.***年07月详见项目详情 本次公开的采购意向是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初步安排,具体采购项目情况以相关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为准。 本招标项目https://www.zbytb.com/s-zb-14080457.html
4.国内部分法律图书馆概况作者将会继续跟踪各地法律图书馆的新踪迹,不断为其补充新的内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汇集的方式,激发全国法律图书馆同行扩大宣传自己的勇气,积极组织起来,为组建未来全国性的法律图书馆学会作努力。 1.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中国政法大学在学院路校区和昌平校区分别建有图书馆。学院路校区图书馆1987年落成,面积为6900平方http://iolaw.cssn.cn/tsgzwfltsg/200606/t20060612_4598280.shtml
5.张群:清华图书与法学图书馆张书克:我见到的几本清华图书馆旧藏法律图书 《读书》杂志二○○四年第一期有张群先生的文章《清华图书与法学图书馆》,其中提及曾经受命整理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收藏的清华大学外文图书。这批图书计有近万册之多,并且门类齐全、皆属一流的版本。 今年四月,我在北京琉璃厂举行的古旧书市上,也见到了几本清华大学图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433705/
6.法学图书馆简史在初创与基本建设阶段,资料和图书的入藏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是1958年和1959年6月26日先后接收了清华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方交通大学)等在院校调整前的藏书;二是1959年接收了被撤消的国务院法制局、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法律出版社等单位移交的藏书;三是通过一般收购入藏法律基础知识及理论方面的图书(约1万余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5106
7.2025年清华法学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盛世清北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于2024年9月11日上午8:30-11:30在法学院法律图书馆楼104室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 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审查时核验下列证件: (1)清华大学2025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http://www.ssthupku.com/mobile.php/Index/newslook/id/25/newid/12379.html
8.法学排名及法学介绍6篇(全文)学院简介:经过三十多年的恢复重建与发展,武汉大学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一方重镇。于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各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稳定合理的学术梯队。法学院图书馆1999年12月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资料托存图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l2y8mf6.html
9.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2014年,Kokai工作室赢得了国际建筑和室内设计竞赛,获得建立北京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的资格。 该建筑包括三个功能 : 研究,教学和办公空间 。整体建筑由一系列空隙定义和连接,是这所著名大学的一栋标志性建筑。 东南立面 该设施的设计是垂直分层,从较低层的开放式和公共层移动到私人封闭式顶层。图书馆的两个入口处于不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1899885939086725&wfr=spider&for=pc
10.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杂志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主管2005年第03期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国际刊号:暂无 国内刊号:暂无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期刊分类:https://www.haofabiao.com/flwxxxyyj/200503/
11.馆员荐书十二月图书推荐:读法明理馆藏地点:威海市图书馆五楼社会科学馆21号架 简介: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剖析和处理案例。书中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https://wap.whggwly.com/news/info/5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