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与刑事法治理念契合

制度的开展以理念为先导,缺失正确的司法理念指导,法律制度的革新只会片面性的流于表面。基于此,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12至14周岁的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必须与刑事法治理念相契合,同时,刑事法治理念并非是一个空中楼阁的空泛概念,具体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人权保障、形式理性和程序正义。很大程度上,刑事政策观的确立也会牵引刑法理论的嬗变:刑事政策是刑法的灵魂与核心,刑法是刑事政策的条文化与定型化。因此,实现刑事法治的前提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必须在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完成。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阈下的未成年情节犯

刑事政策对我国刑法中确立未成年情节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宽大与严惩相结合的政策思想也是“宽严相济精神”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直接体现。具体而言,将严重危害社会、具有可罚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且规定较重的法定刑,对较轻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规定轻的法定刑,将轻微社会危害性行为非犯罪化。12至14周岁情节犯的特点之一便是刑法规范中“情节恶劣”内涵的开放性与模糊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或许并非立法者被动选择的后果。恰恰相反,正是基于目前我国少年司法保护正处于起步阶段,立法者有意为之,积极主动地选择并利用刑法规范的模糊性,加大司法人员根据具体案件进行具体评判的裁量权,以实现“轻轻重重”保护与预防双重立法目标。

对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严重恶劣犯罪的予以刑事处罚,除改造功能之外,更是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对犯罪人刑法上的否定性评价达到对潜在的犯罪人起到威慑、教育作用,鼓励社会成员同犯罪作斗争,抚慰被害人及其亲友。

二、罪刑法定视阈下的未成年情节犯

罪刑法定是针对罪行擅断而衍生出的制度原则,其目的在于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就竭力主张罪刑法定是刑事政策所不可逾越的樊篱,他认为,不得为了公共利益而无原则地牺牲个人自由;预防犯罪比处罚更有价值。这就意味着对国家刑罚权需加以严格限制,显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刑罚限制机能,也对法律规范的明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情节犯中普遍存在的“情节恶劣”等模糊性表述是否意味着刑法明确性与情节犯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有学者认为,刑事不法行为之法律条件及其法律效果之种类与程度之规定务必力求明确性。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复杂导致对法律适用后果缺乏可预见性,更是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本身结构存在复杂性——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不同之处在于其个体差异性更加巨大,对具体案件的主客观事实判断需要更加专业司法人员进行全方面综合判断。

三、罪刑均衡视阈下的未成年情节犯

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刑罚轻重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讨论罪刑均衡制度下的未成年人情节犯,难以避开少年刑事司法理念的探讨。基于未成年罪犯主体特殊性,我国刑法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从来秉持“特殊保护”的福利主义,换言之,在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总是牺牲一部分社会公众安全保护作为对未成年犯的福利。随着低龄未成年犯罪案件进入公众视野,责任主义所主张的“可责性”逐渐恢复,这也是导致此次刑法修正案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力动因之一。显然,在12至14周岁未成年犯“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情节恶劣”案件中讨论罪刑均衡具有更高难度系数,因为在衡量所犯之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程度上,必须考察犯罪人的认知水平所决定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这部分的考察是立法层面无法实现的,需要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大量运用。

在判断未成年情节犯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之前,必须对犯罪人的情况进行考察,也即进行人格调查,是为实行依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量刑原则的前提。因为刑法中的行为都是由人作出的,而且在评价行为整体社会危害性的时候也不能孤立的仅仅从行为本身去考察,必须把影响行为人的有关事实纳入情节的研究范畴。在我国,虽然考察犯罪人的个人情况模式具有多样性,但大致认为可以分为四类:犯罪人的基本情况;犯罪前的表现;犯罪中的情况以及犯罪后的态度。当然未成年情节犯的考察需要更加具体,必须进行严密的社会调查和分析论证,如参照《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同时适用《中国罪犯心理评估个性分测验》作为犯罪心理评估参考。

THE END
1.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是多少?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是多少?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是14周岁。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4周岁。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https://m.66law.cn/v/wenda/1977899.aspx
2.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周岁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十二周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685167.html
3.我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年龄是多少岁?近年来,未成年人实施的恶性刑事案件频频见诸报端,社会各界对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也越来越大。那么我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年龄是多少岁? 律师解答:故意杀人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起点是年满十二周岁。但是如果要追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人的刑事责任,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160155
4.我国最低判刑年龄是多少年的呢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对于我国最低判刑年龄是多少年的呢也是着重关注的,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法构网法律咨询在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最低年龄? https://www.fljg.com/xsss/328016.html
5.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已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https://www.shuashuati.com/ti/74317044d3a94f3085868f7dc6bbb8c1.html?fm=bdbds
6.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研究近几年,新闻媒体中不乏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的恶性行为的报道,由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且我国针对该类未成年人的处遇措施未能发挥作用,最终只能释放,这种结果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认为,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已经不适应我国国情,应该予以降低,以应对犯罪低龄化的现象。本文分为三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案情介绍及争议观点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0749061.nh.html
7.法制生活报本文旨在思考修正后的刑法第十七条的理解与适用、国外做法的比较,并探索进一步完善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方案。关键词: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最新修改理解与适用国外做法再思考 一、修正后刑法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https://szb.fzshb.cn/fzshb/20211103/mhtml/page_06_content_002.htm
8.论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针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刑法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体系。其次,针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方法来应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渐严峻的现状,从而更好的用法治理论来指导司法实践工作的开展。再次,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未http://scdyz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17/05/id/2870058.shtml
9.我国修法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调整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krJLa7bVEGgHKqj4tEuX201012
10.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之反思【摘要】:我国现行刑法只规定了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这是不完善的。从自然规律、刑罚目的等各方面进行考察 ,刑法都应规定刑事责任的最高年龄。在完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无刑事责任的年老者的危害行为的处置可参照对未成年人危害行为的处置办法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XF200306003.htm
11.长安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但是,2016年从1月2日起,他年满14周岁,对于故意杀人、抢劫等八种犯罪行为就将负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检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年龄不明的,可以委托进行骨龄鉴定或其他科学鉴定。 ———分界线——— 降低最低刑责年龄可能减少未成年犯罪吗?欢迎观网读者讨论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1_27_349390.shtml
12.12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将负刑责适用条件非常严格新闻频道草案二审稿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在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时草案二审稿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01227/39118043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