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

作者:梁云宝,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摘要:民法典绿色原则促进了民法与刑法在修复生态环境上的互相渗透。晚近以来,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增速明显,在修复措施上灵活多样,且修复生态环境是刑罚轻缓化处理的重要依据。但是,刑法与民法在修复生态环境上存在衔接不畅、修复方式相互之间隐性排斥、包含违背刑法基本原理的内容等明显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刑法对修复生态环境作出准确定位。现有的量刑情节说、刑罚种类说、非刑罚处罚措施说等都存在一定缺陷,要使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附带民事裁判真正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原则的利器,应以行为人修复生态环境的自愿性、真诚性为前提,以《刑法》第13条“但书”、量刑根据条款中的“情节”、缓刑和社区矫正适用条件为依据,将修复生态环境定位为刑罚轻缓化事由,并在入罪时将其纳入社区矫正方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一般认为,这是我国民法对绿色原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持这一规定不变,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有重大意义。2019年6月5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环境损害规定》)第11条规定:“被告违反法律法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具体案情,合理判决被告承担修复生态环境、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2020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全国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其中,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益正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吕顺体等16人污染环境案的典型意义之一是,“通过检察办案,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修复生态环境以一种新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有力地将我国民法的绿色原则付诸实践。但是,晚近以来的刑事司法案例显示,刑法与民法在修复生态环境上存在衔接不畅、修复方式之间的隐性排斥、包含违背刑法基本原理的内容等明显问题,这冲击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原则的功效。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一、晚近以来修复生态环境刑事裁判的现状

(一)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数量不大罪名集中但增速显著

通过刑事裁判附带性地修复生态环境是我国晚近以来才有的司法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制于那个时期我国经济、法律、文化等发展的时代局限性,即便出现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也鲜见通过刑事裁判附带性地修复生态环境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司法实践中开始出现了零星的判例,且集中在与“补植(种)复绿”有关的涉林类案件上。进入本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飞速发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不断向涉林案件之外的非法采矿、土地污染、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领域扩张,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现象陡增,但恢复性司法理念及其实践在我国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法和司法上的滞后使得常态化地通过刑事裁判附带修复生态环境不具有现实性。近年来,如表1所示,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数量并不大,但通过刑事裁判附带性地修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常态化方式。

不过,1836份裁判文书显示,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覆盖的罪名较为集中,这些罪名主要是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罪名,但也有极少部分其他章节的罪名。具言之,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15个罪名中除了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这一罪名外,迄今为止其他14个罪名的刑事裁判文书都涉及要求行为人修复生态环境。在其他覆盖的罪名上,除去共同犯罪、犯罪竞合等场合所涉及的实质上不相干的罪名外,主要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放火罪、失火罪三种。

此外,如果说之前刑事裁判在修复生态环境的方式上存在混乱的话,那么,如今这一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刑事裁判附带性地修复生态环境成为了常态化的方式。的确,之前的审判实践中存在变相以刑事裁判或直接以刑事裁判作出修复生态环境的现象。这引起了理论和实务上的争议。例如,有学者针对通过刑事裁判而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判处被告人“义务造林10亩”的做法就指出:“在一宗上诉的刑事案件中,以刑事裁决的方式将‘种树’作为现行法之外的‘刑罚’方式,就与‘罪刑法定’发生了背离。”对此,反驳的意见主张刑事裁判判决生态修复是具有法律依据的,并不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随着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公益诉讼的修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方式被视为已经能够根本性地解决这一争议。在当前,反对的意见并未得到理论和实务中多数人的支持。总之,刑事裁判附带性地修复生态环境目前已经成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案刑事司法实践的常态化方式。

(二)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在修复措施上灵活多样

在附带修复生态环境的刑事裁判中,修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总体上呈现出灵活多样的态势。具言之,修复生态环境的措施通常可以划分为非金钱化修复措施和金钱化修复措施。其中,非金钱化修复措施,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非货币化的方式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之不同,金钱化修复措施,是指行为人以货币化的方式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修复。

比较而言,非金钱化修复措施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补植(种)复绿、巡山管护、增殖放流、复垦土地、修复土壤、净化水域等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例如,在贾老虎故意毁坏财物案中,针对被告人贾老虎破坏铁路防护林的行为,法院在判决被告人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同时,责令其承担非金钱化修复生态环境责任,即在已死亡油松的位置补植24株新树苗,且对其补植的油松树苗承担3年的管护责任,并保证补种树木当年存活率达到90%。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非金钱化修复措施可以适应不同犯罪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需要的修复,这体现了修复措施的灵活性。其中,补植(种)复绿更是包含了原地补植、异地补植、自行补植、代为补植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晚近的司法实践中,金钱化修复措施主要是以《环境损害规定》等规定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名义存在。在俞加宝、黄登霞非法捕捞水产品这一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被告人在案件审理期间自愿缴纳生态修复费用2000元,可谓金钱化修复措施的适例。当然,“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在具体的个案中称谓不尽一致,如生态修复费(用)、环境处置费(用)、污染修复费用等。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中国大陆的刑事法律体系,是中国刑事司法的基本法律。刑法最新版于2015年7月1日颁布实施,包括总则、犯罪、刑罚、附则四个部分,共计413条。下面将对刑法最新版进行详细介绍。 总则 总则部分包括了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构成、刑罚、刑事责任、刑事程序等https://www.fljg.com/baike/44854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最新版)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 【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https://pfw.scun.edu.cn/info/1058/1100.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最新修正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 显示更多>> 内容简介 本书特邀国家优选立法机构——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的立法专家组织编写。本书此次是在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适应了我国刑法发展现状。本书详细讲解我国刑法对总则和分则及附则进行的规定https://fenxiao.winxuan.com/product/1202296684
4.2023年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2023年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http://www.lnky.gov.cn/kaiyuan/xzgk/jgzzrmzf/zdlyxxgk/aqsc/2023121510463154410/index.html
5.法律出版社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典:含刑法修正案八(最新升级版苏宁易购为您提供法律出版社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典:含刑法修正案八(最新升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整编·应参数对比,让您了解法律出版社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典:含刑法修正案八(最新升级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整编·应哪个好,让您选择更喜欢的商品https://www.suning.com/prdCom/0070125173-124184373_0000000000-102766752_0-0_0-0.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年12月29日修正版全文,修正内容2024年3月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https://www.lawbus.net/articles/169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七十五条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68114&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