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简称刑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承受的刑法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以下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刑事处罚不仅包括主刑,还包括附加刑,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些附加刑可单独适用,也可与主刑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刑事犯罪的刑罚期限取决于具体罪名、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等因素,合同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诈骗罪数额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刑事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具体刑罚期限应根据犯罪行为和犯罪情节来决定。
刑事犯罪的判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行为、犯罪情节、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刑事犯罪的判刑标准如下:
1.管制: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
2.拘役: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
3.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最高不超过三十五年。
4.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5.死刑:极刑,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判刑标准还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触犯刑法构成刑事犯罪者,除了要依法受到刑罚处罚外,还会受到以下处分:
1.开除学籍:对于在校学生,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将予以开除学籍处分。
2.开除公职:对于公职人员,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将予以开除处分。
3.企业自行处理:对于私企员工,企业可自行处理。
4.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对于党员,若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党组织可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处分。
5.驱逐出境: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予以驱逐出境。
刑事处罚的标准主要依据犯罪行为、犯罪情节、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刑事处罚标准:
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均负刑事责任。
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均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5.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