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中国法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事业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积极发挥行业枢纽作用推动法律信息事业健康发展
记者|任文岱
责编|郭新磊
正文共2373个字,预计阅读需7分钟▼
如何快速精准地找到真实可靠的法律信息,如何甄选恰当的关键词进行法律检索,如何验证检索结果科学有效?现如今,培养信息素养、提高检索技能、培养好的检索习惯成为数字时代每个法律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
作为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领域研究的专业平台,近年来,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聚焦行业前沿,积极发挥行业枢纽作用,助推法律检索教育、教学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助力法治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
推动法律信息事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
“成立该研究会,旨在通过这样一个学术性团体,进一步加强各法律图书馆及各类法律信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并且通过搭建平台,努力推动北京地区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事业发展。”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于丽英介绍。
于丽英表示,在研究会成立之前,通过国内外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领域多年的交流、研究与探讨,我国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工作者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如何有效地协调各类型法律图书馆和法律网站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如何科学地开展对法律文献信息领域的研究,如何有力地支持、维护并推动法律文献与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通过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获得统一性的指导与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会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加强北京地区各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工作者之间的业务联系,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献信息工作交流与研究活动,培养适合中国法治建设事业需要的法律信息专业服务队伍和学术力量,推动中国法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事业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中国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
助推法律检索教学发展
于丽英表示,法律信息素养教育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法律检索教育。法律检索能力也是法律专业人员的必备素养。因此,法律检索教学一直是研究会会员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主办的2022年法律检索论坛上,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多年的法律检索一线教学经验,从法律检索教学的体系化、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精准定制、检索技巧方法等宏观、微观角度,对我国法律检索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积极发挥行业枢纽作用
原标题:《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积极发挥行业枢纽作用推动法律信息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