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什么党建动态党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

地位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所有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位置,是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明确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像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劳动权等权利,以及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纳税等义务.

作用

保障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明确确认和有效保障,如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不受侵犯.

规范国家权力: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公共权力,使其在宪法的轨道上行使,避免权力的滥用.

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如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基本框架,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制定与修改

其制定和修改需要特定的程序。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之后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做了五次修正,使宪法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相山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滨湖校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THE END
1.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长期以来,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法学学科形成了总论和分论并行的知识框架,并或多或少同步体现到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围绕法律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前沿问题,用总论研究指导分论探讨,在分论研究中提炼总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法学理论的系统性,不断发展新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成为构建中国自主https://www.chinalaw.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412/t20241206_510787.html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摘要】:<正>福建林飞龙: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请问--我国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法规构成。就像一棵大树,宪法是树身,树身上有七条主干,即七个法律部门: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民法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和程序类法律。在主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SBZ201005015.htm
3.美国的小企业重整程序该如何嵌入中国目前的企业破产法律体系因此,如果中国破产法律体系将来真的要引入小规模经营重整程序,应认真考虑以债务人自行管理为基本原则,同时指定管理人对重整过程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严重违反上述《纪要》第111条所规定之情形的,管理人得申请接管或转入破产清算程序。但这就意味着,整个现行的中国企业破产重整体制及其文化都要转变方向,而在公众普遍对债务http://ydylflfwcxzx.com/ListDetail.aspx?Iid=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