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评论》2023年第6期要目专论述评民事诉讼法

【专论一·聚焦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崔建远

3.合同效力的类型界分

许德风

4.债之保全和转让规则的发展与创新

龙俊

5.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的重要发展及释评

于飞

【专论二·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6.民事诉讼实践法学研究的创新方向与重点任务

景汉朝

7.《民事诉讼法》涉外编修改条款之述评与解读

沈红雨、郭载宇

8.论民事裁定的逻辑结构与效力基础

——围绕《民事诉讼法》第157条展开

傅郁林

9.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三重困境与出路

范怡倩

【思想·大数据时代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

10.数据行为的经济法规制

张守文

11.数据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申卫星

12.数据产权“双阶二元结构”的证成与建构

张素华、王年

13.网络反爬虫措施的法律定性

崔国斌

14.论人工智能促进型的数据制度

丁晓东

【影像】

15.张彭春:近代国际人权舞台上的中国人

化国宇

【策略】

16.刑事在线审判的正当性反思

崔鲲鹏

17.国际商事争议中禁止仲裁令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于秋磊

检察公益诉讼中的法理问题

作者:徐显明(中国法学会)

作者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改革背景、形成步骤、法理问题、创新价值等方面对检察公益诉讼进行了精辟阐述,指出检察公益诉讼中的法理问题已经解决,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尽快制定法律。

【专论一】

聚焦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而《民法典》各编中最能体现其市场经济属性的就是合同编。合同编中理论意义最大、实践价值最高的部分是第一分编通则。在《民法典》的立法规划中,合同编通则既要发挥合同法总则的作用,又要发挥债法总则的作用。正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合同编通则既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又关系到我国民法学理论体系能否自洽建构。

2023年12月5日,《民法典》通过后三年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13号)(以下称《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意义重大。一方面它意味着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了近三十年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和“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大量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均得到了更新;另一方面,作为对《民法典》的权威解释,众多制度设计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对重大争议问题的关切和回应。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德风《合同效力的类型界分》一文主要聚焦司法解释的第三章“合同的效力”,提出应区分无效与其他瑕疵,区分违法、背俗无效与违反类型强制无效,合同的批准生效规则也应类型化地考察等观点,对于准确认识合同效力、正确适用司法解释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龙俊《债之保全和转让规则的发展与创新》一文,聚焦司法解释的第五章“合同的保全”和第六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高度肯定了代位权诉讼与仲裁协议的关系、撤销权行使的法律后果、债权多重转让中善意债务人的保护以及让与通知的形式要求这几项规则的重大创新,并对连环撤销问题和一般性债权多重转让规则的制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于飞《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的重要发展及释评》一文,聚焦司法解释的第七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第八章“违约责任”,重点阐释了协议解除的认定、法定抵销的溯及力否定、侵权之债的抵销限制、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违约金的酌减这几项规则的新发展,并解读了其中的法理基础,明确了解释的适用方法。

【专论二】

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民事诉讼法第五次修正决定即将施行之际,本刊特别约请四位学者,分别撰文就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及实践中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研究。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撰写《民事诉讼实践法学研究的创新方向与重点任务》一文。作者结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诉讼实践法学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该文对如何创新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践法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十大重点任务”,旨在切实解决中国之治中的治理问题,为世界法律制度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最高人民法院沈红雨、郭载宇两位法官合作撰文《〈民事诉讼法〉涉外编修改条款之述评与解读》,从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涉外编修改的重大意义、涉外编修改的重要条款几个维度,对此次修法的重点进行了全面述评与系统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法官范怡倩《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三重困境与出路》一文,则从理论困境、制度困境、实践困境三个维度,研究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寻求突破困境的进路、整合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二者优势,最终形成既符合司法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新型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提出了独到见解。

【思想】

大数据时代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

2022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该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目标,强调要“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与数据上的财产权益有关的争议案件频繁发生,这与迄今学术研究对于应否在数据上确权、数据财产的初始权利归属和权利架构形式等一系列基础问题尚存在重大理论分歧有着密切关联。

数据行为的经济法规制

作者: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

数据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作者: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数据产权制度是整个数据基础制度构建的逻辑起点,如何将《数据二十条》中的政策语言转化为法律语言,使得数据三权分置方案这一纸面上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法律上的权利,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

借鉴土地生产要素市场化路径,本文提出在数据所有权和数据用益权两权分离的基础上,以数据用益权为基础性权利,将数据三权分置方案纳入数据产权分立的理论框架中,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可以被视为各阶段数据用益权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形成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数据确权思路。

数据产权“双阶二元结构”的证成与建构

作者:张素华、王年(武汉大学法学院)

网络反爬虫措施的法律定性

作者:崔国斌(清华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网络平台面向公众提供数据服务时,常常综合采用各种反爬虫措施,限制用户使用爬虫工具批量下载平台数据,以维持自身对平台数据的有效控制。用户使用爬虫工具获取原本可以人工访问的平台数据,可以扩大数据收集的规模,并节省成本。

在平台与用户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不应无条件地保护平台采取的技术措施,相反,应维持技术措施的有效性门槛,避免过度增加社会成本。反爬虫措施本身是否直接受法律保护(禁止规避),与平台是否对底层数据享有法定权益以及使用数据的行为是否侵害该权益,并无直接关系。平台限制爬虫的“机器人协议”并非有效的技术措施,并不直接受到法律保护。平台识别和封禁网络爬虫的技术措施,也可以通过变换IP地址、注册更多账户、模仿人工验证等方式被合理规避,这有助于维护用户在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

论人工智能促进型的数据制度

作者:丁晓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数据融合汇聚不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而且对消除人工智能偏见、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若干制度、著作权许可、企业数据围墙可能妨碍数据汇聚。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效与传统路径依赖。法律应注重从数据事前确权迈向数据事后确权,建构数据合理使用机制,重构数据的公共性。

对个人信息与著作权作品,应在数据收集端适度放宽。对企业数据,应允许符合行为规范的数据爬虫,减轻某些法律责任,发挥数据爬虫的桥梁作用。同时,法律应强化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的事中事后保护责任,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整体数据库的剽窃性利用。数据汇聚类似水库对于水滴的汇聚,应探索符合大规模微型权益融合的数据法律制度。

2023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75周年。《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的基本法之一,也是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时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的中国代表张彭春,是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也是起草委员会中唯一能代表亚洲立场的起草人。联合国评价他对宣言的贡献:“他通过采用儒家学说的各种理论使不同思想派别达成妥协,从而能够向其他代表解释中国的人权观念并在辩论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僵局。”

本期影像《张彭春:近代国际人权舞台上的中国人》即用图文记述了张彭春的人生经历和他在国际人权舞台上发挥的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化国宇撰文并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崔鲲鹏撰写《刑事在线审判的正当性反思》。正当性是开展刑事在线审判对策性研究之前首先需要论证的问题,其决定着刑事在线审判的发展走向。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出发,一方面,直接言词原则在刑事在线审判中受到冲击,有效辩护权在刑事在线审判中被克减,刑事在线审判因未达到“最低限度程序公正标准”而不满足程序公正之要求;另一方面,刑事在线审判在资源配置上需要巨大成本投入,但对诉讼效率提升作用有限,其因未达到“帕累托最优”而不满足程序经济之要求。

只有在出于公共利益保护之目的,满足基本权干预的比例原则与立法的法律保留原则要求之前提的特殊情形中,刑事在线审判的适用方具正当性,除此之外,刑事审判的场域应限定在实体法庭之中。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4-12-06 人民日报 | 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写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2024-12-06 新华社评论员: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写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2024-12-06 新华网 |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深入人心 2024-12-04 法治日报 |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pljj/index.html
2.中国律师观察网曾繁华:新中国70华诞暨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中国法律年鉴》年鉴人物——2019年度优秀民商法专业律师2020年3月18日 律师风采 More 李晓东:建党百年《中国当代优秀律师》——年度优秀公司法专业律师2020年8月3日 律师风采 More 薛少卿: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法律年鉴》年鉴人物——2018年度优秀刑辩律师2020https://www.fahejia.com/lawyer?id=ce787c05e83d4b3782676c20aedde040
3.法治时评法治日报:“山寨明星”肆意模仿蹭流量,须在法律范围内表演 2024-07-20 09:32:19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 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2024-07-13 14:47:18 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不妨拿“小过重罚”开刀 2024-07-11 12:28:29 芙蓉国评论丨以法治之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2024-07-05 19https://pf.rednet.cn/channel/8351.html
4.立法·全国生态日,这些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要了解(2024-08-15) 今日热点更多>> ·全国“两会”专题 ·聚焦反家庭暴力法 ·全国生态日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苍山血海》研讨会在京举行 ·直击河南防汛救灾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民法典诞生 http://www.dyzxw.org/html/lf
5.法学首页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wNTCwNCACAAA/page/1.shtml
6.新華法治2/5 福建法院:去年以來訴前化解涉殘疾人案件超1900件 2024-12-04 黑導游獲刑給坑人“套路”亮紅燈 2024-12-04 操控無人機拍攝部隊機密發網上獲刑 2024-12-04 六人毒殺“三有”保護動物獲刑並承擔懲罰性賠償 2024-12-04 以互聯網“雲養牛”為幌子狂攬5億余元 上海警方偵破一起新型互聯網非法集資案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legal
7.人大法律评论2022年02期 349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38K] 《人大法律评论》注释体例 2022年02期 350-352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91K] 下载本期数据 最新动态 更多>> 上传稿件注意事项 汇款注意事项 系统开通公告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https://rdfl.cbpt.cnki.net/
8.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学习领域5:思想道路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习领域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领域7:体育与健康 学习领域8:应用数学基础 学习领域9:物理 学习领域10: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专业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学习领域2:电工基础 学习领域3: 电子CAD 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9.北大法律评论(第21卷·第1辑)最新章节[2] 代表性论文有程雷:《大数据侦查的法律控制》,载《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第156—180、206—207页;裴炜:《数据侦查的程序法规制——基于侦查行为相关性的考察》,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第43—54页;胡铭、龚中航:《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定位与法律规制》,载《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75533/3
1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文书示本(精选6篇)[4]Heungsik Park.韩国的行政公开改革研究[M].上海:华东法律评论,2003. 篇5: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文书示本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施行以来,申请信息公开及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但是在这些案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多。此外,司法实践中原告胜诉的比例较小。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log9f1t.html
11.抖音电商客服考试题内容及大众评审试题4、在评论区发布以下产品广告,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的是? 正确答案:电动牙刷 5、作弊行为千奇百怪,以下评论内容不属于有意作弊的是? 正确答案:看右下角原声就行 6、盲目跟风效仿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造成自己或他人不同程度的受伤? 正确答案:以上行为都存在风险 7、平台禁止赌博相关的违法行为出现,https://www.mmker.cn/article/6760.html
12.国廉评论网—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评论网站国廉评论网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廉政研究委员会调研室承办运营的中文专业评论网站,《国廉评论》的宗旨是:推进廉洁从政,鞭笞现象,弘扬社会正气。国廉评论网要求观察员做好廉政法治调研,用法治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精准评论涉及廉政法治及民生的焦点问题,为党政服务,http://pl.lzhcn.cn/
13.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1期·总第43辑)在线试读电子书购买 纸书购买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评论》设有“对话”、“专论”、“思想”、“判解”、“影像”、“批评”和“策略”等栏目,为中国立法、行政和司法进步提供多元思考的智慧资源。本刊立足于大中华,结合两岸优势,关注四地动态,融汇法洽精英,借鉴国际经验,促进中华法域法律实务及法学交流和进步。 https://www.ilawpress.com/book/detail?id=910491899490470400
14.《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一辑)》(孙巍主编)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一辑)》,作者:孙巍 主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最新《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一辑)》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一辑)》,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0907887.html
15.法律史评论(2019年第1卷/总第12卷).pdf里赞;刘昕杰执行法律史评论(2019年第1卷/总第12卷).pdf-里赞 ;刘昕杰 执行-2019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本书设有“专栏”“专论”“评论”“人物”“史料”五个栏目,主要内容包括:“请旨即行正法”考——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死刑裁判之考察;古代中国的法外施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510/6221055002003145.shtm
16.法律专家《今日影评》解析导演与影视公司纠纷娱乐频道王军也对《今日影评》表示,创作者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强化合同谈判能力,资方则应在对未来电影投资收益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给予创作者更多理解并强化沟通,此外未来可能出台的相应示范文本,也会对指引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主体权利义务有所帮助。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http://fun.youth.cn/gnzx/202207/t20220706_13825477.htm
17.2017年半月谈第8期半月谈2017第8期文章汇总点击下载半月谈2017年第8期精选文章汇总(PDF打印版) 《半月谈》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必备的阅读学习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务员申论备考非常好的资料。 下面是网页阅读版: 2017年半月谈(第8期)(精选) 半月评论:治政务失信须法律亮剑 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qt/201708/92_21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