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推荐丨守护正义,与法同行襄图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不断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全体人民都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全面建成法治社会。12月4日是我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国家宪法日,襄图为大家推荐国家级法治类期刊《法律与生活》,一起守护正义,与法同行。

《法律与生活》创刊于1984年,是由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法律与生活》杂志社有限公司编辑出版并发行的国家级法治类期刊。杂志紧密围绕我国法治建设中心工作和全国政法系统工作重点,秉持“为人民传播法律”的办刊理念,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传播实用法律知识,倡导文明的法治生活方式,歌领典型的英雄模范事迹,谱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片段选读:

……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句话已经连续三年被写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它彰显了检察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毅力。司法人员要准确适用“第二十条”规定,做到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旗帜鲜明地维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剧中检察官韩明从借调到主办、从应提起公诉到坚持不起诉意见的转变,就是上述执法司法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

--2024年5月《<第二十条>,让法律捍卫勇敢的“你”》

《民法典》第1122条第1款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当被继承人的网络虚拟财产符合“合法财产”这一标准时,其应被视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而可以被继承。

但网络虚拟财产的虚拟性、其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及财产性质的争议性,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参照传统财产的继承方式对其处理。因此,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面临很大的困难。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继承的顺利进行,最简单的办法是确保继承人知道全部可继承的虚拟财产,以及相对应的访问方式和权限。因此,虚拟财产持有者可以在其遗嘱中明确说明其虛拟财产的数量及每一项的管理方式,以便继承人能够顺利获取这些遗产。

--2024年4月《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困局与破解之道》

“没有谁能活在真空里”,这句话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全程,牢牢记在程兵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和脑海中,这世是三大队坚持到底、执着追凶的信念所在。

这份底气,源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对应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辦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8种证据形式。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强调,“证据必领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在上述证据中,言词证据、书证、物证等是传统的证据形式,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是伴随互联网、刑侦技术的发展,逐步纳入法律规定的证据光型。不过,这部电影并没有展示高大上的网络科技手段,办案全在细节处,全面展现了一线刑警的日常工作:现场勘验、检查,痕迹提取,犯罪档案库检索,深人街头巷尾排查,进行群众走访,卡口布防,暗线调查等,真实感满满。

--2024年2月《<三大队>:12年、11785公里的“刑警”追凶记》

学位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事关学位体系、学科发展、人才评价标准等,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学位法》共7章45条,包括总则、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子程序、学位质量保障等内

容,……

--2024年7月《<学位法>:为人才强国提供法治保障》

1993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法》,标志着公司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30年后的同一天,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公司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完成了对《公司法》的第六次修改。30年来,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发展完善,必将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THE END
1.让全社会都来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争取创作更多对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治观念有帮助的新闻宣传作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 扫码观看本期访谈视频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1831.shtml
2.这些书的作者都有一个出色的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简介:本书精选“少年商学院”公众号最受欢迎的70篇极具指导意义的热门文章,向读者系统介绍欧美的儿童人文教育方面的信息,向中国精英家庭分享原生态前沿启蒙实验和家长真实体验及感悟。力图将欧美青少年创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以故事化和顾问式的方法,融合并嫁接到中国孩子的教育与学习上。 https://www.jianshu.com/p/4ac1e8f278a2
3.十大最值得关注的法律类微信公众号中国法律评论 有专业的法律出版社经营,内容偏向专业,深度。较适合法律背景的学生,律师,学者等。 公司首席法务官 业界独一无二的,专注于公司法务的公众号,区别于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信息。除了法律相关知识,还提供管理,特别是法务在公司行为中,如何发挥法律的功能,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https://www.douban.com/note/634494293/
4.龙哥风向标2023070420230711GPT拆解在小红书、公众号、即刻等平台发布图文案例,赠送服务/资料进行引流变现。 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直播老照片修复演示,吸引用户询单,赠送资料/免费帮生成一次,引流私域成交。 接单修复老照片,收取一定费用。 所需软件: AI老照片修复工具:可能需要开发或者使用现有的AI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等。 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35918727
5.律师举报神州专车疑点再现滴滴“站台”律师屡做声援查询公开资料,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法律记者沙龙”的拥有者吴飞,是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吴飞本人正是互联网法律记者沙龙的发起人。 在配合“互联网法律记者沙龙”声援吴学益的同时,吴飞本人也在朋友圈多次转发、评论对吴学益有利的消息。其中5月23日,吴飞本人两次分享《举报神州专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20160525627212196.html
6.张明楷: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环球法律评论》2024年第5期转载时烦请注明转自“《环球法律评论》公众号”字样 内容提要:大多数国家刑法规定的行贿罪与受贿罪都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我国刑法中的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则具有双重属性,即二者既可能是对向犯,也可能是独立犯罪,但不是通常的共同犯罪关系,不可能按共同犯罪的一般规定处理。在对向关系的场合,不能将受贿罪的对向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37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