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
A、对真理的不断探索
B、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C、对社会的不懈追求
D、对未来目标的向往
学生答案:B;D
2、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A、道路
B、制度
C、文化
D、理论
学生答案:A;B;C;D
3、信念是()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A、认知
B、情感
C、道德
D、意志
学生答案:A;B;D
4、伟大建党精神是()
A、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B、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C、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D、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对我们要()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A、建设什么样的政府
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C、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D、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学生答案:B;C;D
6、马克思主义提出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公平正义的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的价值追求。
A、最突出
B、最广泛
C、最真实
D、最先进
7、在信念体系中,()。
A、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B、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C、低层次的信念决定高层次的信念
D、高层次的信念服从低层次的信念
学生答案:A;B
8、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括()()()()等。
A、井冈山精神
B、特区精神
C、长征精神
D、抗洪精神
A、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B、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C、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D、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10、信念的多样性表现在()。
A、不同阶段、阶层有不同信念
B、不同团体的人们有不同的信仰
C、不同社会的人们有不同的信仰
D、同一个人有不同的信仰
1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个观点的正确理解有()。
A、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任何人都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D、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12、大学生活相对于过去的中学生活有这些变化()。
A、奋斗目标
B、生活环境
C、校园活动
D、学习方式
E、知识要求
学生答案:A;B;C;D;E
13、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应当如何活着
B、人为什么活着
C、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D、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学生答案:A;B;C
14、大学阶段是()形成的关键时期。
A、世界观
B、人生观
C、婚恋观
D、价值观
15、人生价值包含的基本内容有()。
A、自我价值
B、自然价值
C、社会价值
D、劳动价值
学生答案:A;C
16、习近平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收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具体表现为()
A、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B、历史是一面镜子
C、历史最好的教科书
D、历史是一位智者
1、以下规范性文件将我国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具体化、法律化的是()
A、反分裂国家法
B、国家安全法
C、国防法
D、国法教育法
学生答案:A
2、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本质上还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3、()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创造创新
学生答案:C
4、大学生要切实做到勤学、()、明辩、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A、修德
B、明德
C、讲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其中,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价值追求的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改革、创新、和谐、美丽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6、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
A、基本原则
B、基本制度
C、基本规则
7、()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A、奉献自我
B、奉献社会
C、服务社会
8、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进步的一面。
A、革新
B、科学
C、进取
9、“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总书记朴素又生动的比喻,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深刻揭示了()
A、加强青少年道德修养,必须要注重道德实践
B、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刻,价值观教育要抓早抓实的重要性
C、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
D、青年人要善于明辨是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0、中国传统道德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落后的一面。
A、沉重
B、退步
C、保守
11、“服务人民,()”的思想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A、代表人民
C、忠于人民
12、个人主义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的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
A、落脚点
B、归宿
C、目的
13、“统则强、分则乱。”“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
14、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英雄主义
B、革命道德
C、爱国主义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16、()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17、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A、错误
B、正确
18、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改革奋进
C、改革开放
19、要坚持以我为主、(),批评地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A、为我所用
B、为我所学
C、为我所获
20、信念是认知、情感和()的融合和统一。
A、感情
B、意志
C、认识
21、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的是().
A、社会环境
B、文化传统
C、自然条件
D、风俗习惯
22、文化复古主义是一种正确的对待传统道德的思潮。
23、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A、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24、爱国主义是人民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的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的统一
A、荣誉感
B、自豪感
C、认同感
25、中华文化数千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26、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其宗旨是()
A、国际安全
B、人民安全
C、经济安全
D、政治安全
2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统筹兼顾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D、以人为本
学生答案:D
2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群众服务
C、奉献自我
29、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A、法律规范
B、自觉行为
C、传统美德
D、内心信念
A、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走向
B、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C、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D、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是()
A、改革开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C、马克思主义
32、()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A、艰苦奋斗
B、艰苦朴素
C、勤俭节约
33、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
A、个人修养
B、行为习惯
C、价值观念
34、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个人信仰
B、个人品行
C、内心信念
本站不对内容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免费答案:形考作业所有题目均出自课程讲义中,可自行学习寻找题目答案,预祝大家上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