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7)编纂发行工作的通知

共收录303573条法规今日更新50条法规

发布部门: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中央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1970-01-01

施行日期:1970-01-01

时效性:已失效

关于做好《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7)编纂发行工作的通知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各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机构和检测机构:

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合作下,《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6)已按计划出版发行。2007年,国家认监委将继续编辑出版《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7年卷(以下简称《年鉴》)。新的《年鉴》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编纂质量,更全面深入地反映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和新经验。为做好《年鉴》编纂发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编辑出版《年鉴》的意义

四、着力提高《年鉴》内容的深度和指导性

五、加强《年鉴》编撰队伍建设

另外,各有关单位担任《年鉴》编委委员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名单如有调整,请将调整后的结果同时上报。

六、重视《年鉴》发行工作

国家认监委办公室《年鉴》编纂工作联系人:蔡云飞孙振尚

传真:010-82260809

《年鉴》编辑部联系人:刘美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1:《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7)栏目设置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特载

国务院有关领导,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领导关于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讲话。

第二部分专文

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和地方两局领导关于我国认证认可工作的战略性思考

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下属研究机构关于我国认证认可重大专题的研究成果

四、地方两局关于认证监管、业务建设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总结

五、个人关于我国认证认可重大专题的研究成果

第三部分法制建设

一、立法工作

(一)2006年制定的认证认可部门规章(目录、名称、摘要)

(二)2006年制定的认证认可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名称、摘要)

(三)《合格评定法》起草工作情况介绍

二、法规协调

四、认证认可申诉、投诉的处理

五、认证行政执法指导与行政处罚

六、行政审批

七、认证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第四部分认可

一、认可体系建设

二、监管体系建设

(一)认可监督管理体系的形成

(二)监管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三、认证机构认可约束

(二)认证机构认可新进展

(三)认证机构认可新领域的开拓

(四)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和评估

(五)认证机构认可国际合作

(六)重点课题研究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实验室认可

(二)实验室认可新进展

(三)实验室认可新领域的开拓

(四)实验室的评审

(五)实验室认可监督检查和有效性评价

(六)实验室认可国际合作

(七)重点课题研究

(八)实验室认可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新进展

(九)实验室认可发展规划

(十)基础性建设

(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培训机构认可

(二)培训机构认可新进展

(三)培训机构认可新领域的开拓

(四)培训机构认可国际合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六、各类机构审批

(一)认证机构审批

(二)认证培训机构审批

(三)认证咨询机构审批

第五部分认证

一、管理体系认证

(一)2006年管理体系认证新进展

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概况

2.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概况

3.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概况

4.其他

(二)管理体系认证监管及认证有效性评价

(三)管理体系认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二、产品认证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

1.强制性产品认证最新进展情况

2.强制性产品认证新领域的开拓

3.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及效果评价

4.强制性产品认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5.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进一步做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二)自愿性产品认证

1.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有关规定

2.自愿性产品认证的最新进展情况

3.自愿性产品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4.进一步做好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三、农产品、食品认证

(一)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1.良好农业规范的由来和内涵

2.良好农业规范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实施

(二)有机产品认证

1.有机产品认证简介

2.有机产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有机产品认证发展概况

4.有机产品认证的国际互认

5.有机产品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三)食品质量认证

1.食品质量认证概况

2.食品质量认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食品质量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认证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其新进展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五)饲料产品认证

1.饲料认证产品目录的制定

2.饲料产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饲料产品认证及其新进展

4.饲料产品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六)绿色市场认证

1.绿色市场的内涵

2.绿色市场认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绿色市场认证及其新进展

4.绿色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无公害农产品简介

2.无公害农产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发展概况

4.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八)其他(花卉、森林、绿色食品认证等)

四、人员注册

(二)人员注册新进展

五、认证市场监管(参见前内容)

第六部分注册管理

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管理

(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行政许可制度建设

(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新进展

(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对农业发展的促进

(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二、输美日用陶瓷注册管理

三、应对外国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

四、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管理

(一)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标准法规体系

(二)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评审检查

(三)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新进展

五、食品卫生注册评审员队伍建设

第七部分实验室与检测监管

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制度和标准建设

(一)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二、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行政审批

(二)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验收

(三)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审批

三、对获证实验室开展监督检查

(一)对国家质检中心监督检验

(二)对计量认证实验室监督检查

四、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

五、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专业队伍建设

(一)国家质检中心负责人培训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

(三)中加小农项目:中国西部食品检测人员培训

六、科研工作

七、食品检测体系建设(国际合作)

九、实验室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加强和改善实验室监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第八部分科研与标准建设

一、认证认可科技组织与管理

二、认证认可标准化组织与管理

三、检验检疫标准化组织与管理

四、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新进展

五、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新进展

六、科研与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第九部分行业自律

一、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二、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管理体系认证价格暂行规定

三、认证审核员转换执业机构暂行规定

第十部分国际合作

一、合理推进国际互认

二、积极应对技术壁垒

三、充分开展国际对话

四、大力参与规则制定

五、努力扩大对外影响

六、紧密跟踪国际趋势

第十一部分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

一、第五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有关领导讲话

二、第五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

三、2006年有关部委开展认证工作的情况

第十二部分地方认证监督管理

一、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出口食品注册登记管理

1.出口食品注册登记开展概况

2.出口食品注册登记对地方农业发展的促进

3.出口食品注册登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出口商品质量监管

(三)认证监管

1.地方认证开展概况

2.认证监管工作的开展

3.认证有效性评价

4.认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5.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四)实验室监管

(五)认证监管基础建设

(六)其他

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认证监管

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二)实验室监管

(三)认证监管基础建设

(四)其他

一、认证机构发展概况

二、认证培训机构发展概况

三、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发展概况

第十四部分认证实效

地方两局各提供1~2家具有典型意义的认证单位并组织撰写稿件。

第十五部分法规

一、部门规章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十六部分大事记

第十七部分综合工作

第十八部分统计资料

一、产品认证统计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统计

三、计量认证实验室统计

四、卫生注册统计

五、认证人员统计

第十九部分附录

一、2006年国家认监委发布的重要公告

五、主要机构和标准体系名称中英文对照

附件2:《中国认证认可年鉴》(2007)编写规范及撰写要求

一、《年鉴》的性质

《年鉴》是逐年记载中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进程的编年史册。为便于读者查阅,《年鉴》在编辑体例上兼有工具书的特点,因此也可称之为史册性工具书。

(二)突出资料性。一是资料要丰富翔实,即通过丰富的资料介绍发展过程,同时所引用的资料要准确可靠;二是资料要全面系统,反映某项事件的资料要有较强的概全率,不轻易遗漏任何重要的方面;三是注意重要资料的年度可比性,即上下年间同一事件的基本资料要相互衔接和大致对应,以便读者作前后对比;四是强调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力戒空洞宣传。

(三)突出特点和重点。要力求反映我国认证认可事业每年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国家认监委和地方两局每年工作的侧重点,避免千篇一律、年年雷同。

(六)严格把握内容的年度性。当年出版的《年鉴》,介绍的是上年发生的情况。选材以年度为限,逐年更新内容。除做历史比较外,一般不追述历史。

三、文字规范的几个问题:

1.称谓一律使用第三人称,如"我国"用"中国"。人物一般直接称其姓名,后面不加"同志"、"先生"等称谓,必要时可加职务或职称。部门、行业一般直称"某某部门"、"某某行业",而不称"某某系统"、"某某战线"、"有关部门"、"各部门"。

3.数字用法数字除特殊情况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如"7人(次)"、"20件"、"100辆"、"1230平方米"等。但叙述文字中的数字或者并非表示科学计量和不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应使用汉字,如"一个人"、"五条意见"、"十项规定"、"八五计划"、"七八十种之多"等,倍数、成数、分数、百分数、千分数用阿拉伯数字,但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百万分之几等要用汉字表示。

4.统计数字在五位数(某些需精确统计及附表中的数字可以例外)以上的,分别作如下处理:尾数"0"多的改用万、亿为单位,如"240000"写作"24万";尾数"0"少的,改用小数,计算单位取最大值,小数点后按四舍五入法取1~2位数,如"245470万吨"写作"24.55亿吨","12834100公斤"写作"1283.4万公斤"。百分数和千分数中的小数,只取至小数点后一位数。约数可用"约"、"左右"、"上下"、"多"、"余"等表示,但不能叠用,如可用"1000多人"、"约5000字",而不能用"约1000多人"、"约5000字左右"。用小数表述的数据,不用"多"字,如"13万多人"中"多"字要去掉。

5.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公制计量单位。行文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其名称用中文表示;公式中的计量单位使用符号而不用中文名称;附表中的计量单位,一般用使用中文名称,必要时也可使用符号,但同一表格中的用法须一致。

6.标点符号一律按照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准确使用,特别注意破折号和连接号的用法:

破折号"--"书写时占两格,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破折号和括号的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解。

7.书写(打印)格式:

(2)引用文件要严格书写文件标题、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号。公文号中年份使用六角括号"()"。

(3)表格书写。除表头和表体外,表格内不加横线。表中的项目如有母、子项的,子项空一个字另行书写。

表格数据栏内使用符号示意统一为:"…"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表示无该项统计指标数据。

附表注置于表格底线下方。如注只有一项,在说明内容前面和被说明项的右上方加"*"号;如注内容有两项以上,则分别在注内容前面和被注项左上方用①、②、③表示。

(4)行文和表格中的数字,百位与千位数之间、十万与百万位数之间,要空四分之一字格,如,249813675,6与3之间、8与9之间,要空四分之一字格。

THE END
1.中国法律统计年鉴中国法律统计年鉴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https://bbs.pinggu.org/jg/tongji_tongjinianjian_8566439_1.html
2.中国法律年鉴中国统计数据库全国 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2 《中国法律年鉴2022》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案件情况统计表;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管辖案件情况统计表;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刑事案件情况统计表;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情况统计表 12月20日2,573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2022 https://www.shujuku.org/tag/%E4%B8%AD%E5%9B%BD%E6%B3%95%E5%BE%8B%E5%B9%B4%E9%89%B4/
3.《中国法律年鉴2022》《中国法律年鉴》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法治类大型文献,忠实记录了我国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学教育与研究等领域法治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辉煌历程,已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忠实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历史印记、全方位展示我国法治建设伟大成就的高端平台、交流分享法治建设经http://www.tjnjw.com/hangyefb/f/zhongguo-falv-nianjian-2022.html
4.报纸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工具书标准统计年鉴法律学术《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CNKI分类法)》 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ISD 《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统计年鉴) http://data.cnki.net/ 《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 http://law.cnki.net/ 《学术图片知识库》 http://image.cnki.net/ https://lib.nefu.edu.cn/info/1224/3626.htm
5.法学研究所图书馆特藏调研报告王仲方还担任过海峡两岸法律问题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兼职教授、律师,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理事长,《中国法律年鉴》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名誉社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法律协会中国理事,美国全美律师协会荣誉会员,法国比较法学会会员。http://iolaw.cssn.cn/gyyd/200809/t20080925_4601389.shtml
6.2017中国法律年鉴严志勇严志勇https://www.yearbookchina.com/navipage-n3018091401001383.html
7.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安安顺市人民政府法律法规《安顺统计年鉴》系《中国统计年鉴》系列丛书,是唯一全面系统反映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性、数据性年刊,是由市人民政府委托市统计局正式出版发行的集统计信息、经济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年刊。该年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我市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成就,具有法定权威性https://code.fabao365.com/law_194116.html
8.法律年鉴中国法学会法律年鉴 法律年鉴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list/index/id/70.html
9.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范文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以及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https://www.gwyoo.com/haowen/283577.html
10.2023年统计年鉴汇总(中国统计年鉴2023)2023年统计年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23,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http://nianjian.xiaze.com/help/nianjian-2023.html
11.(优)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管理出版社,20xx年 2、《灭火基础》,公安部消防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xx年 3、《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蒋军成,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年 4、《中国火灾统计年鉴》,公安部消防局,中国人事出版社https://www.yjbys.com/yingjiyuan/4311861.html
12.中国法律年鉴汇总(1987中国法律年鉴1987年(pdf格式) http://www.shujuquan.com.cn/thread-3610198-1-1.html 中国法律年鉴1987-1997(caj格式) http://www.shujuquan.com.cn/thread-3610220-1-1.html 中国法律年鉴1987-1997(pdf格式) http://www.shujuquan.com.cn/thread-3610199-1-1.html 法律年鉴 数据 统计 数据圈 数据圈https://www.douban.com/note/432278520/
13.数据分享《中国法律年鉴》1987202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法律年鉴》不仅关注法律文本的变化,还深入分析了法律实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它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形式,展现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实际作用,为我们提供了评估法律效果的宝贵视角。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法律年鉴》也经历了数字化转型。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到电子版的普及,使得这部年鉴的https://blog.csdn.net/qq_39719713/article/details/139882858
14.中国法律年鉴20122012中国法律年鉴 年鉴年份:2012 名称:中国法律年鉴 主编:诸葛平 总编 所属省份:全国范围 总编主编单位: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 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是供国内外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情况必备的综合性的大型文献。年鉴以立法、司法为主干,从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宣传、教育和https://www.zgtjnj.org/navibooklist-N2012110016-1.html
15.中国法院年鉴(2023)法信《中国法院年鉴(2023)》记载了2023年人民法院工作情况,包括特载、专文、司法解释、部分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概况、地方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工作情况、案例选载、人民法院大事记、统计资料、附录十个部分,详细全面地梳理了人民法院当年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者https://www.faxin.cn/lib/flBook/fltsContent.aspx?bid=11478
16.澳门免费公开最准的资料,数据资料解释落实V235.192澳门特区政府重视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澳门法务局提供了详细的法律资料,包括基本法、刑法、民法等。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澳门的法律体系,为法律实践提供依据。 统计年鉴 澳门统计局每年出版的《澳门统计年鉴》是一份重要的资料,它汇总了澳门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https://www.sdwanglin.cn/post/17187.html
17.不仅可以查询具体统计指标的多年数据,而且可以找到《中国统计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不仅可以查询具体统计指标的多年数据,而且可以找到《中国统计年鉴》。()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https://www.shuashuati.com/ti/5172b05514a14456959bb9036d3425c8.html
18.中国双碳大数据指数白皮书(2020)数据工匠俱乐部重点工作中还提及“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切实加强组织实施”,要求的是建设MRV体系(碳排放可检测Measurement、可报告Reporting、可核查Verification,实现碳排放数据标准的统一和数据质量的控制)、制定双碳工作政策和治理手段、管理双碳工作的有效实施,据此我们在本指数中设置了指标评价城市双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9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