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12:08:31发布浏览40次信息编号:18449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01年至今,北京众闻律师事务所主任;
教育背景播报
编辑
2001年-2002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投资专业研究生;[2]
1997年至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2]
值班报告
2001年至今,任北京市众闻律师事务所主任;[3]
2004年至今,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4-5]
2007年至今,担任中国判例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
2008年至今,担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2]
2012年至今,任政协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1]
2002年-2005年,北京市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4]
2007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公益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9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市律师协会业务指导和继续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
2003年至今,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生导师;[3]
2007年至今,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3]
2005年至今,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生导师;[2]
2006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
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30]
业务范围广播
主要执业领域为金融、公司、知识产权、诉讼等。
影响诉讼报告
吴戈律师是“中国影响诉讼”[4]的发起人,主张通过个案推动法治。2005年起担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判例法研究会的负责人,每年与《法制日报》联合评选“中国十大影响力诉讼案例”》和《南方周末》。江平教授、高明轩教授、陈光中教授、应松年教授、龚仁仁教授、赵秉志教授、朱素丽教授、王利民教授、王振民教授、王新清教授均参加过中国影响力教授评选活动诉讼形式多样。[4]
政治参与和讨论广播
参与起草立法“法案”的包括
2003年全国人大期间,参与起草《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立法》(第364号)[6],并提交全国人大来自山东、湖北等地的数十名代表;
2003年全国人大期间,参与起草《关于制定公民文明素质教育促进法的立法法案》;[6]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议案》关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6]
《关于保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的建议》关于特殊群体保护;[6]
2013年,他在参加河南省两会时提出“建议政府在孤儿救助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提案。
公益行动报告
吴戈律师参与过的案件包括但不限于:
“6.11”河北省定州市胜村征地大屠杀;[5][7]
《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声誉案例[7]
湖南女教师黄静“裸死”案;[7]
来京经商的河北农民崔英杰刺杀了北京城管队长;[7]
安徽阜阳“白宫”举报人死亡;[7]
李庄案第二季顾问团成员等[7]
名誉播音员
2003年度北京市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
2003年度北京市司法系统先进个人[2]
2003年北京市律师协会最佳专业委员会主任[2]
2004年北京市律师协会最佳专业委员会主任[2]
2005年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全国优秀律师”称号[2]
2007年清华大学优秀法学硕士生导师
2009年荣获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师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
2011年参加中共中央统战部、司法部同心律师团[8]
2011年荣获首届中国时代影响力人物“公益趋势奖”[9]
2013年3月21日入选基本建设领导小组“首都法律高级人才库”
已发表作品播出
《律师思维与办案经验》(2012年1月1日出版,法律出版社)[10]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法制出版社2012年)
参与主编《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指导性案例及审判依据》、《建设工程指导性案例及审判依据》、《公司股权指导性案例及审判依据》等系列书籍(2011年3月1日法制出版社出版)
《中国影响诉讼2009——影响中国的十大著名案例》(法制出版社)[11]
《2008年中国影响力诉讼——影响中国的十大著名案例》(法制出版社)[12]
《2007年中国影响诉讼——影响中国的十大著名案例》(法制出版社)[13]
《中国影响力诉讼2006(上)》(中国检察出版社)[14]
《中国影响力诉讼2006(下)》(中国检察出版社)[15]
《中国影响诉讼2005》(法制出版社)[16]
《律师制度》(海南出版社,1998)(司法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秉志教授审稿);[2]
出版图书广播
学术成果播报
1、《自由与责任》(法制日报,1998年5月11日);[2]
2、论文《律师职业犯罪研究》(1999)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律师职务犯罪研究的专业论文;[2]
3、《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宪法权利的保障》(2002年北京政协研讨会讲话,收录于《宪法论坛》第1卷,2003年11月,中国民航出版社);[2]
4、《宪法第五十一条应当修改》(2002年首届北京律师论坛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
5、《中国的户籍制度亟待改革》(在2002年武汉中国宪法研究年会上的讲话);[2]
6、《户籍,中华农业文明的遗传密码》(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2]
7、《中国农民工权益现状》(2003年中国律师网);[2]
8、《刑罚是通向社会、通向世界的大门》(《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
9、《紧急立法与公民权利保障》(2003年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合肥座谈会上的讲话并担任北京律师协会关于非典的《法律意见》);[2]
10、《中国农民的第三次解放》(2004年在北京大学“基于权利的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表于《凤凰周刊》2004年第9期第142卷);[2]
11、《宪法视野下的三农问题——清理完善农业法律》在联合杂志社与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的“宪法权威与法律统一”论坛上的演讲;[2]
12.《私人律师、政府律师与公益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2]
13、《为什么是影响力诉讼》(法制日报,2006年1月9日);[2]
14、《中国影响力诉讼论坛(2006年卷)》、《重温长征:后法律移植时代新农村法治现状与需要》;[2]
15、《法律援助,人人可及》(2010年北京律师论坛首次入选,后收录于《律师利益冲突管理与公益法律服务》一书中)
不完全统计
媒体报道播出
1.《吴戈:社会需要“三位律师”》[3](2014年11月,法制日报《法律人》杂志专访,记者陈玉峰)
2、《影响力诉讼助推法律进程——专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一届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戈》(2014年8月法制网专题报道)[17]
3、《律师制度恢复30年》(2008年10月30日《民主法制》杂志记者王健)[18]
4、《吴戈:用个案推动法治》(《民主与法制》杂志,2007年9月上半月出版,记者李萌)[19]
5、《全国律师协会建议在刑法中增设奴役罪》(2007年7月《检察日报》发表庄永联记者专访)[20]
6.“打击非法砖窑是否需要奴役罪?”》(2007年7月9日《检察日报》《声音周刊》第148期第5版,记者庄永莲);[21]
7、《律师协会建议查处山西黑砖窑案增设奴役罪》(2007年7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记者陈默);[22]
8、《行动自由,半梦半醒》(2007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五套《城市》栏目播出);
9、《被开除的工会主席》(2007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与法律》节目播出);
10、《唐晓东——失业工会主席》(200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11、《“牙防组”应判什么罪?(北京电视财经节目中心《首都经济报道》2007年5月24日播出)》
12、《最后的尊严》系列(2007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十套社会教育节目《走进科学》播出);
13、《单一户口无法承载社会福利之重》(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4日记者王一军);[23]
14、《北京首个被开除工会主席一审胜诉》(2007年4月1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王一军发表);[24]
15、《谁来维护“工会主席”的权利?》(2007年4月15日《新京报》时事采访,记者陈宝成);[25]
16、《中国人权事业正进入加速期》(2007年3月9日香港《大公报》发表);[26]
17、《公益诉讼:公益还不够》(2007年1月4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记者王宜军);[27]
18、《优秀律师担任法官的新动向》(2006年9月21日发表于香港《大公报》,记者马浩良、蒋兆勇);[28]
19.《立法法案的外包》(2004年4月,《法律与生活》杂志);[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