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理想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案例;数据库;办案水平;中国梦
一、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必要性分析
(一)律师传统办案方式急需改变
(二)律师检索能力需要提高
(三)部分律师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缺少研究、写作习惯
当前,部分律师“仅仅忙于业务,缺乏学习、思考、研究,长期不动笔,这种情况可能在律师中并不少见。”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优秀律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许多律师开庭后,只等裁判文书订卷就万事大吉,“开庭前没有借鉴指导,判决后没有分析总结”,办理案件犹如“黑瞎子掰玉米――掰一棒扔一棒”。许多典型案例资源就这样消声匿迹,律师的办案水平更谈不上提高。
(四)传统心理应有改变
“实践中,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法律适用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强烈质疑”,这也严重影响了律师正常的办案水平。“春江水暖鸭先知”,对司法不公现象,全体律师应当加以重视,发出呼声,采取共同行动,予以抵制,如果律师们能够通过统一的网络案例平台不受区域限制地进行自由、正常、顺畅地沟通,以案例为交流方式,则会发现类似案例在其它法院的审理情况,及时分析,找出对策,合理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的重要性分析
诚然,笔者也深知:不能仅凭案例数据库的建立,一夜之间就会提高所有律师的办案水平和职业素质,但当前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的确具有重要意义:
(一)切实提高律师办案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业务交流,促进律师合作,建立和谐的律师同行关系
正如英国文学家箫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可见,思想的共享是最高的共享,资源的共享是最大的共享。试想,如果建成案例数据库,全国23万律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以案会友”,拓宽办案思路,互道经验教训,开阔视野,加强交流,促进律师区域间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有效积累和传承司法经验和司法知识
美国近代著名法官霍尔姆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律师是一种实务操作性极强的职业,从某种角度上讲,经验比知识更重要。经验来自于实践,需要在“干”中实际体验,即使借鉴他人的经验,也需要从真实的体验中进行验证和感悟”案例便是实践和经验最好的产物,“案例就是活生生的法律,也是行动中的法律。案例研究在我国的立法、司法和法学教育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案例研究对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高法律适用技术和司法裁判质量,促进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见,建立案例数据库,将会给司法界、法学教育界,留下一笔具大的财富――“案例聚宝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有利于维护司法统一,预防和减少司法腐败
“对于司法界黑暗腐败的问题,律师应该说是最先知道的。法律里面的各种问题应该说律师最有亲身体会的,律师是我们司法改革、我们法制建设动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总书记指出:“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是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执法为民,防止司法腐败的必要保证”。建设律师案例数据库,会充分发挥律师“千里眼”、“顺风耳”功能,对提升律师合作,维护司法统一,减少司法腐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当前现有的案例数据库对律师办案的影响
(一)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专门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优点是:典型案例质量高,有代表性。缺点是:案例仅从裁判思路、裁判方法、事实认定、证据审查、法律适用方面构成,但对律师办案的诉讼策略、思路等方面没有述及,而且案例数量少,至2013年2月6日,最高法院才了第四批指导案例,共计16例。
(二)学术法律数据库。如中国民商法律网,优点是:学术性较强,对提高律师的法理水平有所帮助,缺点是:律师的实务性操作较少论及。
(三)商业法律网站数据库。如北大法宝,优点是:对律师业务指导性较强,缺点是:案例多取自法院网,且价格不菲。
(四)律师个人网站。优点是:针对性、借鉴性极强,缺点是:建立个人网站的律师较少,网站内容质量不高,文笔好的律师更是凤毛麟角,有局限性。
四、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的实务操作建议
(一)各律师协会、律师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建成数据库模型,建桥搭线,鼓励、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让数据库成为律师办案的“得力助手”、“智囊团”,有效提升办案水平。
(二)广大律师既是案例数据库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案件不分标的额大小,只要在法律适用、诉讼策略、思路等方面创新独特,均可上传到案例数据库。
(三)案例内容具体化:凡保存到数据库的案例,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案由、案情简介、法律适用、庭审焦点、判决结果、办案心得等方面。
(四)分地区、分步骤地建设数据库:可以参照全国房屋信息联网的办法,先由县、市、省三级建网,最后全国联网,实现资源全国律师共享。
(五)适当借鉴商业网络的激励模式:参考豆丁网,即注册作为会员,谁的案例多,可供免费查询的案例就多,权利与义务对等。
(六)探索多种模式征集优秀典型案例:或律师协会有奖征集,或律师所按收案的案号逐一登记,然后律师协会再选派各专业委员会择优选取。
五、结语
综上,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于中国23万律师有益,于当事人有益,于数亿民众有益。建立全国律师案例数据库,是中国律师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中国律师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要全国律师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终将汇河成海,中国律师梦、法治梦亦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龚再坤.一份厚礼[EB/OL].山东律师网,2013-4-16.
[2]柳.律师执业基本素养[EB/OL].2008-3-10.
[3]龚再坤.青年律师朋友,请沉下心来学习吧[EB/OL].山东律师网,2013-1-8.
[4]王利明.以判例研究促进法学教育的变革[N].法制日报,2011-6-15.
关键词: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薪酬契约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薪酬差距作为一种报酬契约结构,是否会抑制或诱发以报酬契约为动机的盈余管理。根据社会比较理论,高管人员会通过与相似的人进行对比进而产生对薪酬是否公平的认识,这种认知会直接影响高管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高管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及最终行动。如果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制定不合理,高管就可能产生不公平的认知。高管的薪酬大多是建立在会计盈余基础上的,在不公平的感知下,高管不想通过辛苦的努力提高企业盈余进而提高薪酬,而是选择付出较少努力的盈余管理手段提高各项业绩指标,最终达到提高自己薪酬的目的。
不同位置的高管负责不同的经营活动,高管间的技能和特长并不相同,他们对每项经营活动信息的掌握程度是有差距的,所以任何在本文界定范围内的高管都有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和专业特长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高管的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
2.不同股权性质对内部薪酬差距影响盈余管理的作用。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高管人员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国有企业领导的聘任和管理大部分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政府部门对国企高管的薪酬一直存在管制,传统国有企业中有论资排辈、平均化等文化,国企高管的薪酬差距一直没有拉开。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薪酬公平与否对高管人员影响较大,高管们对薪酬是否公平比较敏感。在国企中社会比较理论的特点更容易显现。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更加趋于以企业的会计盈余作为制定高管薪酬的依据,这就为薪酬处于相对不公平位置的高管进行盈余管理改变薪酬提供了条件。所以,在薪酬相差越大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国企,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
假设3:假设其他前提不变,公司是否处于高管的股票期权行权期,对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本文对原始样本的筛选依据:剔除ST企业及金融保险行业的数据样本,原因是金融保险行业薪酬差距过大,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样本,剔除高管薪酬差距为负或者零的样本,剔除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筛选之后,得到剩余2032个样本。本文的所有样本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分析处理采用Excel和SPSS来完成。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1.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DA),为用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出来的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绝对值。
模型如下:
TAt/At-1=a1/At-1+a2(REVt-RECt)/At-1+a3PPEt/At-1+ξt(1)
NDAt/At-1=a1/At-1+a2(REVt-RECt)/At-1+a3PPEt/At-1
(2)
DAt=TAt/At-1-NDAt/At-1(3)
其中,TAt为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即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差,REVt为第t年的营业收入变动额,RECt为第t年的应收账款的变动金额,PPEt为第t年末固定资产原值,ξt为回归方程残差项,表示第t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
2.解释变量。高管内部薪酬差距(GAP),计算公式:GAP=Ln(核心高管平均薪酬-非核心高管平均薪酬)。其中,核心高管平均薪酬=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3;非核心高管平均薪酬=(董事监事及高管报酬总额-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董事监事及高管总人数-3)
3.控制变量。公司成长性(GROWTH)是一个盈余管理的动因。规模(SIZE)较大的公司受到证监会及社会大众的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较高,高管实施盈余管理的难度较大。资产负债率(LEV)、公司偿债能力越低,监管机构对其的监管力度越会加大,因此盈余管理行为会减少。总资产收益率(ROA)越大盈利能力也就越强,高管越容易进行盈余操纵。
4.模型设计。为了验证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建立方程(4)、(5)、(6)分别检验假设1、假设2、假设3。
|DA|=β0+β1GAP+β2ROA+β3SIZE+β4LEV+β5GROWTH
(4)
|DA|=β0+β1GAP+β2SOE+β3GAP×SOE+β4ROA+β5SIZE+β6LEV+β7GROWTH(5)
|DA|=β0+β1GAP+β3EXE+β4GAP×EXE+β5ROA+β6SIZE+β7LEV+β8GROWTH(6)
其中,β0常数项,βi为回归系数(i=1,2,3)。
四、实证过程及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从上页表2可以看出,解释变量GAP平均值是12.77,标准差0.60,表明不同公司薪酬差距有较大差异。被解释变量|DA|平均值0.23,标准差0.25,表明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有较大差异。SOE均值约为0.4,说明国企和非国企数目较为均衡。AOS和EXE的均值分别为0.016和0.014,说明当年处于配股或高管行权期间的公司数目较少。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平均值21.95,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0.43,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4,成长性均值为0.17。
(二)回归结果分析
1.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由上页表3中模型1可知GAP的系数为0.06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结论验证了假设1。
2.不同股权性质对内部薪酬差距影响盈余管理的作用。由表3中模型2可知GAP的系数为0.051,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SOE的系数为-0.447,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小。SOE×GAP的系数为0.034,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结论验证了假设2。
五、结论
本文对2013年在沪深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比较理论可以解释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即高层管团队内薪酬相差的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并进一步分不同情况研究了是否为国有企业以及公司处在特定事件期间对高管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作用。与非国有企业对比来说,国有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是否处在高管股票期权的行使期间,对内部薪酬差距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的调节效应。J
参考文献:
[1]Lazeare,RosenS.Rank-orderTournamentsAsOptimumLaborContract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89(5):841-864.
[2]Adams.TowardanUnderstandingofInequity[J].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63,(5):325-376.
[3]俞震,冯巧根.薪酬差距:对公司盈余管理与经营绩效的影响[J].学海,2010,(1):118-123.
[4]杨志强,王华.公司内部薪酬差距、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行为――基于高管团队内和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的比较分析[J].会计研究,2014,(6):57-65.
[5]戴云.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的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商业会计,2011,(12):65-66.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实物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特点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运而生
二、传统实物、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环节重复
在实物和声像档案管理中,由于载体众多,为了方便管理需要首先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档案载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劳动,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且不同载体在材质上的差异性对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资金投入巨大
与常规的文书档案不同,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的载体更加特殊,对于存储环境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对档案进行保护,需要购买专门的存储设备,尤其是对于一些媒体部门,其对于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极其严苛,存储设备的专业性也更强。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存储设备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影响体系构建
对于企业而言,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而对于实物、声像档案而言,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能够同时满足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存储、转递以及查阅等多方面的业务需求,集合相应的模块化设计以及网络技术,才能够实现高效快捷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很难形成满足上述需求的系统化模式,可能导致归档不完整、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而影响档案管理的优秀性。
(四)档案保护措施不够
三、大数据时代实物、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
以数字化技术实现对于实物、声像档案的管理,可以将证书、奖章、照片、视频等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处理,经转录和编码后,存储在计算机平台中,利用专业的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同时具有更高的存储价值。具体来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物、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数字化采集
数字化采集主要是利用专业的数字化设备,将实物、声像档案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实现相应的档案采集。例如,针对照片、证书等档案,可以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将收集到的资料扫描到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对其进行编码和保存,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对于数码胶片等声像档案,可以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资料的网上采集,然后对采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归档。与传统数据采集方式相比,数字化采集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采集到的信息便于进行管理和保存,即使数据损坏或者丢失,只需要再次采集即可,不会对原来的实物、声像档案载体造成影响。
(二)数字化处理
(三)数据库建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实物、声像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实物、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确保档案管理的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1]仲亚红.数字时代声像档案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2016(1):69-70.
[2]张鹏.数字化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张敏.实物、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10(5):67-68.
[4]张晓江.数字化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项目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2(3):73-74.
在WEB+SQLSERVER应用程序中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如果考虑不周有可能产生重复数据。比如,学生在填报报名信息时,如果主键使用了自动编号,却没有限制一个学生在一个考试批次中只能填报一次,就会导致同一个学生因为网络处理速度问题多次提交报名信息从而产生重复数据的问题。当然一开始应该考虑到产生这种问题的可能,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但是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必须对重复的报名数据进行清理,留下重复数据中的一条信息即可。本文以一个WEB系统为例,讨论数据库中出现重复数据的清理方法。
二、案例分析
在某个普通话报名测试系统的数据库中,设计了一个报名学生信息表(stuInfo),其部分列结构为:
id(序号列):intidentity(1,1)primarykeynotnull;
idCard(身份证号列):char(18)notnull;
ExamNo(考试批次列):char(8)notnull。
从以上列结构的定义可以看出,实体完整性(主键)通过自动增长列id来标识。由于没有将idCard列和ExamNo列组合为主键,所以存在同一学生可反复报名参加同一批次考试的漏洞。经程序上线正式运行结果反馈,确实存在同一批次有大量重复的学生报名信息的现象。经调查访问,提交重复的报名信息是因为网络反应较慢、学生无意反复点击提交按钮所致。
(一)清理重复信息思路分析
由于idCard列和ExamNo列共同决定一个考生参加指定批次考试的报名信息,所以只要按照该两列分类汇总即可查询出有重复报名信息的记录。拒此,可确定到底是哪些idCard存在重复填报报名信息的情况。清理时只需要保证每组重复的信息中保留一条作为真正的报名信息即可,可采取保留重复数据中id最大或最小的那条记录的方法,其余全部删掉。
(二)解决方法
1.确定有重复报名情况的记录,将其创建为视图便于使用。
createviewstuReBaoMing
as
--查询并统计报名信息重复的身份证号和填报次数,规则是同一身份证号同一考试批次出现多于一次的统计结果
selectidcard,ExamNo,count(*)ascounts
fromstuInfo
groupbyidcard,ExamNo
havingcount(*)>1
2.创建视图,查询需要删除的重复数据记录,仅保留每个重复数据中的一条。
createviewstuReBaomingNeedDelete
--身份证号包含在重复信息视图stuRebaoming的身份证号集合中,且其id不是当前身份证号所对应的重复记录中的最大值(即保留每组重复信息中的最大id号的记录)
select*fromstuInfo
whereidcardin(
selectidcardfromstuRebaoming
)
andid(selectmax(id)
fromstuInfobwhereidcard=stuInfo.idcard
将2.2.1中查到的有重复报名情况的idcard带到2.2.2的查询结果,可以验证每组重复记录在清理时将会保留一条不被删除,以达到清理的目的。
3.从stuInfo表删除id包含在stuReBaomingNeedDelete视图中的记录,即删除应该被删除的的记录。
deletefromstuInfowhereidin(selectidfromstuRebaomingNeedDelete)
三、要点归纳
(一)视图。视图是一种查询,在实际查询中也以子查询方式运行,只是用了一个视图名代替子查询而已。视图使用比子查询更简洁、方便。
四、总结
[1]冯卫兵.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01)
[2]樊新华.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12)
关键词:实时信息系统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管理
本系统采用分期建设和RUD的软件工程方法进行管理,与2011年12月底交付并运行。基于涉及到系统功能复杂、范围较大、客户使用部门较多,沟通协调多而频繁、用户期望较高等特点,为此我们将项目的沟通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主要强抓以下三大方面的工作:1、沟通管理计划的建立2、内部沟通注重文档规范化3、及早主动的沟通。
一、建立清晰的沟通管理计划,实现可管理的沟通
项目沟通计划是项目整体计划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也常常容易被忽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项目经理凭自己的经验口头安排与交待,项目成员按经理的指示被动的应付式的完成信息沟通工作。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项目计划阶段项目经理嫌麻烦或不重视进行严格的沟通计划。一种高效的体系不应该仅仅靠口头传授。因此根据此项目的特点,我首先组织了团队成员分析了该电力局的组织结构,根据摸底确定各项目关系人及他们对组织、对项目的影响度,形成了“项目干系人影响度分类表“。再进行各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分析,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表”。目的是判断能否满足其需求并确定合适的信息格式、报送方式。影响度分类表和信息需求表的结合,可以提供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预期以及用于沟通的信息格式、内容与细节水平。通过这些基本的工作完成了沟通管理计划的主体工作。这个分析确认过程项目团队一定要全部参加,以加强他们对项目干系人特征了解及沟通时的敏感性。
沟通矩阵帮助了团队理解如何以标准而连贯的形式定期就项目进展进行沟通,使沟通系统化。团队成员有清晰的沟通模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向“谁”以“何种方式”沟通“啥”信息。沟通管理计划的强化执行使项目的沟通逐渐朝有序化发展。
二、内部沟通注重文档化,实现团队及组织经验的积累
由于本项目是基于PI实时数据库的开发,对于我方公司和电力局来说都是首次开发,项目经验非常缺乏,如何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把项目成员个人的经验通过信息共享、传递和使用转化为项目团队及整个项目公司组织的经验,是我在项目沟通管理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针对IT行业人员流动大,对信息管理缺乏重视的现状,加强团队的经验积累显得更加紧迫。
三、及早沟通、主动沟通
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三个专项行动”工作落实的紧急通知》()文件,开展安全专项检查的要求,3月30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项行动检查队,深入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内的重点生产经营企业、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全面深入细致的进行了检查指导,具体如下:
一、高度重视快速出击
为使检查工作快速有效开展,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由局长和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带队,将全区划为五个重点区域,由五队执法人员快速同步深入一线分别对各区域内的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
二、全面开展严查隐患
一是特种设备。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事业单位和气瓶充装站,进行全面排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产品为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通过整治,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隐患,降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风险,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构建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防线。
三是成品油。全面排查全市辖区各加油站,重点查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食品违规、证照失效、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通过整治,进一步净化成品油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三、限期整改化解风险
此次专项检查行动,全局出动执法车辆11车次,出动执法人员53人次,检点企业36家次,发现一般隐患12个,下达整改意见书12份,限期整改8家。
关键词:RS技术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RS技术是在空间科学、现代物理学(包括激光技术、微波技术、全息技术、光学、红外技术和雷达技术等)、数学方法、地球科学理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和先进实用的探测技术。
目前大数据已日益从各个领域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城市建设领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原有生存环境的改变并产生了诸多生态问题:人口激增、绿地减少、耕地占用和环境污染等,城市已成为生态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区域。城乡规划工作是指导城市发展和开展城市建设的“排头兵”和基础,而各类城市信息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础,包括城市资源、人力资源、城市环境、物流运输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空间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信息的多元化,传统获取信息的手段已很难适应城乡规划设计及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解决此问题的核心便是发展高精度RS技术。
1RS技术在城乡规划用地调查中的应用
城市基础信息数据由各类专用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地图、数字专题图和数字景观模型组成。大数据时代的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数字基础信息数据,数字化城市进程的推进需要RS技术提供不同种类和比例尺的影像图或专题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RS技术逐渐活跃在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其实时、高效和全面的特点推动着城乡规划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随着城市景观模型和城市数字高程模型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更具体、直观和真实地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此外,运用城市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制作的城市景观数字模型能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多视角的再现城市场景,从而促进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以上信息化成果的实现都离不开RS技术的支撑。
2RS技术在城乡规划空间布局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人口规模不断膨胀、生态环境日益下滑、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等问题都对城市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城市建设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是发现和解决上述城市问题的一个必要途径。
3RS技术在城乡规划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业高度集中、世界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这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国家此趋势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应用经济、有效的RS技术手段研究城市环境问题,正确评价城市环境质量,探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措施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RS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动态监测工业生产等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水污染等问题。RS技术的监测速度快和范围广,且可多手段以及多波段连续监测其动态变化。因此,RS技术又是测量污染物分布与浓度,监测环境演变变化趋势的有效方法。
4RS技术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RS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在近30多年得到持续的拓展。目前,RS技术正从单一数据资料分析向多元数据资料复合,从区域静态分析向过程动态监测,从表面性分析向内在定量化分析等方面的过渡。
4.1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
4.2构建新型城市遥感信息模型
遥感信息模型是利用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影像化方法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注重影像理解和知识表达的集成可视化模型。城市遥感信息模型可以反演和计算城市环境参数是RS技术应用深入发展的核心。在过去一段时期尽管人们发展了各种遥感信息模型,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应用的需要,遥感信息模型的不断创新,依然是RS技术研究的方向。
4.3“3S”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
由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遥感(RS,RemoteSensing)和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3S”空间信息集成技术系统将成为具备城市信息获取与实时处理的综合技术。其中,“3S”信息化技术中的三个不同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空间地理信息的采集问题主要由RS技术和GPS技术解决,地理空间的数字模型问题主要由GIS技术现实。“3S”一体化集成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城乡数据与信息获取系统并形成高效的信息处理分析流程,这将对RS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4全面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
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RS技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城市发展需要的其他信息相比,通过RS技术获取的遥感信息有其应用优势和明显的特点。因此,RS技术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将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和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决策水平将起到更大重要的作用。
5结语
随着RS技术的逐步提升和遥感知识的广泛普及,遥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深入。实践证明,RS技术可以直接为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准确而可靠的有效图件和资料、同时结合城市规划数据信息成果资料和计算机技术,为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乃至构建数字模拟城市奠定了基础。当然,RS技术也存在局限,它难以完全代替地面调查,同时也需要其他信息化技术的配合。对于RS技术的使用者来说,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分析遥感应用的可行性,并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案从而最大效益的发挥RS技术的作用。
[1]陈述彭,谢传节.城市遥感与城市信息系统[J].测绘科学,2000(1):1-8.
[2]吴贤宇.试谈城市遥感[J].科技广场,2006(7):119-120.
[3]刘英,赵荣钦.遥感技术在中国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101-104,109.
巨龙集团公司从一家简陋的手工工场起家,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的国内外知名的环保企业。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二十一世纪的种种挑战,巨龙公司出现了产品滞销、效益滑波的现象,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公司还面临着士气低落,人员流失等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运用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状况,并以巨龙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巨龙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就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公司经过多年的经济积累,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的体系;初步形成了有巨龙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本文在对巨龙公司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管理部门作用不够强;人才队伍结构与目前企业发展战略矛盾突出;在人才的使用上存在问题,部分高素质人才流失;任用机制存在问题。论文还归纳出巨龙公司面向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五大挑战,并明确提出了巨龙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的战略对策:发挥公司班子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建设;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和政策;培养和更新企业文化。
论文对于其他的中国环保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巨龙公司,人才对策,人力资源开发
ABSTRACT
Startingfromasimplemanufactory,GUDRAGONhasnowbecomeaninternationallywell-knownmodernenterprise.However,duetoseriouscompetitioninthemarket,thechangingofmarketenvironmentandallkindsofchallengesappearingin21stcentury,GUDRAGONhasexperiencedmanydifficultiessuchasmarketdeclination,profitdropdown,demoralization,talentslossandevennegativeprofitsintheyear2000and2001.ThethesismakesadeepstudyandanalysisofthecompanyfromtheHumanResourceaspectwiththeknowledgeonmanagementandhumanresourcemanagementaswellasempiricalresearch.
Thisthesisfirstlyintroduces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developmentofnationalandinternationalappliancemanufacturers,andthentheaccomplishmentsofHRdevelopmentofGUDRAGONandindicatestheadvantagesofGUDRAGONintheconstructionoftalentsteam:Goodmanagementachievementformsaneconomicalbaseforconstructionof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hasacomparablynormative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system;hascreatedacharacteristiccorporatecultureandhassetupagoodcorporateimage.
ThenthethesisstudiestheproblemsexistinGUDRAGON’s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thefunctionofHRmanagingdepartmentisnotstrongenough;thetalentconstructionandcurrentcorporatedevelopingstrategieshavesharpcontradiction;problemsexistintheutilizationoftalent,whichleadtotalentloss;theappointmentmechanismhaveproblems.ItalsobriefsthefivebigchallengesGUDRAGONisconfrontedwithinthe21stcentury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Exertthecoreeffectoftheleadingteam;Furthercompletethetalentdevelopmentplan;EnforcetheorganizationconstructionofHRdepartment;BuildandcompletetheHRcultivatingsystemsandpolicies;Fosterandrenewcorporateculture.
ThisthesisalsogivesadvicetootherChina’sappliancemanufacturersandtownshipbusinesses.
Keywords:
GUDRAGON,talentscountermeasure,
HumanResourcesDevelopmen
目
录
绪论………………………………………………………………………………1
第1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综述…………………………………3
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
1.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3
1.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3
1.2.1人力资源规划……………………………………………………………4
1.2.1.1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4
1.2.1.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
1.2.2人员激励…………………………………………………………………5
1.2.2.1人力资源激励的定义………………………………………………5
1.2.2.2人力资源激励的方式和原则………………………………………6
1.2.3绩效考评…………………………………………………………………7
1.2.3.1绩效考评的含义…………………………………………7
1.2.3.2实施绩效考评过程中的职责分工…………………………8
1.2.3.3考评者的选择………………………………………………9
1.2.4人员培训……………………………………………………………9
1.2.4.1确定培训目标………………………………………………9
1.2.4.2拟定培训计划……………………………………………10
1.2.4.3选择受训者………………………………………………10
1.2.4.4培训的形式………………………………………………10
1.2.5薪酬制定……………………………………………………………11
1.2.5.1影响薪酬制定的主要因素……………………………………11
1.2.5.2薪酬结构…………………………………………………12
1.2.6企业文化……………………………………………………………13
1.2.6.1企业的物质文化………………………………………………13
1.2.6.2企业的制度文化………………………………………………14
1.2.6.3企业的精神文化………………………………………………15
第二章国内外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16
2.1国外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情况概述……………………16
2.2外国先进环保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实证研究…19
2.3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策略性研究……………………23
2.3.1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24
2.3.2我国环保企业和外国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差距分析…25
2.3.3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30
第三章实证研究巨龙公司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企业人才对策………………37
3.1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37
3.1.1巨龙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就……………………………………………37
3.1.1.1企业的人才素质逐年提高…………………………………………37
一、大数据时代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到目前为止,在公共卫生、商业领域中都已经能够见到大数据的身影,这个世界正在被一场基于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的工作、生活、思维大变革改变。大数据理念在教育领域中也在迅速渗透,给教育领域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成人教育亦不例外。大数据在成人教育领域的深入,能够帮助学生对个人学习行为和学习程度更全面地掌握,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指导,同时在存储、管理及分析教育数据方面也给成人教育领域带来很大挑战。在大数据时代,科学合理地看待和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思维,必将促进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优化,促进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成人教育服务社会效能的提髙。
二、大数据时代对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对成人教育的积极影响
1.开拓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当今科研、网络及感知数据,相比以前任何时期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都更快,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心在大数据时代正在转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数据一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已经逐渐联合,人类社会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始迈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重要时期的我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开始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对成人教育活动的投人,极大地开拓了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景。
2.为成人教育个性化教育管理提供可能
3.扩充成人教育的教育资源
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成人教育机构数量与教学条件均得到很大改善,这些都给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受教育者拥有更加丰富多样化的专业选择,给成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生源可能性。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下获得较大改善,远程网络教育、电视大学等线上教育在成人教育中日渐普及,为成人教育提供了更多传授知识的平台。在大数据时代,不但能够转变成人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而且能够极大地改善成人教育教学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各种最新的教学信息,将其应用于成人教育课堂中,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给成人教育提出的挑战
1.成人教育的地位亟须提升
2.成人教育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
知识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与更新速度,给成人教育学习效率的提升带来很大挑战。信息总量在大数据时代增长迅猛,不断更新普通大众知识技能成为科学技术的主要趋势,但传统成人教育一次性教育对这种需求已经无法满足。在大数据时代,在与现代高新技术之间的互动方面,成人教育正在不断增强,如何使成人教育“短”“频”“快”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新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促进成人教育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成人教育当前管理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3.成人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有待加强
现代生活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对成人教育发展模式及教育内容的创新提出更多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大众的基本生活技能中,又加人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能力。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对社会大众的素质提升有了更高要求,成人教育面临更加现实的问题。党的十提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梦”的实现中不可或缺,是对中国人才进行全面培养的摇篮。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依托,大数据时代下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其重要任务,而如何优化大数据时代中的教育资源并合理利用,提高成人教育效率,对成人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及中国教育梦想的更快实现有重要意义。
三、大数据时代下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成人教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向终身教育发展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终身教育的全民性要求,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更多要求。我国应通过对大数据优势的借助,从我国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各种数据信息尽可能地搜集、整合与分析,不断地完善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规划。我国成人教育规划,应将立足点设立在人才发展规划与教育发展规划方面,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因为成人教育是一项非生活必需性事业,所以在对成人教育发展规划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国家可利用大数据对特定地区的成人教育发展潜力充分地分析,与特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完善该地区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与发展规划。高校在对成人教育发展时,可利用大数据的平台,将更实用、快捷、有效的知识技能提供给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使更多的群众被吸引和调动起来,提高全面参与终身教育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接受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研究者应对最新的知识技能形态加以研究和掌握,对优秀的成人教育办学经验积极借鉴,促进成人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以使成人教育得到更加深度的发展,让成人教育朝着终身教育的正确方向进发。
(二)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考核手段,发展个性化成人教育
(三)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规范和创新成人教育学习平台
(四)健全大数据资源共享与监管机制,将责任与自由结合起来
为了保护现有耕地,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我市墙体材料革新步伐,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京政发(1993)4号〕的精神,制定了北京市《关于收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管理办法》,现予颁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收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墙体材料革新的步伐,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文件的通知(京政发〔1993〕4号文,以下简称“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要优先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促进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翻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目前情况下,除内、外墙不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现浇、预制钢筋砼结构外,其它结构建筑工程,均由建设单位依照“通知”和本办法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
第四条:收缴的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作为市财政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在建设银行设“基金”专户。
第五条:建设单位所缴纳的“限制使用费”,纳入工程投资概算内。这项基金不得做为设计、施工取费和其它纳税的基数。
第六条:缴纳标准,按每平方米建筑计算:
工业生产性建筑按单项工程每平方米建筑缴纳六元;
民用建筑按单项工程每平方米建筑缴纳九元。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向规划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同时交纳。
1.由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能墙改办)委托规划部门设专人负责收缴。使用专用收款凭证(一式三联)。
2.规划部门凭建设单位的已收缴款凭证,办理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规划部门将每日收款全额送存建设银行设立的“基金”专户。
第八条:市财政局委托建设银行设立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基金”专户,作为专项“基金”收支核算总帐户。
建行经办行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收缴、支出“基金”情况书面报告市节能墙改办。
第九条:对已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工程栋号,经变更设计,施工采用了新型墙体材料(除实心粘土砖外,均视为新型墙体材料),结构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持设计、施工单位出具的证明及原专用已收款凭证,向市节能墙改办申报,经核实后,进行返还。
1.返还标准:按该工程已缴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数额,只外墙未使用者返还40%;只内墙未使用者返还50%;内、外墙均未使用实心粘土砖者返还90%。
2.依据返还数额,由市节能墙改办开具专用返还单,由建设银行“基金”专户支付、返还建设单位,作为降低工程投资。
第十条:“基金”的使用,实行有偿和无偿使用。除必须保证第九条规定的返还外,主要用于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的科研、试验、制订规范、标准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广应用、奖励、重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补助及有关管理费用等。具体使用手续实行预算方式管理。
1.由项目的主承办单位提出,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预算,对其中需要由“基金”支付的数额,向市节能墙改办提交书面申请(附项目文件一份)。
2.市节能墙改办经审核提出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3.市节能墙改办根据领导小组批准的项目和金额办理批准使用“基金”通知单。由建行经办行“基金”专户支付。
4.已批准使用“基金”的项目完成后,主承办单位要向市节能墙改办报告结果。
第十一条:市节能墙改办,设专职机构负责组织“基金”的收缴、存储、使用等综合管理工作。并向领导小组会议报告年度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本项“基金”是推进全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的专项资金,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市财政局、审计局、建设银行要对“基金”的收缴、使用、返还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对不按本规定缴纳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费”的建筑工程和拒不执行市建委、首规委(90)京建材字第269号《关于在围墙建筑中禁用粘土实心砖的通知》的围墙工程,规划部门不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委不批开工证,银行不予拨(贷)建设工程款。擅自开工者,市有关主管部门按违章施工处理。
对收缴、返还、使用管理工作中违犯规定,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贪污受贿者由市有关主管部门查处,触犯刑律者,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对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墙体材料革新、推广节能建筑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推广量大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项目实行重奖。
有关奖励标准、奖励范围由市节能墙改办提出意见,报领导小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