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章节习题:(6)模拟试题司法考试

1.《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

2.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3.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

4.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

5.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

6.北齐时将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为()

A.尚书台B.御史C.司寇D.大理寺

7.首次规定“刑名”律,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

A.《法经》B.《九章律》C.《新律》D.《晋律》

8.第一次将“服制”列入律典中,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新律》B.《大律》C.《北魏律》D.《晋律》

9.《晋律》共有()

A.十二篇B.十八篇C.二十篇D.六十篇

10.官吏可以用官品爵位来抵罪的一种特权制度是()

A.议B.请C.赎D.当

11.正式使用“官当”之名的律典是()

A.《新律》B.《陈律》C.《北魏律》D.《晋律》

12.最先规定了以官抵罪的律典是()

1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官史选任采取()

A.任子B.察举C.九品中正制D.征召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体现恤刑及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确立了()

A.“皇帝亲自断狱”制度B.“登闻鼓”直诉制度

C.死刑复奏制度D.律博士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通行于全国的法律是()

16.首创“八议”制度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新律》D.《北齐律》

17.《新律》共有()

18.标志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出现的法律是()

A.《麟趾格》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19.首创以格、式的法规形式进行编制的法律是()

A.《麟趾格》B.《晋律》C.《大统式》D.《北齐律》

20.标志着“式”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出现的法律是()

21.《大统式》是()时期的法律

A.三国B.西晋C.南朝D.北朝

22.“法令明审,科条简要”所形容的法律是()

23.合晋律刑名、法例两篇为名例篇,冠于律首,标志着封建律典的总则至此确立的法律是()

A.《北齐律》B.《晋律》C.《新律》D.《九章律》

24.《北齐律》共有()

25.确定“重罪十条”的法律是()

26.正式使用“官当”之名的法律是()

A.《九章律》B.《陈律》C.《新律》D.《北齐律》

27.首创缘坐妇女免死之制的法律是()

A.《梁律》B.《陈律》C.《新律》D.《北齐律》

28.创立“测囚”之法的朝代是()

A.陈朝B.南梁C.西晋D.东晋

29.《晋律》在《九章律》的基础上,新增了多少篇()

A.十二篇B.十八篇C.二十篇D.十一篇

30.《晋律》又被称为()

A.《九章律》B.《泰始律》C.《新律》D.《北齐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两晋的法律形式有()

A.律B.令C.故事D.科

2.晋律是以哪些律典为基础制定的()

A.《九章律》B.《新律》C.《北齐律》D.《陈律》

3.《晋律》颁行后,哪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

A.张斐B.贾充C.杜预D.羊祜

4.晋代除了制定《晋律》外,还著有()

A.《晋令》B.《法律答问》C.《麒趾格》D.《晋故事》

5.北朝在法制上的建树优于南朝,其中尤其以()著称于世

A.《九章律》B.《北魏律》C.《北齐律》D.《陈律》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改进上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诉制度。下列制度中,哪些是直诉制度的体现()

A.皇帝亲自断狱B.登闻鼓

C.死刑复奏D.肺石函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哪些刑讯手段()

A.重枷B.测囚C.测立D.肺石函

8.()的出现,标志着格、式上升为独立的法律形式

A.《九章律》B.《麒趾格》C.《大统式》D.《陈律》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任免、考绩制度有()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

C.都官考课之法72条D.告劾

10.“八议”的范围包括()

A.亲B.故C.贤D.能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享有的特权有()

A.“准五服以制罪”B.“八议”

C.“重罪十条”D.“官当”

12.“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中的“五服”包括()

A.斩衰B.齐衰C.大功D.小功

13.“重罪十条”制度中的“重罪”包括()

A.反逆B.不道C.恶逆D.盗窃

14.“重罪十条”的内容主要包括()

A.侵犯皇权尊严的犯罪B.危害封建政权的犯罪

C.侵犯父母尊长的犯罪D.破坏家族伦常关系的犯罪

15.曹魏《新律》中规定的死刑刑种有()

A.车裂B.腰斩C.弃市D.枭首

16.《晋律》的刑种有()

A.死刑B.徒刑C.笞刑D.罚金

17.《晋律》中规定的徒刑刑种有()

A.二岁刑B.三岁刑C.四岁刑D.髡钳五岁刑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缘坐”的刑罚进行改革的律典有()

A.《九章律》B.《麒趾格》C.《新律》D.《梁律》

19.北周时期,流刑的等级包括()

A.流四千五百里B.流三千里

C.流五百里D.流二千五百里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包括()

A.七去三不去B.六礼

C.强制早婚D.严禁士族与庶族通婚

2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包括()

A.屯田制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制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关的变化包括()

A.设立律博士B.廷尉改为大理寺C.设立都官尚书D.设立御史台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

A.“八议”入律B.“官当”制度形成

C.创置“准五服以制罪”制度D.“重罪十条”的确立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包括()

A.三公九卿B.尚书省C.中书省D.门下省

25.北朝时期的立法包括()

A.《北魏律》B.《麒趾格》C.《北齐律》D.《新律》

26.南朝时期的立法包括()

A.《北魏律》B.《永明律》C.《梁律》D.《泰始律》

27.三国两晋时期的立法包括()

A.《新律》B.《九章律》C.《法经》D.《泰始律》

28.《晋律》又被称为()

A.《新律》B.《九章律》C.《张杜律》D.《泰始律》

29.北齐时期的土地立法包括()

A.租调法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令

3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包括()

A.确立“十恶制度”B.“八议”入律

C.改具律为名例D.创立“录囚”之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C5.C6.D7.C8.D9.C10.D

11.B12.D13.C14.C15.B16.C17.B18.A19.C20.C

21.D22.D23.A24.A25.D26.B27.A28.B29.D3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3.AC4.AD5.BC6.BD7.ABC8.BC9.ABC10.ABCD

11.BD12.ABCD13.ABC14.ABCD15.BCD16.ABCD17.ABCD18.CD19.ABD20.CD

21.ACD22.ABC23.ABCD24.BCD25.ABC26.BC27.AD28.CD29.AD30.BC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八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

THE END
1.中国法律史学会1979年9月,我国法史学者自愿组织成立了中国法律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中国法学界最早组织成立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学会是在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学会常设办公机构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地址http://iolaw.cssn.cn/cilh?eqid=dbb76b2c000169820000000264472096
2.中国法律史当前位置:首页论说撷英中国法律史 1何勤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世界面向 2024-05-23 2程迈:论作为确权根本法的中国宪法 2024-05-09 3张顺|何勤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域外思想参鉴 ——卢梭的“人民法治”思想论析 2024-04-07 4何勤华|周小凡:我国刑事诉讼法典编纂的历史智慧 https://fashi.ecupl.edu.cn/514/list.htm
3.中国的法治建设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分类目录(229件) 前言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倍加珍惜自己的法治建设成果。 https://www.gov.cn/zwgk/2008-02/28/content_904648.htm
4.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豆瓣)从没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惊悚、悬疑、无厘头;从没有故事——蕴含如此丰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识;可以读得非常开心——彻底松弛大脑,跟着剧情爆笑和傻乐;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运转大脑,随时把握情节与隐喻!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的创作者· ··· 秦涛作者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827010/
5.《中国法律史》(朱勇主编)简介书评在线阅读作者:朱勇主编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6.10 定价 ¥52.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中国法律史(第七版)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史(第五版)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65504.html
6.中国法律史[8] 4.3法家法律思想9(下) 2218播放 10:38 [9] 6.1中国古代刑罚制度5(上) 1642播放 11:50 [10] 6.1中国古代刑罚制度5(下) 1795播放 11:54 [11] 6.3 罪名2(上) 1328播放 14:30 [12] 6.3 罪名2(下) 2042播放 14:36 [13] 1.1中国法律史之概念(上)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DHIP3N047&mid=OHIP3OGQ1
7.中国法律史第一版20230622003042.docx中国法律史第一版.docx,中国法律史第一版 《中国法律史》是中国法律学科中的一本重要教材,旨在探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法律的影响。本书首版出版时间为1988年,由教育部主编,经过多次修订,已经成为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的写作思路可以分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2/5023144044010232.shtm
8.中国法律史甘肃政法大学学习中国法律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一切法治文明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现行立法提供基于历史真实的长远视角,使法律移植与比较法研究更加合乎国情,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展开 开课机构教师团队 沙勇 甘肃政法大学 法学院 副教授 男,1980年10月生,甘肃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gsli03011004005/14772479
9.中国法律史(第五版)《中国法律史》(第五版)系统论述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全面阐述了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在编写过程中,本书作者注重吸收国内外法律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重开阔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第五版的修订不仅对章节进行了调整,每章分别增加了相对应的法律思想史内容,而且增加了中华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6816
10.中国法律史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法律史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能对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提供帮助。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中国法律史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216816
11.中国法律史范文12篇(全文)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 中国法律史作为十五门必修课之一, 课时从过去的80个课时减为最近的68个课时 (每周4个课时) , 每个学期的实授课时通常在60个课时左右 (除去十一假期和考前总复习) , 中国法律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有限的60个课时内, 实际上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 我校的中国法律史任课老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tnf68fw.html
12.中国法律史(第七版)中国法律史(第七版)作者: 曾宪义 赵晓耕 ISBN: 978-7-300-31647-5 书 号: 31647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加入课程 试阅读 数字教材介绍 全书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作为中华法系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http://www.rdyc.cn/Item/15904.aspx
13.中国法律史学史大咖说法中国法律史学史 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如果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实施的《大学堂章程》将有关法制史的课程列为法律科和政治科的必修科目为起点的话,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法制史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的发展历程。此前,日本学者已经提出了中国法制史这一学科概念,并成为晚清法政学堂中编撰和讲授《中国古今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12-24/content-141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