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中的法治思想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曰:“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可见韩非出身贵族,虽口才不好,但集儒道等诸家思想之精髓,研究刑名法术,擅写书,让同窗李斯也自叹不如,最终又被李斯所害。若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犬”,那么身为韩国公子的韩非则更加落魄不堪,似是遵从王命出使于秦,其实只是作为人质而已,不仅没有保住韩国还遭人毒害,客死他乡,壮志难伸。

太史公感叹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1]可见《韩非子》五十五篇[2]乃韩非一生悲愤之作,言抒其政治主张,论述“帝王之学”即治国之道。但这有关君主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以及法术、权术方面的论述,在今天看来对于普通人依然适用。至于韩非针砭时政、分析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批驳当时儒墨显学的弊端,见解深刻、独到,笔锋尖锐、锋利,理性而冷酷,甚至“得其所以轻天下而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3],到了让人略感寒意的地步。唯独其中的寓言故事,不论是放在文中还是单独抽出进行阅读,都有让读者哑然失笑后不禁陷入沉思的效果。故从《韩非子》中若干寓言故事开始进行一番爬梳,希望能更好解读韩非的法治思想。

一、《韩非子》寓言:垂法而治

《韩非子通说》在论述《韩非子》的文学成就时说:“将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韩非子》的首创。韩非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这‘标志着我国寓言文学性的自觉与文体的独立’。而且《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奇幻玄虚、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属于典型的现实社会批评色彩的寓言。……韩非对散见于各书和民间的寓言故事做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再加上自己的创作,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第一次推出了洋洋大观的寓言专集,在于《韩非子》的《说林》及内、外《储说》中。据统计,《韩非子》全书共有三百多则寓言,居于先秦诸子之首,其中不乏千古名篇,‘和氏璧’、‘老马识途’、‘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无不家喻户晓。”[4]我们就从这家喻户晓的六则寓言故事开始,以期更好地理解韩非的法治思想。

(一)“和氏璧”:法治乃无价宝玉,敢学和氏断足献宝

“和氏璧”载于《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别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别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玉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如何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需要对中华文明法治蕴含予以高扬和重视。 一、中华文明同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起源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3.法治网事·尊宪崇法海报关于宪法与法治,典籍里这样说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里,蕴藏着丰富的法治思想。让我们从5张海报里,读懂法治中国。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资料来源:新华网、求是网、人民网等 监制 张宁 统筹 廖慧| 陈畅 策划 孙满桃 制作 https://legal.gmw.cn/2024-12/05/content_37719879.htm
4.胡震老师的理论法主观题!法考讲义辅导口诀一看到胡老师的课程安排,我就感觉这老师真是太走心了。讲义都是彩色打印的,特别是那些带背的内容,不仅有口诀,还有思维导图呢。对于我这种背诵困难户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啊! 胡老师把那些高大上的法治思想,用咱们都能听懂的话讲出来,让我们理解了再去背。他编的那些口诀,简单又好记,比如“党民抓路局,宪治外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IN22Q05568BWZ.html
5.中国法律史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法律史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能对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提供帮助。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中国法律史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216816
6.思维导图在字词教学中的妙用谢明霞4. 浅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J] . 龚桂洪 . 文学少年 . 2019,第022期 5.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妙用 [J] . 张婷 . 教师 . 2018,第008期 6. 经典原文在人文教学中“增彩添色”妙用新探——以“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为例 [C] . 邓红蕾 .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detail_thesis/0201281602599.html
7.头条文章义务、责任)——客体——法律关系变动(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而在每一个具体的制度则是:法理基础——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具体内容(权利、义务、责任)——相关辨析(主体、客体、前提、后果等等),在背诵以及答题时也可以这么入手,并且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我的民法几乎都是用思维导图进行背诵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
8.海南2013年起调整自考法律本科专业开考计划自学考试根据全国考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中关于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的调整办法,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决定从2013年开始,取消跨专业报考本科专业的加考课程,原面向非法律类专科毕业生开考的法律Ⅱ(本科)专业停考。2013年起报考法律本科专业的所有考生均按法律(本科)[原法律Ⅰ(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参加考试。2013http://3g.exam8.com/a/2508614
9.“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二十届三中全会思维导图“12·4”全国法制宣传日 | 二十届三中全会思维导图 2024-12-05 07:50 发布于:浙江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 +1 阅读()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https://www.sohu.com/a/833351586_499040
10.南粤教育学院外国法制史 课程代码:[00263] 包含班型:1个 章节练习:413题 模拟考试:1025题 25套 课程资料:1个 教材 班型信息 课程精讲班更新中 31个 视频 / 0场 直播 / 0题 题组 / 0个 课程资料 / 25套 模拟考试 / 0个 音频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课程代码:[00264] http://www.nyjyu.cn/mall/detail?id=8010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