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正当合法之举——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法律解读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不受外来侵犯,是国家的固有权利。《联合国宪章》第51条也确认,国家享有“自卫之自然权利”。在航空领域,《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1条规定,每一国家对其领空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航空器在一国领空内飞行,完全置于该国主权支配之下。具体体现为自保权、管辖权、管理权和支配权等主权权利。其中,自保权是首位的,即指任何国家都有保卫其领空安全,不受外来侵犯的固有权利。根据这一权利,任何外国航空器未经他国允许,不得进入该国领空。该国且有权对外国航空器进入其领空设定必要的条件和程序。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空、高速、低空、隐身航空器广泛运用。如当外国航空器抵近一国领空时才开始实施航空管制,难以及时判明突发情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处置不及时或者应对不当,将对国家空防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就是在外国航空器进入我国领空前,采取适当的防范性措施,这完全符合国际法有关国家主权和自保权的原则和精神。

与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明确规定了国家领空主权原则,并要求外国航空器飞入或者飞出我国领空时,必须提前向我国空管部门报告,取得相应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6条也规定,国家加强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卫和管理措施,保卫领陆、内水、领海、领空的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预先对空中目标进行识别、监控,并在必要时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有充分的法理依据。

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防空识别区制度是上世纪中叶,由美国与加拿大率先提出创设的,之后不少国家也纷纷设立了防空识别区。截至目前,已有澳大利亚、缅甸、韩国、古巴、芬兰、希腊、印度、冰岛、意大利、日本、利比亚、巴拿马、菲律宾、德国、泰国、土耳其、越南等二十多个国家设立了防空识别区,对地理范围、受限制航空器的种类及管制措施等作出了不尽相同的具体规定。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防空识别区向大西洋和太平洋延伸达几百海里。从具体实践看,各国对划设防空识别区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承认。有些国家虽然没有划设防空识别区,但也建立了相应的空中预警机制。基于国际社会对防空识别区的认可,以及东海周边国家普遍划设防空识别区的现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完全正当的、必要的、合理的。

不损害他国合法权益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也是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重要遵循。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范围不涉及他国领空,并充分尊重周边国家领空的主权。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范围的扩大,也不是领空主权的任意延伸,一国在防空识别区享有的权利与领空主权有着本质区别。在防空识别区内,一般只要求航空器通报其国籍、方位、飞行计划等信息,不影响航空器依照国际法所享有的飞越自由。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区也遵循这一原则要求。但目前有的国家以防空识别区为由干扰他国航空器正常的飞越自由,实际上是对防空识别区的曲解和滥用。

东海上空是国际航线密集的重要区域。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平等适用于各国航空器,有利于维护东海上空航空器的正常飞行秩序和保证飞行安全,有利于减少军事误判、避免空中摩擦。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将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THE END
1.网评:坚定维护宪法权威持续推进改革发展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香港特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https://bj.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7&docid=107010874
2.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现行宪法的评价指出,30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https://sjj.sxxz.gov.cn/ztzl/202412/t20241203_4035184.html
3.学习时间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周报君摘录了2017年以来习近平关于依宪治国的经典语录,中英双语内容如下: 摘自习近平2018年1月19日在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bjreview.cn/xxsj/202412/t20241204_800386181.html
4.中国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于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在法律中作出相关规定,予以坚决反制,是正当和必要的。”王超说。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的法治建设,同样高度重视扩大对外http://epaper.fsonline.com.cn/fsrb/html/2023-03/05/content_52206_245825.htm
5.国家安全法丨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合为学堂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换句话说,国家安全内涵丰富,既指国家处于安全状态,又指国家维持这种安全状态的能力。 https://www.jchwjt.com/read.asp?id=409
6.基础性法律为网络强国提供坚实保障《网络安全法》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基石 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是在国际网络安全严峻时期出台的,适逢其时,显得非常及时且极为重要。《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发展与网络安全并重的安全发展观,突出的亮点是:确立了网络空间主权原则、明确了重要数据的本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672035794180444705&item_id=46720357941804447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第七条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八条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https://dangwei.nwpu.edu.cn/info/1104/5332.htm
8.中国法院网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ChMMYABA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