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援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指导现代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所作重要讲话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可以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的法治建设要立足中国的历史和实践,总结中国经验和智慧,提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法治理论,继承中华优秀法律传统,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加快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步伐。

这门课主要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法的起源与特征

二、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立法

三、中国古代的司法经验和智慧

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

五:中国古代法制演进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及其司法活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们可以发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人面对法律问题、法律现象共同的思维规律,进而深入了解传统社会的文化和生活哲学,可以弥补现代社会的诸多不足,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通过讲故事讲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本课程的特色,会让你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熟悉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了解中国历史重要历史事件;

3、了解古老的中华法系。

绪论(包括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

绪论

课堂测验:绪论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论

第一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刑起于兵

第二节神权立法

单元测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治”

第一节礼治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礼作为行为规范的运用

第三节礼作为强制性规范适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治”单元测试

单元作业:试论述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变法”

第一节法变无穷

第二节因时变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变法”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统一”

第一节法的统一

第二节通过法律解释推动司法适用

第三节法的统一适用

第四节统一价值观指导司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罪恶”

第一节反叛国家

第二节危害政权

第七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孝

第二节道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价值单元测试

单元作业

第八单元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无冤”

第一节分司审判

第二节录问

第三节翻异别勘

第九单元中国传统司法中的“决疑”

第一节会审制度

第二节谳疑

第三节五听

中国传统司法中的“决疑”单元测验

第十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合”

第一节情理法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调解

第三节秋冬行刑

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法律适用的主体

第一节法吏

第二节讼师

中国传统法律适用的主体单元测试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器物”

第一节衙署

第二节契约

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扬弃

第一节酷刑及其废止

第二节监狱改良

第三节惩贪

1、武树臣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徐忠明著:《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胡旭晟著:《解释性的法史学: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为侧重点》,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曾宪义总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侯欣一著:《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7、叶孝信、郭建主编:《中国法制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丘汉平编:《历代刑法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9、张晋藩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十二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年版;

10、郭建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此外,还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相关工作。总之,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更加重视发掘中华传统文明的法治基因,并将其贯彻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动态流程中,就能够更好地让当代中国法治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地屹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3.略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三个基本观念唐太宗也说过:“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也。”(《旧唐书·戴冑传》)但从宋朝开始,史书就不再有类似君臣对话的记载了,而且这个问题成了一个不能言说的禁区。所以,近代法学家杨鸿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书中总结说,中国历代实行的是“德主刑辅”,施政主要靠的是礼教,法律只是施政的辅助性工具。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04/content_9092486.html
4.2025年中山大学《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全套参考教材:徐爱国《西方法律思想史》;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张文显《法理学》 812法律史专题 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题》历年考研真题汇总 全国名校外国法制史考研真题汇总 全国名校中国法制史考研真题汇总 2025年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https://e.100xuexi.com/Ebook/978583.html
5.《雪地里的小画家》讲解.ppt《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ppt 【法学课件】国际经济法.ppt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1-2.ppt 《珠宝玉石鉴赏》课件.ppt文档评论(0) 发表评论 内容提供方:shuwkb 审核时间:2017-03-15 审核编号:7044002031000164 认证类型:实名认证 能力类型: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313/95223202.shtm
6.中国法制史教学研究(精选十篇)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实施、作用、特色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它是法学、历史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 是法律史 (包括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外国法律思想史) 的分支学科之一, 更是法学的基础学科。所以, 中国法制史被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 是全国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z1yfc5.html
7.“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中国法律思想史 支撑专业毕业要求 1.牢固掌握法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法学理论前沿动态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3.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4.具备将所学的法学专业理论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于法律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 http://jtfx.sdjtu.edu.cn/info/1059/2740.htm
8.头条文章法律史整体内容相较于前两个学科更少,重点更突出(没有在开玩笑),比如包括但远远不限于西周婚姻制度、成文法公布、唐律疏议、清末修律等等这些一看就是重中之重、不背不敢说自己学过法律史的内容。另外法律史其实包括法制史和思想史,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专门看思想史的教材。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
9.2024年4月宁波大学自考专业开考课程安排[浙江自考网]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准证打印入口:点击进入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成绩查询入口:点击进入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考生微信交流:点击加入 【结束】以上是“2024年4月宁波大学自考专业开考课程安排”的全部内容,,关注浙江自考网,更多复习备考、自考资讯、相关政策等信息,可添加【浙江自考交流群】了解更多。https://www.zikaow.net/html/4521.html
10.北京商务研修学院李超北京商务研修学院兼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长期以来从事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学科的讲授,参与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精品教材”、“《中国法制史》自考习题集”等图书的编写,在各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讲课条理清晰、理论功底扎实、旁征博引,既能开阔考生的视野与思路,http://www.ibub.cc/ibub/education/info_detail.php?id=1294&infotype=9&newstype=25
11.法学2021-202201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4版) 马小红,姜晓敏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D909.2/21https://library.xujc.com/jcsjkw/fx/list.htm
12.王志刚工作室范文6篇(全文)这样的一个社会存在是不可能出现法学家的,更莫论法学家阶层。纵观任何一部中国法律思想史著作,在沈家本、伍廷芳之前,没有出现一位法学家的大名,乃至不得不借助哲学家和政治家的论述充实这一学科的内容。 在西方,则是另外一种光景:在古代罗马,经历了初始阶段的法藏于官、民不读律之后,法学逐渐成为一门人们普遍https://www.99xueshu.com/a/Vgipcb0t8o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