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

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1)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宏观调控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某些行业和领域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③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发展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2)加强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两者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都有扩张性政策与紧缩性政策两大类;

财政政策常运用的杠杆有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常运用的杠杆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等。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全球化的影响:

利: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态度: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7.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必须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

(4)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2

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③解决途径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3

收入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THE END
1.常用法律1000条解析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常用法律1000条解析: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法律基础与体系构成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国家立法体系的构成,确保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能够准确地运用相关法律条款。 合同法与债权法 掌握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等基本原则,以及债权的设立、履行和转让等内容,为日常经济活动提供依据。 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35289.html
2.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我要懂得从法律大师的口中学到的所有重要事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法律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你是企业家、律师、学生还是普通公民,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社会规则,还能够保护你的权益免受侵害。下面,我将为你梳理一份关于法律知识内容大全的精华。 一、基础法律概念 首先,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huo-dong/402411.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法律基础知识 在学习法律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法理原则。这些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体系结构、法源理论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共产主义法系、资本主义法系以及混合型法系,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国家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此外,熟悉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为跨国交易提供了规则框架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4.如何高效记忆民法典中的关键条款总之,要想高效地记住民法典中的关键条款,我们必须采取多种策略,比如系统整理、突出重点、案例分析以及其他方法。此外,加强实践操作能力,与他人交流讨论,同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这100个必背知识点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5074.html
5.良法善治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良法善治 | 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4-12-03 19:23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笪曦 ?上观 版权所有 所有文章均为上观所有 不得转载 保留所有版权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825531
6.良法善治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警惕!98万部手机被远程控制,每月莫名扣费…… 常温牛奶保质期长,是因为加了防腐剂? 国际深一度:美国打着“新华字典”旗号却错误百出,在线字典如何规范? 看完山东济宁这所小学,不信你不想上学! 当挑担https://www.chinanews.com.cn/fz/2024/12-03/10329931.shtml
7.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法律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法律部分)昵称3383027 2010-09-25 法律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最重要的内容,每年占卷面分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见附表),因2006年起增加25-30分的主观题,法律的分值有所下降,但其在试卷中占分量不容轻视。可以说法律分数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公共基础的分数,直接影响到笔试成绩的高低。而相对而言,法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25/09/3383027_56158031.shtml
8.MPA公共管理基础笔记第7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8篇(全文)MPA公共管理基础笔记第7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 第3篇 1 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1.1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 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技术和法律的综合知识, 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在国内外的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69pd8o3.html
9.武大综合知识之法律基础笔记~~小组讨论武大综合知识之法律基础笔记~~ 《法律基础》周叶中笔记 第一章 法的一般理论 一、 名词解释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以权利和义务为具体内容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实体法:指规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如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3061233/
10.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笔记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整理。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https://www.360doc.cn/mip/1105537372.html
11.考研法律硕士如何备考法学专业的考研备考离不开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除了要熟悉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注重积累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通过阅读法学类的书籍、参加法学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4. 做好笔记和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记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重点知识点、难点和易错点等记录下来,方便日后复习。同时,要定期进行复习总结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kyzx/144981/
12.公共基础知识(行政法与诉讼法笔记总结)文章浏览阅读976次,点赞16次,收藏19次。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_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重点笔记https://blog.csdn.net/qq_57784588/article/details/139975010
13.研究计划书15篇能对突发紧急的事沉稳应对,冷静处理。当然人无完人,我也有不少缺点,譬如有时不够自信,办事偶尔会犹豫,想法过于复杂,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说话等等。专业优点就是跨专业考研使自己能同时得到两个领域的知识灌输,具有当前社会需要的综合性能力。缺点是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相关法律知识有待进一步学习。https://mip.wenshubang.com/jihuashu/2531764.html
14.甘肃农业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森林培育学)之森林培育学考研初试《甘肃农业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森林培育学)之森林培育学考研初试精品资料 2025年甘肃农业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森林培育学)之森林培育学考研 2025考研配套资料 ID:195749 一般包括:考试大纲讲解 考题题库答案 历年真题题库练习题 模拟考场试题押题 考试重点笔http://product.dangdang.com/1124845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