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题及参考答案华图教育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参考答案

华图教育自考频道根据网友们整理了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帮助考生核对答案预估分数,同时也可以备考使用,此真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B、王韬C、龚自珍D、魏源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自考一次通过q39052026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新民丛报》

8、为反对袁世凯的***和卖国行径,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

9、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药》D、《孔乙己》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国民革命

11、1921年9月,中国***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

A、湖南省湘潭县B、广东省海丰县

C、浙江省萧山县D、福建省上杭县

12、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13、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平江起义D、百色起义

14、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等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6、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1949年3月,中国***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六大B、中共六界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征用外国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

C、没收官僚资本D、合并公营资本

19、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

A、刘少奇B、毛泽东C、陈云D、周恩来

20、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在1979年3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A、“一个中国”的原则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22、1988年,***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经济特区B、汕头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D、珠海经济特区

23、中国***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24、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国家安全法》D、《反分裂国家法》

25、中共十八大提出,我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四个现代化”B、基本实现现代化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三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28、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

30、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3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对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的分析。

3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解析】

(P5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A

(P69)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3.B

(P72)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4.D

(P78)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5.C

(P80)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6.A

(P100)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7.C

(P111)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1)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2)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3)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4)曾琦、李璜、左舜生为负责人的中国青年党(醒狮派、国家主义派);(5)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再造派)。

8.B6/10

(P120)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由于博古、李德采取消极防御方针,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旬,***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开始震惊中外的长征。

9.C

(P125)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其侵略野心并没有的到满足,又开始向中国华北地区渗透。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一系列事端,即“华北事变”。

10.A

(P132)A.1937年在凇沪会战中,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被誉为“八百壮士”;B.在北平南苑战斗中,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阵亡;C.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D.1942年,中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牺牲。

11.D

(P138)A.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B.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0师在雁门关一带设伏取得胜利;C.1937年10月第129师成功袭击代县阳明堡飞机场。D.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105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

12.B

(P151)重庆谈判: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携***、王若飞到重庆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3.A

(P152)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国性内战。

14.C

(P158)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为***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又遭国民党军警***。

15.B

(P180)1953年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7/10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等。

16.D

(P192)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7.A

(P192)中共八大上***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①国家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个体经营为补充;②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生产为补充;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市场为补充。

18.C

(P200)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总理在会上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第一次郑重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19.B

(P203)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徐向前、聂荣臻等对中央***小组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批评,但这次抗争却被诬称“二月逆流”(二月抗争)而遭压制。

20.D

(P209)A.1964年10月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B.1967年6月爆炸第一颗氢弹;C.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D

(P217)1979年3月30日,***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22.B

(P224)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三大,系统的阐述了关于8/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3.A

(P233)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4.D

(P232)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5.D

(P235)A.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C.2005年10月召开了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D.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案】(P66)

(1)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2)经济方面,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27.【答案】(P84)

(1)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从人员构成上看,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同盟会会员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占多数。

(3)从政策措施上看,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愿望和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利益:

①扫除封建弊端,保护人权;

②鼓励发展资本主义,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

③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和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

④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教科书。

28.9/10【答案】(P114)

(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为我党领导其他各地起义树立了榜样;

(2)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深入农村保存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3)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9.【答案】(P129)

(1)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北平学生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2)意义:一二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0.【答案】(P166)

规定了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各种成分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的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l0分,共20分)

31.【答案】(P59)

(1)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

(2)最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其不敢为所欲为的瓜分中国。这一点连侵略者也承认。

32.【答案】(P93)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一个启示,经济落后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10/10方法开展革命。

33.【答案】(P174)

(2)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的原因第一,***和人民政府紧抓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第二,从当时国情出发,对国家财经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第三,刚刚执政的中国***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THE END
1.2022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含答案试卷三经管文库2022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含答案试卷三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38865&ordertype=2
2.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6/4536343.html
3.安徽开放大学24秋学期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标准答案第三次平常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辅导思想是___,___,___。 2.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全国政策的法律是___。 3.中国前史上最终一部封建法典是___。 4.清朝赏罚异端思想,推广文化独裁政策的方式是___。 5.中国封建https://www.188open.com/a/xuexiao/guokaidianda/2024/1009/57664.html
4.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docx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第三次平时作业第1题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1,2,3。[填空题]参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901563.html
5.国开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学习资料.docx国开-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学习资料.docx,国开-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学习资料 作者:资料搬砖家 付费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学习资料由网络收集整理而来!题目和选项有可能是随机的,下载后按Ctrl+F逐题搜索答案!文档由Book118平台账号ddzl整理,仅在118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06/6000202131010142.shtm
6.安徽开放大学24秋学期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100分答案7.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___和___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 8.两汉时期,公侯及其嗣字和官吏三石但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有有罪“___” 的特权。 9.汉文帝刑制改革的方案包括:当劓者,___。 10.汉朝http://www.aopen255.com/show/61453.html
7.司法考试试题三试题历年司法考试卷三真题及答案2024司法考试卷三真题专题:最新提供2024司法考试卷三真题,司法考试试题三试题,历年司法考试卷三真题及答案,欢迎收藏无忧考网国家司法考试栏目获取更多最新2024司法考试卷三真题资源。【CTRL+D 收藏备用】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真题及答案(Word版) 无忧考网国家司法考试频道整理发布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真题及答案https://www.51test.net/sifa/3jshiti/
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提供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更多中国法律史试题内容可点击查看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汇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律史》形考作业答案1 1、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查看答案 模拟考场 2、清代将罪犯发配到边远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https://www.zikaosw.cn/gjkfdx/news-53239.html
9.2024年西南大学网上作业《物理教育学》(方法论)8篇(全文)5.一般而言,伦理构成道德的基础和前提,而道德可视作伦理的。答案: 1、法律和道德监督 2、行为、道德规范 3鲜明的自主性、显著的开放性、明显的多样性 4、诚信 5、载体 第三次作业: 选择题: 1.网恋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聊天工具等进行沟通、互动进而相恋的一种新型的恋爱方式,恋爱双方应()。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1hzjz8b.html
10.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大单元作业(选必1)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一、单元信息 整体认知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先秦到明清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学会史论结合、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了解新中国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079ct10757n294371.html
11.世界文明史2022年春学期作业2(满分答案)奥鹏作业答案世界文明史2022年春学期作业2(满分答案)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引领生产,许多人既是科学家工程师,同时又身兼商人企业家,这类的代表人物有B.中国 C.西亚 D.南美洲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公元前后数世纪,我国北方大漠http://www.youxue100f.com/dsdc/2023-02-08-11028.html
12.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作业一: 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 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 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西方思想家基于社会契约论和主权论所提出的民主理论,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发展史上一个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 D)严格执行法律 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12/10/79930059_1131163701.shtml
13.中国法律思想史a答案(精选6篇)篇2:中国法律思想史a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卷答案(A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DCADD;ACBDB;ADACB;AAADC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2、AC3、BCD4、BCDEF5、BDF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s0ijr.html
14.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春《中国法律史》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10、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 11、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 12、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 13、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 )。 14、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 )。 15、汉代对当事人进行判决叫( )。 https://blog.csdn.net/diandast/article/details/138453165
15.国开学习网《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答案清朝明朝大明律朱元璋国开学习网《中国法律史》第三次平时作业答案 1.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1) , (2) , (3) 。 2. 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 (1) 。 3.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1) 。 4. 清朝惩罚异端思想,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形式是 (1) 。https://dy.163.com/article/JBV9Q4OB05567B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