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古人有“法”可依

刻辞正反面释文。释文记录了商王武丁的一起车祸。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莫韶华

现代社会法律无处不在,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秩序。而在古代社会,法律也一直存在。

殷墟甲骨文,不仅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还蕴含着古代法律的萌芽。

从“五刑”看夏商法律意识

商朝人的占卜行为往往是以兽骨和龟甲作为载体,占卜后的甲骨由专人集中储存,最后瘗埋于土坑中,从而形成了珍贵的地下“甲骨文档案库”,这些卜辞内容就包含着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郑州大学甲骨学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介绍,夏商时代,统治者已有意识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

《周礼·秋官·司刑》细分“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而当时的“五刑”指保证法律实施的五种刑罚,通指大辟(砍头)、宫(毁坏生殖器官)、劓(割鼻)、膑(凿去膝盖骨)、墨(黥刻面部而涅以墨)。

商代大体沿用了夏代的“五刑”,20世纪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资料证明,商代的刑法及诉讼体制已经比较完备。例如,殷墟甲骨文中有关墨刑、劓刑、刵刑(割耳)、刖刑(砍脚或脚趾)、椓刑(宫刑)“五刑”的记载屡见不鲜。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小屯南地甲骨》第857片的卜辞,为商代墨刑提供了直接证据。

宋镇豪说,从古代文献对“五刑”轻重次序的不同排列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观念差异。同时,甲骨文中反映的肉刑轻重等次架构,视墨、劓、刵、刖、椓为“五刑”,与《尚书·吕刑》的肉刑排次和“爰始淫为劓、刵、椓、黥”相当接近,又显示了商代法律与后世法律之间的因循沿替关系。

法:平之如水、去不直

在殷墟“车马坑”旁边的“甲骨文”碑林中,记载着“武丁狩猎而出车祸”故事的石碑上,有个“井中有人”的字,这究竟是个什么字,时至今日,专家们依然有不同意见。

已故中山大学教授、甲骨文研究专家商承祚先生曾判定,甲骨文中那个“井中有人”的字,应该是“囚”字。有学者认为,这个字反映出中国远古时代一种极为文明的监狱管理制度。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虽然尚未出现“法律”这一确切词组,但“法”和“律”两个字却已经有了规则、规范的含义。

查询资料显示,“法”字最早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说文解字》中对“法”字的解释是:“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这里的“灋”即为“法”的古字,意指刑法。该字由三部分组成:水、去、廌。“水”代表执法要公正如水;“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会用角抵触理屈之人;“去”则表示去除不公。这一解释揭示了“法”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古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随着古人智识的开化和理性的提升,“法”字构造虽去掉了“廌”,但仍保留了“平之如水”和“去不直”的含义,成为现代法律的溯源。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原副院长于成龙介绍,甲骨文中有“师惟律用”的记载。“律”字左从“彳”,表示行走、执行;右为“聿”,像手拿毛笔之形。在古代,律管用于矫正音准,由此引申为法律、约束。推测造字之初,“律”可能表达行为准则之意,后引申为法律、约束的意思。

商朝法制:制约社会风俗,矫纠民风

在商朝的法律体系中,对不孝行为的惩罚极为严厉。宋镇豪解释,由于商朝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宗族或家族组织,推重孝行不仅有助于维护家庭内部和谐稳定,也有助于强化血亲贵族统治集团的世袭统治地位和商朝王权政体的社会基础。因此,商朝期望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引导社会风俗的健康发展。

商朝还制定了很多法律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尚书·伊训》记载,伊尹制定了“官刑”,用来警告百官。官员如果犯了“三风十愆”的罪,就要受到惩罚。“三风”即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即“三风”里包含的官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些法律均可看出夏商统治者利用纪、纲、训、典、刑、罚对社会风俗进行矫纠和规范的用心。

THE END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书刊主持编纂《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十卷本)、《中华大典·法律典》(六卷本)等三项法律史学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著作等身,出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国宪法史》等3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http://www.mzyfz.com/html/1452/2024-12-06/content-1637900.html
2.法制史学习笔记(个人向)Part.1法制史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大河文明”,以中原三角洲(西安—北京—南京)为核心; 法制史是历史和法律的交叉学科; 2.1 中国传统法治的特征 以下必背: 【法自君出,重权隆法】; 即君王具有最高的立法权(君权神授,代天牧民),决定着法律的创制和变迁; 法律以维护君权为要务; https://blog.csdn.net/ozawacai/article/details/140022166
3.2023年中国法律史系统讲义(分章节)20231119001234.pdf学习攻略—收藏 助考锦囊 系统复习资料汇编 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 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 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 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 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 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 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 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 助:逢考必胜 高分稳过 2023 年中国法律史系统讲义(分章节) 考点详解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19/6151122010010011.shtm
4.司法考试中国近代法制史笔记:民国时期的宪法辅导资料小编为您综合整理的关于“司法考试中国近代法制史笔记:民国时期的宪法”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正在寻找“司法考试辅导资料”信息的您有帮助!如有付款信息请谨慎甄别是否为本站官方收款信息!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是中国历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https://m.zhikaodi.com/showinfo-234-170610-0.html
5.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2017)(二)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理论发展研究,特别注重外语、计算机运用及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训练。 (三)具备扎实的区域经济、金融、产业经济、劳动经济、发展经济、城市经济等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与技能,拥有前瞻性国际性视野,并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变化,能够http://sass.cn/912021/47830.aspx
6.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介绍热搜:浙江大学801经济学讲义浙江大学801经济学讲义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介绍栏目,为广大备考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考研学子提供西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介绍、专业排名、专业目录等信息(法律史专业简介: 1、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https://www.kaoyan1v1.com/baike/2392138.html
7.《马工程《法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圣才考研网(www.100xuexi.com)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提供考研公共课和全国各高校法学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本类五星书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罗翔 ¥30.4¥4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http://m.bookschina.com/8972140.htm
8.头条文章民法刑法的案例题较为基础,刑法近年来案例考察较少,民法几乎是隔三岔五要考一道。法理和宪法的案例题都比较灵活,但是掌握了基础知识一定能做出来,言之有理一定有分。法律史倾向于出一段文言文或者古诗,问你其中的法律史知识,例如去年直接出了两道这样的题,需要引起重视。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25083170947470
9.2018年理论法个人笔记(根据白斌杜洪波讲义总结)二、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1 2、法律:狭义的法律(一法之下,万法之上),特指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①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非基本法 注:经授权的行政法规效力等同于法律,一旦冲突,须经人大常裁决 3、地方性法规:一般地方都有,县乡不能制定 ①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 ②市、自治州的人https://www.360docs.net/doc/ce77f8d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b.html
10.重磅新书丨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题研究(7本套装)劳动争议处理规则与应对技巧 蔡飞编著 法律出版社 大家都在买 ¥47.6 法韵书香文创帆包 人气款 ¥49.8 【作者盖章版】赵旭东章 5本套装 新公司法条文释解+案例解读+诉讼实务指南+讲义+重点热点问题解读 大家都在买 ¥498 中国公司法论(新公司法重磅精品 周友苏教授集大成之作 进阶性研究 案例实务指引 重大https://shop7428341.m.youzan.com/wscgoods/detail/361l68mzi2hul
11.四年法学熏陶一生法治情怀在校期间,5班同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同学在校学生会任职,有的同学参加校田径队、校游泳队、校足球队等社团组织,国靖、朱效娅、闫计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京政法学院100多名师生,在北京站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这是学生们在为群众解答问题。 https://www.meipian.cn/2nacmtjg
12.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豆瓣)Nonsense?Me2016-04-26 23:17:06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版 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秦涛 版权信息 2013-12-29 聊公读西哲孟德斯鸠之《论法的精神》,至第三十一章,有云:“我们应当用法律去阐明历史,用历史去阐明法律。”乃抚掌大笑曰:此言得之! 五刑 2013-12-30 所谓五刑,最早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2160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