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师

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1)有关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

(2)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3)有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

(4)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二)民法商法

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商法是在适应商事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从民法发展而来的特别法,包括公司、证券、破产、保险、票据、海商等领域的法律规范。

(三)行政法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该种关系是一种纵向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服从性的特点。

(四)经济法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在承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手段以克服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等缺陷。

3、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的说明,税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法律制度、农业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等内容都属于经济法部门。

(五)社会法

1、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关系、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包括两个方面:

①有关劳动关系、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如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等;

②有关特殊社会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

(六)刑法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点:

①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无论何种社会关系领域,只要发生犯罪行为,都受刑法调整。

②强制性最突出。刑法是保证其他法律有效实施的后盾。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分别针对三类诉讼活动进行规范。我国还制定了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作为对民事诉讼法的补充。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犯罪引渡问题,我国制定了引渡法,作为刑事诉讼法的补充。

2、非诉讼程序在纠纷解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我国制定了仲裁法,作为有效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2)人民调解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明确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文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上述7个法律部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结果。一方面,部分法律规范的部门划分仍有合理性的争议;另一方面,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某些新的法律部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中国法律体系构成层次图一共有几层(中国法律体系构成包括)法律体系,是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形成的有机整体。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的名称与该部门所包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并不完全http://www.shuohenglaw.com/index.php?c=show&id=8749
3.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能源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法;社区服务法、彩票法;见义勇为法;教师法、卫生法等 6、刑法:犯罪和刑罚 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刑法典,其他有关刑事法律法规 7、程序法:调整诉讼、非诉讼活动中的关系 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刑事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54&nid=16957&pg=2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哪些部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及其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https://iask.sina.com.cn/jx/sh/6igHNQotcEr.html
5.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标准化知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标准化法》配套的标准化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构成。 图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26589.html
6.法律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律师普法一、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构成,具体内容如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社https://www.110ask.com/tuwen/17811163668935382878.html
7.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立法概述和原则。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
8.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农机新闻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一、 我国法律体系构成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宪法统领下,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http://www.nongji1958.com/index.php/node/67597
9.付子堂朱林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下)中国法治话语表现出受西方法治话语支配的局面,这种主体性的迷失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也不利于中国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参与全球法治治理。 虽然中国是法治的“后发国家”,通过模仿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但中国法治不能总是作为西方法治的附属物、模仿者和的消费者,中国法治应有其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305
10.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社会主义”包含着非市场、非个人自由的契机,与作为现代法律体系之基础的“人格”概念也是方枘圆凿。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旷日经久的民法典编纂一直难以竣工。何况“法律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闭合性,否则就无法保证形式理性和规范效力,而强调“情·理·法”的差异化和自组织机制的中国特色以及大民主与强权力相结合的社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dtxw/info.aspx?itemid=510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闻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 | 新闻台首页 导读 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http://news.cntv.cn/special/falutixi/shouye/index.shtml
12.第六章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这一规定属于法律构成要素中的()(2009年综合课单选第7题)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规则 D.技术性规定 *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该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2010年非法学综合课单选第4题)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命令性规范 * 11.《中华https://www.wjx.cn/vj/r6R8xyV.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