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学术著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总序)/001

上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础理论

导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003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004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004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意义/01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028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命题的共识问题/029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命题的名称、概念辨析/037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如何“中国化”及“中国化”的成果/043

四、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意义/053

第一章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058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1922年~1949年)/060

一、红色政权初级阶段的法(1921年~1930年)/061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法(1931年~1937年)/065

三、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法(1938年~1945年)/069

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形成与完善(1949年~2014年)/076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起步阶段(1949年~1959年)/076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低潮(1960年~1977年)/079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恢复阶段(1978年~1981年)/081

四、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全面建设阶段(1982年~2000年)/084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2000年~2014年)/086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与发展的特点/089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立足于中国实际/089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法理论上的发展和变迁/092

三、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完善之路/094

第二章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与价值/097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098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法的作用/098

二、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法的作用的论述/101

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法的作用的论述/104

四、总结/108

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价值/116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价值概述/116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价值目标体系/120

第三章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36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界定与结构/136

一、法律体系的界定/136

二、法律体系的结构/138

第二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结构与发展/142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142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构成/149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159

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170

第一节守法/171

一、守法的概念界定/171

二、守法义务的法理基础/174

三、守法精神的塑造/176

第二节执法/181

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及其成就/181

二、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难题/184

三、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难题的思路/185

第三节司法/188

一、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色/188

二、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190

第四节法律监督/19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实质与意义/19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201

下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理论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重构/209

第一节现代社会的分化与现代法/210

一、社会秩序可能性与生活世界/211

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与现代法/216

三、系统整合与现代法/229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重构/237

一、依法治国概念的重构/2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概念的重构/253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基础/270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法的现代化/270

一、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法/271

二、中国传统法的现代化的肇始/278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290

一、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结构变迁/29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的社会结构基础/30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308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基础/317

第一节经济体制的类型与法律的发展/318

一、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与法律/318

二、计划经济与法律/325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332

一、双轨制经济与法制/33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338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348

第一节民主政治与法治/348

一、政治与法律的关系/348

二、民主政治与法治/350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359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36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3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36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368

四、我国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展历程/36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371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文化基础/380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381

一、道德与法治的一般理论/381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与法治理论/385

三、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388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393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习惯/396

一、习惯的概念/397

二、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398

三、法律与习惯的区别/399

四、社会主义法对习惯的认可/400

五、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关系/401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宗教/403

一、宗教的概念和发展阶段/403

二、法律与宗教的异同/404

三、社会主义法律与宗教/406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律意识/408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408

二、对待法律的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410

三、社会主义法治与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411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14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涵/414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415

二、坚持社会主义/418

三、在政治体制上不照搬西方的模式/420

四、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利用/427

五、中国的法治建设要走中华民族自主创新之路/433

第二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起点和路线图/437

一、《决定》出台的背景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438

二、《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447

三、《决定》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基础/458

THE END
1.法律之网中国法治的纹理与结构法律之网:中国法治的纹理与结构 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中,每一条线索都代表着一个法律条款,交织成了一幅精致的图案。这个图案是由无数法规和规定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法律体系的基石。中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切。 立法基础 中国宪https://www.seohspm.com/ke-pu-wen-zhang/473306.html
2.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 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3.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长期以来,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等法学学科形成了总论和分论并行的知识框架,并或多或少同步体现到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围绕法律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前沿问题,用总论研究指导分论探讨,在分论研究中提炼总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法学理论的系统性,不断发展新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成为构建中国自主https://www.cqrd.gov.cn/web/article/1313077066799390720/web/content_1313077066799390720.html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判断题】法律体系与法系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简述法律体系的特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176adcdea447d981ae0d1ba479bfda.html?fm=bdbds7ff39933683a0eec201bb1d2bf3abe46
5.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8.课程(1)从法律部门的角度,将法学体系划分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2)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 ●0.2法理学的对象及性质 法理学是法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法律现象中的一般特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1.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2. 是法学的基础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de9906eace048de594
9.《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系。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