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以后有了孩子,是教他善良,还是让他变得现实?
目前,已经有10196个回答。
大多数父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孩子善良。
但是每个回答的最后,几乎都有一些犹豫和警醒——
面对不那么善良的人和事,我们又该如何教导孩子呢?
当他把最心爱的绘本借给小伙伴,对方不仅不着急还,还转头借给了别人;
当住校后,孩子回来对你说:“有个室友连卫生纸都不肯自己买,总蹭别人的用,我该怎么办?”
……
在善良和现实之间,只教会孩子善良远远不够。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每个孩子都该学会的处世哲学。
没有棱角的善良,会被有心人利用,被视为软弱可欺。
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善良无法填平的是坏人恶的底线。
前不久,农民歌手大衣哥因“朱之文家门被踹”登上了热搜。
大衣哥2012年登上龙年春晚,演唱《我要回家》。
简单梳理一下大衣哥家门被踹的始末:
当天,大衣哥因为接待朋友,就把大门关了起来。
“游客”中,两名男子叫嚣着要把大门踹开。
墨镜男对另一男子说:“你敢跺不?”“我跺三脚,你跺两脚。”
随后在旁人的怂恿下,“一、二、三”,“嘭”的一声,两人踹开了朱之文家的大门。
闻声而来的朱之文,苦笑着走出来跟大家合影。
视频发到网上,网友的怒火被瞬间点燃:
像大衣哥这样的老实人,就该这样被欺负吗?
早前,就有爆料,朱之文给家乡修路,村民因嫌他修路太少,就把写有“之文路”的功德碑给砸了;
朱之文有钱了,认识、不认识的村民,都来找他借钱,光欠条就塞满了一抽屉,借钱的人很多,还的却没有几个。
为什么善良没有换来同样的善良,而是他人深不见底的予取予求和毫无底线侮辱、戏弄?
因为当人性不被规则束缚,人类释放的恶意要比善意多得多。
1974年,意大利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做了一个实验:
她给自己注入麻醉剂,只留下大脑是清醒的。在6个小时内,将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一群陌生人处置。
刚开始,大家表现出的只是一些恶作剧,比如把口红涂到她的脸上、给她浇一盆冷水。
后来,发现她真的不会有任何反应,于是就有人抚摸她的身体、剪开她的衣服,甚至将一朵玫瑰花生生扎进她的肉里。
甚至还有人拿起了上好膛的手枪对准她……
善良太多,对他人不加责罚和束缚,人性的恶就会拥有无限增长的空间。
正如董卿所说:“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善良放在贪婪的人身上是浪费,不仅得不到尊重,还会被人看轻。
罗曼·罗兰说:“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如果你的善良并没能让你得到快乐,请为善良加一道门槛,把恶意阻隔在门外。
三毛的《西风不识相》,记录了一段她在西班牙的留学经历。
临行前,父母嘱咐她:“在外待人处世,要有中国人的修养。与人为善,吃亏是福,要有一颗宽大的心。”
“与人为善,吃亏是福”,按照父母希望的样子,三毛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活。
半年下来,她从最初的只需要铺自己的床,变成铺所有人的床,并且一个人承包了整个宿舍的清洁、打扫。
不仅如此,她还得负责给晚归的人开门,帮室友打饭,给大家收衣服、熨衣服,并送到每个人的床头。
就这样,她成了每个人的私人保姆。
三毛写道:“父母所教导的那一套,让我成了宝贝,同时也让我成了别人眼中的傻瓜。”
直到室友因喝酒被抓了个正着,院长却冤枉是三毛带的头,这一次,她终于把压抑已久的愤懑彻底释放了出来。
三毛拿起大扫把直接把房间里烂醉如泥的室友一顿暴打,她们以为她疯了,拦腰抱住她,她回身就给了对方一个大耳光。
冤枉她的院长也没能幸免,三毛把花瓶直接向她砸去,虽然躲开了花瓶,却被水泼了一身。
一场闹剧之后,宿舍的人全都变了,没有谁敢随便使唤她。院长知道真相以后,也并没有把她怎么样。
善良,不意味着可以被任意欺负、任意忽略、任意碾压。
当你的善良变得有态度,别人才不敢看低你。
张韶涵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回应微博怼人的事。
她说:“我明明知道你有错,我忍了非常多年了,可是你反而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还在不断踩油门,我就要发声。
有态度的善良,才会吓停无谓的伤害。
善良的人要学会伪装,就像仙人掌,外边满布尖刺,内里却柔软清凉。
善良只有带上点尖刺,才能包裹住内心的善意,不浪费在坏人身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
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
善良的人,不应该被辜负。
从今天起,请教会孩子有棱角的善良,敢于说“不”的善良,“及时止损”的善良。
愿每个人的善良,都自带锋芒,
让坏人远离、小人汗颜、恶人忌惮。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
请把善良,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释放善意之后,收获一份温暖的回应。